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平发展不能脱离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强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必须通过海洋强国而走向世界强国。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以海洋为背景的诸多挑战和风险,海洋战略环境严峻。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安全、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方面,这些内涵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协调,并有机联系于其他相关的领域战略,因此,只有通过对它的全面、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实践落实,才能加速海洋事业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3.
由人类海洋活动发展基本线索出发,对海洋管理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发现海洋管理在经济和科技两个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下,大体呈现出综合化、规范化和合作化的特征。而海洋管理演进的诸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交织,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同朝着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概言之,特点是海洋管理演进过程中的外在表征,规律是对诸特点内在联系的归纳,从一般特点到客观规律,由点及面,进而预判海洋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海洋事务面临着新问题和新形势的挑战,许多沿海国家都先后建立起自己的海洋管理体制。我国由于诸多原因,海洋管理体制至今还是分散型。怎样理顺各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机构改革,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从而适应世界海洋管理新机  相似文献   

5.
阐述海洋意识与国家战略的关联度,分析学校教育建树崇尚海洋文化的必要性,对各类学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从“了解海洋”科普教学着手,设计“人文海洋”为核心的文化培养方案,开展“我与海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取得“热爱海洋”为目标的教学成果,并探讨海洋文化普及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6,(3):43-49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海洋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21世纪海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海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先进的海洋科技是全面实现海洋强国宏伟目标的坚实后盾。这依赖于完善的海洋科技法律制度作支撑。从辨析海洋科技法律制度概念入手,在分析其立法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海洋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建设进程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徐华 《中国船检》2012,(6):29-32,96-97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今年将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业一直期待国家战略的引领和推动。国家级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重陆轻海“陈旧观念的束缚,大力推进“海洋强国”、“海运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一整段来强调海洋建设: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这在历年来两会报告中,是最系统、最完整、最有力度阐述海洋战略的一次。对此,造船界备受鼓舞,认为造船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其实,报告里还有更多战略部署助力造船业,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都将极大刺激我国造船业迈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时代诉求,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进程。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当前,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与挑战。以党的报告形式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系统性阐述,这为出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沿海省市海洋科技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科技实力作为海洋强省战略中一个独立要素,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它们对自身实力有更加准确的把握,从而制定更加完备准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