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雄  朱锦章 《船舶》1997,(5):10-15,62
我国高性能船的研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我国相继开发了水冀艇、全垫升气垫船、侧壁式气垫船、高速双体船、穿浪双体船、小水线面船、地效冀船和高速单体船等。文章着重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几型全垫升气垫船、双体气垫船、地效冀船和气垫平台的研究及船型开发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江南集团技术》2003,(6):59-59
旅客和车辆高速运输的快速渡船的现有发展水平给出了几个船舶的概念与设计,例如有圆形船体剖面的单体船,有深V型船体剖面的单体船、双体船、穿浪船、表面效应船、气垫船以及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这些船型中,  相似文献   

3.
最近,英国气垫船集团的工艺组和气垫船航行有限公司发明研制一种新型的以柴油为动力的水陆两用万能气垫船,称为“API-88”型两栖气垫船。此种两栖气垫船是以先进技术设计建造的,其设计为横渡于海峡的大型气垫轮渡。  相似文献   

4.
楼隆光  孙君 《船舶》1994,(4):32-35
本文阐述了德国MTU公司世界名牌柴油机在国内外侧壁式气垫船上的应用,大多数中型气垫船采用396系列柴油机。本文结合国内两型气垫船设计研究,探讨了选型要点,可供高速船动力装置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卫  敖晨阳  刘强 《中国造船》2005,46(4):104-108
以某型气垫船的动力系统为对象,建立了垫升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及船体的运动学模型,并以SIMULINK为平台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对该系统进行了简单PID控制器和串级PID控制器的设计,并分别对两类控制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串级PID控制系统较简单PID控制系统具有更为优越的动态性能,能较好地保证气垫船的垫态稳定性,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大的“722”型全浮式气垫船采用复合材料螺旋桨代替金属桨后,推力大大提高,船速达到了设计要求。由于复合材料的特性,桨叶所发出的噪音和其腐蚀问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该桨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成功,可以展望复合材料空气螺旋桨在气垫船上的应用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彭磊 《船舶》2018,29(1):51-57
气垫船动力系统仿真是研究气垫船动力系统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为气垫船动力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文章通过建立某全垫升气垫船动力系统及船体数学模型,采用仿真方法,研究起动过程和变工况下该气垫船的动力系统性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气垫船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开展气垫船动力系统仿真是研究气垫船动力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某型全垫升气垫船推进、垫升系统及船体的数学模型,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的仿真模型.通过选择典型工况和参数设定值对仿真模型和程序进行校核和调试,并以此仿真模型对几种典型工况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可为该型船动力系统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文虎 《船舶》2001,(6):34-38
本文系统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气垫船垫升风扇研制和技术概况,重点阐述了垫升风扇设计思想和方法,对风扇强度、防腐技术及其在气垫船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有助于垫升风扇研究设计随着气垫船技术的发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龚永阳 《中国水运》2007,5(3):22-23
灌注桩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工程中,因为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在地面以下,为确保工程质量,对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总结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管理经验,详细阐述该坝型的坝体填筑施工工艺,坝体分区填筑、碾压施工方法,并从坝体填筑质量管理角度,指出了坝体填筑中应主要的几个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玻璃钢游艇的船体制造环节不仅是游艇制造的基础,而且对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船体制造工艺检验环节中的重点,论述了玻璃钢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检验中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姜忠涛 《船舶》2012,23(5):1-6
美国海军研究署(ONR)2006年启动可变船型气垫船(Transformable Craft,简称:T-Craft)项目,用于海上基地的高速连接舰。第一阶段研究主要开展初步方案论证及技术风险分析等;第二阶段研究自2008年初开始,包括关键技术研究、方案设计和模型试验等。文章主要介绍在合同第二阶段,Alion公司及TMLS公司对该船型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速艇艉部结构振动问题的设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某些中速艇艉部结构振动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其艉部结构振动响应特性,提出了艉部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有限元模型以及减少艉部结构振动的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Large high-speed craft carrying passengers and vehicles produce wake wav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both conventional vessels and smaller fast vessels. Wakes from these high-speed craft can cau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beach change, ecological disturbance, and damage to structures and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safety problems (for navigation and for users of the beach and nearshore) in confined water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gher speed, the vessel wakes also have a longer period than wakes caused by conventional ships and may lead to substantial wave action in shallow water environments. In both New Zealand and Denmark, issues relating to high-speed craft wakes were not addressed until after the vessels had begun operation, and complex coastal management issues with possibly broader application have had to be addressed. Emerg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have involved regulation using speed and wave height criteria.  相似文献   

17.
滑行艇作为一种高性能船舶,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运输、娱乐等方面,而滑行艇的阻力性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基于CFD技术开展了滑行艇阻力计算研究,分析了时间步长与近壁面网格划分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时间步长和近壁面网格划分的不同主要影响的是滑行艇的摩擦阻力以及艇底的气液分布情况。选择合理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较好地吻合,证明了CFD技术计算滑行艇阻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宗科 《船舶》2012,23(1):11-20
基于美国气垫登陆艇(LCAC)的研制实情及其最近的延寿计划(SLEP)和其未来替代者——舰岸连接器(SSC)的发展趋势,对LCAC的快速性等总体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追踪LCAC有关新技术在芬兰T-2000艇与韩国LSF-II艇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Errata     
正In the paper"Influence of Fouling Assemblag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Mild Steel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Gulf of Mannar,India"in Vol.12,No.4,Page:509,References were lost,and the two authors’biographies were identical.The correct text is shown below.We apologize to the authors and our readers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error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