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船舶配套工业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惠芬  曹友生 《船艇》2004,(4):35-37
我国造船业经过“九五”时期实施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技改步伐和进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十五”开局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喜人形势。特别是在国务院领导关于“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重要指示的鼓舞下,两大造船集团和地方造船业都加快了发展步伐,2001、2002、2003年我国新船完工量、成交量、手持船舶订单量连创历史最好水  相似文献   

2.
3.
李新昆 《中国船检》2002,(11):U001-U004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l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报告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总结国际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经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东造船》2007,(3):29-29
8月13日,我会与广东省经贸委国防工办军工处和中国船舶报在广船国际技术中心第八会议室联合召开"加快发展华南地区船舶配套业座谈会",广东省经贸委国防工办军工处郑瑞智副处长、中船集团广州船舶工业公司金学军总经理助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胡国良理事长、洪和平秘书长和中国船舶报广州记者站陈佳南站长以及来自15个单位的31名主管领导和专家与会。洪和平秘书长在主持会议时,着重阐明华南地区船舶配套业发展的必要性;胡国良理事长介绍了我  相似文献   

6.
新接订单:世界第一又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7,(12):54-57
去年冬天,中国船舶工业承接订单量一举超越日本。今年,中国造船界更是激情澎湃,前三个季度,新承接船舶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超过世界造船产能第一的韩国,成为造船接单的世界第一,令业界豪情满怀。但洗去铅华,我们会发现,这个第一,其实并不特别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机电设备》2006,23(1):16-19
船用设备配套工业是船舶工业的基础,配套工业技术水平高低,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国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初期,原船舶总公司系统的多数配套企业通过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引进生  相似文献   

8.
王孟霞 《中国船检》2003,(11):12-14
美国人戴维拉格在《远东经济评论》撰文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批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这是一艘超大型船只,其名字“新望海”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造船业迅速赶超世界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新船成交大幅增加据统计,上半年共承接新船订单4262万载重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占世界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5个百分点,骨干船舶企业订单已经排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交通部、农业部、国防科工委和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低质量船舶活动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期间全国范围内已劲刮“治理之风”,声势甚是浩大。但是,业界最为关心的是,这次治理活动效果究竟如何?期间有没有发现其他新的问题?全国滩涂造船的整体状况如何?滩涂造船路在何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答。前不久,记者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到一些滩涂造船比较密集的地区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1.
王荣生 《中国船检》2003,(10):10-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船舶工业要按十六大精神要求,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努力拼搏,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2014,(3):27-27
2014年前4个月,船舶工业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同比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3.
《机电设备》2006,23(6):23-2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船舶配套工业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外企入驻中国后人才实施本地化,使中国船舶配套工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也为中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大型船舶的发展方向,论述我国建造大型出口船舶的意义,并对我国建造大型出口船舶技术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第12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在此胜利召开,我谨代表国防科工委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以“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为题,就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基础、历史性机遇和对策措施等方面,与到会的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据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等8家主要造船企业的统计,截止2004年12月底,建造完工的船舶共46艘,计163.5675万载重吨(此数字并非江苏全省造船总量),与上一年(164.27万载重吨)基本持平。统计的其他数字表明:江苏主要造船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04年承接新船订单342.183万吨;2004年底,手持有效造船订单184艘,计861.4652万载重吨,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53%。  相似文献   

18.
造船强国:路漫漫其修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急速攀升,世界造船产业加快向东方转移,令国人似乎看到了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曙光。2003年中国不菲的造船业绩,使舆论和业界似乎都不愿再保持低调,赶超日、韩问鼎世界造船霸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情势看,这种推论似乎是成立的,我国造船业已跻身世界三甲,并且坐稳了第三的位置,同时,我国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的优势,而这正是日、韩的软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了与日、韩抗衡的实力?未来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宝座非中国莫属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叙述中国近代船舶工业从建支到十九世纪末已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进展缓慢,逐步陷入困境。到二十世纪初,江南造船所等单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转变经营机制,实行商务化方针,给工厂带来新的生机,在复苏中很有发展;另一些工厂没有实行这种转变,仍然步履艰难,有的终于停业倒闭,对比之下,显现市场对船舶工业发展的威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叙述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在二十世纪初,曾有一定的复苏,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败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刚复苏的中国船舶工业再遭劫难和破坏,陷入停滞和衰败的境地,这是中国曾长期陷入落后挨打惨状的原因之一。回顾这一段历史,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落后的遭遇将更惨,唯一的出路是振起精神,努力发展造船工业,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强大海军,发展航运事业,进而使我们国家强大、强大、更强大,才能坚强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