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山西阳左高速公路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工程实践,分析了这一刚柔复合式路面的适用性、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及使用效果,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应用和隧道路面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泥砼路面柔度小,它的抵抗变形能力较差.所以,在水泥砼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路面板开裂或断板.本文从路面管理、施工、材料、设计、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水泥砼路面板产生裂缝与断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力学分析及实地调查,认为半刚半柔基层沥青路面在标准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受力协调性,路面使用状况较佳,有利于解决路面裂缝、车辙等早期病害问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泥砼路面柔度小,它的抵抗变形能力较差.所以,在水泥砼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路面板开裂或断板.本文从路面管理、施工、材料、设计、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水泥砼路面板产生裂缝与断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三种有关城市道路刚改柔工程路面实际加铺层厚度的验算方法,经芜湖赭山路刚改柔工程实例验证,发现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灌入式半柔性路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道路技术因其优良的抗车辙性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在试验室重点研究灌入式半柔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并与SMA-13混合料进行比较,在不同荷载、不同温度下对比抗车辙性能,提出用稳定度修正指数来评价该半柔半刚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7.
三种有关城市道路刚改柔工程路面实际加铺层厚度的验算方法,经芜湖赭山路刚改柔工程实例验证,发现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道G105线K2424+056~K2430+862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及《国道G105线K2458+628~K2466+435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以下简称《从化G105国道吕田至良口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道路现场的调查,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位置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破坏规律,以及施工期间出现的一些状况,反思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柔性路面结构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及发层求和法分析了柔路面不同结构组合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编程计算并得到了路面结构、土基压缩模量与路基沉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路基沉降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沙朗乡原公路路基路面以及交通状况的调查,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沙朗乡公路K0+220~K1+050路面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对设置稀浆封层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桥面+粘结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为最优铺装方案。应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可减少投资,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沥青路面和AC+RCC复合式路面这两种路面结构的AC层之间的应力状态有何异同,对其进行ANSYS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仿真计算,求出它们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应力,进而给出规律性的结论,为路面结构的AC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整体结构的疲劳特性是决定铺装层使用寿命的关键.通过对双层沥青铺装层结构的复合梁以及"水泥混凝土板+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三层复合结构的疲劳试验,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复合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层间防水粘结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应变为700×10-6时,"环氧沥青混凝土+SMA"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其他类型铺装结构的1.4倍;"水泥混凝土板+环氧沥青混凝土+SMA"三层复合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其他类型铺装结构的2.1倍.结论表明"环氧沥青+SMA"复合铺装结构适宜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是以连续配筋混凝土(CRC)板作为结构承重层,沥青面层(AC)作为表面功能层的结构特点,建立多板系统有限元计算模型(空间等参元8节点六面体单元);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状况以及温度梯度、AC层厚度、CRC层厚度和AC层的导热系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间距L<3.0 m内,CRC板的横向温度翘曲应力大于纵向温度翘曲应力,温度翘曲应力最不利位置仍为横向裂缝边缘中部位置.  相似文献   

15.
从解析路面结构的组成入手,介绍了路面的结构和使用性能,对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加深对路面结构的理解、做好路面结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 ,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 ,其结果表明 :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 ,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考虑碎石基层横观各向同性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碎石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评价其使用特性,运用状态空间理论,基于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理论解,使用路面结构分析程序ANISOLAY-ER,对基于土基和碎石类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5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三层体系设计诺谟图,并对一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进行了程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考虑沥青路面关键性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对于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沥青层底部拉应变和路表弯沉都普遍比容许值小50%左右,其控制设计指标主要为路基顶部的压应变,车辙为其主要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徐伟杰 《北方交通》2012,(10):31-33
基于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标准,选取典型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及材料参数,采用BISAR3.0软件对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应力、应变和位移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力学指标对道路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荷载模式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相当大,这对进一步解释路面面层的一些破坏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公路广泛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使用性能除了与本身材料和结构相关外,还受外界环境如温度、水等影响.基于多孔介质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饱和沥青路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了不同速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应力、应变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加,路面结构内部承受的应力逐渐减小,孔隙水压力则较快速的增长,对路面不利影响逐渐增大;随着荷载的增大,路面结构内部承受的应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均呈线性增长.该研究可为认识沥青路面水损害和防范水损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结合对某高速公路路面车辙近十年的跟踪检测和试验,从新的角度认识路面结构因素对路面车辙的影响,提出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和联结层设计理念及结构抗车辙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