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盼盼 《时代汽车》2024,(7):157-159
高速公路一直以来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速公路的运维管理是运营阶段的基础保障,而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运维管理研究,是在我国公路交通行业数字化发展大背景下的新兴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项目管理工具。通过分析当前高速公路运维管理阶段的优缺点,结合现有BIM技术的可视化、数字化和模拟化的特点,根据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和实地概况,从兰海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三维建模应用分析、实现各模块的信息管理、采用BIM技术+智慧图纸的共享应用模式、可视化交通流量动态模拟和深化设计等方面着手研究,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主线左右幅、附属基础、通道、桥涵、隧道和标志标线的运维管理模式,改善在高速公路运维管理过程中以人工为主的检查、巡视和维护的传统模式,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节约人力物料,也为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和运维管理提供参考性的创新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沪通长江大桥项目运维管理平台的平台构架和具体搭建步骤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合理的运维管理平台构架和功能模块,为运维阶段桥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养护奠定科学基础;通过研究合适的能筛选和整合项目各阶段产生的数据,并将这些格式、来源、表现形式都不同的数据换为一个统一的运维阶段需要的BIM模型及数据的方法,为提高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精度,降低数据丢失风险,做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里程快速增长,但在隧道运维管理中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公路隧道的运维管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及设计系统架构,实现可视化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以浙江省41省道岭下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平台,为公路隧道运维管理提供一种直观、便捷的管理方式,提高公路隧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广泛,其在桥梁运营阶段的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BIM的概念、技术特点、主流建模平台、标准制定以及近年来其在项目运维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BIM技术在桥梁运维阶段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了BIM在桥梁运维阶段未来可能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应用对计算机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希望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系统,因此集群系统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集群系统的一般特点,然后从进程的放置与迁移、高可用性和文件系统几个方面对基于Linux的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集群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公路隧道运维管理对象众多、信息分散异构、时空特性复杂等导致管理决策困难的问题,从隧道全生命周期信息出发,建立隧道可视化智能决策系统。系统以标准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为设计原则,以隧道BIM运维模型为基础,通过标准化编码和信息映射表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多源信息集成,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分析层和交互层组成,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结构健康评估和病害追溯、设备异常发现和故障诊断、养护决策优化等功能,通过三维图形化引擎与用户交互,帮助用户快速掌握现场情况,获取自动辅助决策结果,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将该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在上海大连路隧道工程中,可帮助隧道管理者更快速、清晰地了解隧道运营状况,提供运营养护的辅助决策建议,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储伟伟  储雪松  高立强  吴锋 《隧道建设》2018,38(10):1643-1652
为解决紫之隧道由于养护工程规模庞大、运维对象数量众多所带来的管理决策困难等问题,引入BIM技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实际,通过对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创建涵盖结构、通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多个专业的紫之隧道工程运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网页端三维展示技术,开发B/S架构的紫之隧道运维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隧道管理方式,该系统具有可视化程度高、空间定位容易、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提供三维展示、定期检查、机电设备管理、监控和监测数据展示等模块,使管理者能在三维场景下,对隧道的病害数据、监控数据以及监测数据有清晰直观的了解。该系统在紫之隧道上的应用,能为保证隧道运维工作质量、提升运营维护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车联网的信息安全因素,否则将会影响到车辆的智能化控制精度。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简要阐述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同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欢 《专用汽车》2023,(3):55-58
近年来,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水平大幅低于汽车、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传统平面停车场,立体式停车库拥有以下优势:一是立体车库占地面积较平面停车场更小;二是存取快捷;三是车辆更加安全。据此,主要就平面移动类机械式智能立体停车库进行研究,从立体停车库结构安装关键技术、机电安装关键技术、智能设施关键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智能立体停车库安装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以印尼苏拉马都跨海大桥项目为依托.针对当地自然环境复杂、建桥规范缺乏、基础资料稀缺、工程技术积累空白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解决了影响大桥设计施工的诸多难题,为大桥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胡杰  韩鹏  李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58-161,M0018,M0019
结合广州机场高速流溪河特大桥,分析了大交通量长线路城市高速公路桥梁的运维特征与关键安全指标。设计构建物联网系统,同时结合典型运维数据,分析阐释大桥当前运维特征,为运维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并为物联网技术在城市高速公路桥梁运维管理中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黄岗路隧道是目前内地在建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穿越地上悬河黄河。结合悬河保护要求高、盾构掘进距离长、承受水压大、开挖断面大、工作井深度深、建构筑物及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特点,从隧道功能定位、城市客运专用隧道技术标准选取、隧道平纵断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及两岸接线考虑等方面,对隧道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介绍关键技术问题设计方案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城市客运专用隧道、大型水下盾构隧道及穿越黄河隧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管养工作的海量数据管理,基于云平台技术,开发了一套大型桥梁综合管养系统,其涵盖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在内的检查数据管理、加固维修数据管理和健康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管理。除基本的数据录入、查询功能外,该管养系统还具有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安全评估等功能,可适用于不同类型桥梁的管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典型病害成因分析,综合考虑铺装材料性能、维修养护效率、营运通行及经济性要求,系统介绍了钢桥面铺装大修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系统梳理了桥梁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方法、智能损伤识别算法、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桥梁检测环境和构件特点,出现了包括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环形爬升机器人、多功能检测机器人、爬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声呐探测装置等多种类型的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大多采用搭载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病害信息收集,其避障及抗环境干扰能力和图像采集精度是设备性能表征的关键;在智能检测方法领域,图像采集技术、激光点云扫描技术、全息摄影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探地雷达、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及声呐探测技术可作为桥梁基础及冲刷深度检测的有效手段;但以光纤传感、热成像技术、声发射技术、超声波检测、电磁传感为特征的桥梁检测新技术,其抗环境干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工程验证。随着桥梁智能装备能力的提升、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海量数据的涌现,传统的从病害、构件、部件到结构的分层综合安全评价算法已不能适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再现与评价,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级、路网级桥梁服役性能及抗灾韧性评价是桥梁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刘斌  吕宏权 《隧道建设》2019,39(Z2):406-412
为解决铁路隧道运营维护中钢垫梁的稳定性监测,以达到监测数据准确实时反馈,为既有线运营过程中施工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以某铁路隧道隧底整治工程为背景,采用精密光栅位移计配合光栅解调仪、GPRS 传输模块监测钢垫梁位移数据,静力水准仪配合采集软件监测钢垫梁沉降数据,利用计算软件实时分析以实现钢垫梁的稳定性监测,并采用TM50 测量机器人对钢垫梁上轨道坐标进行对比监测,并对比分析各项监测数据,验证其监测精度。提出了一套铁路隧道运营维护中钢垫梁稳定性的监测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不能实时准确反馈监测数据的难题,为铁路隧道运营维护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施凌 《时代汽车》2022,(2):100-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业化企业的再次崛起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大,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的诞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节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诞生时间较短,自身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加强对于汽车本身问题故障研究以及掌握最新的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