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天然磁场探测、频率充电、地质雷达探测4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对某公路隧址区附近浅埋小型引水隧洞的平面线位进行了地球物理勘察,利用物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基本查明了引水隧洞的平面展布,为公路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隧道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结合钻探对比分析,说明这种综合物探结合钻探的勘察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山地丘陵地区复杂地质情况的探查任务,可以减少钻探工作量,节约勘察及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经济投资.  相似文献   

3.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为深埋特长隧道,隧道地质勘查难度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植被茂密,钻探、调绘难度巨大,如何采用综合物探,探查隧址区的主要不良地质问题是隧道地质勘查的关键。隧道综合勘察中,采用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法为主,辅助高密度电法、氡射气探测等手段,以贯穿隧道的剖面为主,以冲沟或山脊的剖面为辅,布设勘探线位。通过勘探查明了10条异常带,通过后期验证,说明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在对其进行岩溶勘察的过程中,传统的钻探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场地受限等缺陷。主要探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湘西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勘察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工程物探方法可以弥补钻探以点代面的不足,并在湘西地区岩溶勘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探讨湘西岩溶发育规律及后期的道路岩溶探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沿线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并与钻探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这种综合物探结合钻探的勘察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山地丘陵地区复杂地质情况的探查任务,可以减少钻探工作量,大量节约勘察及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经济投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的勘察质量和效率,解决地面物探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期需求、危险性高无法满足安全需求、大段空白资料无法满足铁路勘察设计质量需求的问题,对高海拔艰险地段及无人区启用航空物探手段加快地质勘察工作。以色季拉山隧道为试验区,采用航空瞬变电磁法(VTEM)、航空大地电磁法(ZTEM)组合使用、联合反演,开展不同测线间三维反演断面对比、航空物探与地面物探对比、航空物探与深孔验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航空物探应用于铁路勘察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是工程勘探方法的突破和创新;2)航空物探VTEM和ZTEM联合反演有效探测深度可达2000m,可对主要岩性界线、断层破碎带、富水带进行探测,成果资料吻合较好,基本满足长大深埋隧道的勘探要求,适用于物探人员无法攀越的高寒艰险山区。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下伏多层富水采空区综合物探勘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海洋  杜广印  童立元 《公路》2007,(8):159-162
采空区的勘察技术是矿区高速公路建设采空区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系统介绍了高速公路下伏多层富水采空区勘察原则,各种物探技术探测原理、选择原则,综合物探技术的组合方式、适用条件,并推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最佳物探组合方式,最后以实例验证了综合物探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尧林  彭小平 《中外公路》2012,32(4):231-233
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判释、工程地质调绘、综合物探,以及深、浅孔钻探等。结合工程实例,该文对综合地质勘察方法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准确查明了隧道地质情况及存在的众多不良地质问题,科学、合理地划分了围岩类别,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勘察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断层是影响隧道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EH4电磁测深法工作频率在10Hz~100kHz,其探测深度大,本文应用EH4电磁测深法探测埋深不同的隧道,断层勘察效果较好,探明了断层的宽度、倾向、倾角等地质要素,其探测结果可指导隧道设计并对开挖过程中的灾害进行预防和提前处理。  相似文献   

10.
岩溶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岩溶地质预报一直是物探中的难点。详细介绍了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水平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物探技术在杨梅堡隧道岩溶地质探测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基本原理进行了剖析。从测试预报结果与隧道开挖验证情况来看,该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岩溶的探测是比较成功的,值得进一步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地震折射层析和高密度电法在隧道勘察中有着效率高、信息丰富、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此,简介了折射层析成像和高密度电法的原理,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折射层析法对冰山谷沟隧道工程地质联合探测。利用折射波探测下方地质体中的波速特征,利用电阻率法探测地质体的裂隙发育及电阻率特征。综合两种方法进行风化带的分层,判断地质体的完整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并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为后期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2)
钻探方法和物探方法是海域勘察中常用的勘察手段。两种勘察手段各具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不足。将钻探和物探两种手段有效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应用,将能进一步提高勘察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大连、舟山、厦门、江苏等几个海域勘察项目的实例进行分析,证明钻探和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在第四纪覆盖层划分以及基岩面判定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综合物探手段在海底障碍物探测以及海底管线探测方面为勘察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多解性,准确率较低。基于分析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地质分析与物探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解译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例,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能较准确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及性质,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为地质灾害处理和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拉萨某高海拔深埋隧道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物探勘察方法查明隧道区地质条件。隧道区坡面表层基岩风化破碎强烈,下伏基岩主要为板岩及花岗岩;以宏观地质调绘为基础,充分发挥综合物探的解译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钻探、试验予以验证,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红 《隧道建设》2016,36(10):1190-1195
通过总结我国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设计经验,结合钻爆隧道、盾构隧道、沉管隧道及堰筑隧道4种水下隧道建设工法的设计与施工特点,提出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成果不仅应满足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而且还应满足工法的需要。强调地质勘察质量取决于勘察方案的合理性、勘察手段的针对性以及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制订切合实际的地质勘察方案,投入与各阶段设计深度相适应的地质勘探工作量,对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保证工程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类水下隧道的合理勘探方法与应达到的勘察深度,对提高水下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质超前预报,首先,分析对比了地质雷达和TGP206这2套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探测原理,以巫奉高速公路楚阳隧道出口ZK2 +446 ~ZK2 +346、YK2+ 750 ~ YK2+ 670和YK2+ 180~YK1 +980地段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和TGP206在探测楚阳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工况的原理和方法,验证了探测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基本吻合.其次,通过对这2种物探方法在楚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各自特点比较可以看出,它们都能及时提供隧道掌子面前方以及隧道周围地质条件变化信息,但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地质雷达探测距离虽短,但准确度较高;TGP探测距离较长,准确性也较好,但设备成本相对比较高.它们各自的特点可为类似公路隧道施工中地质预报设备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隧道由于未探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中遇到施工的教训,论述了隧道勘察阶段和隧道施工阶段的地质信息获取与分析处理的重要意义,探讨物探方法解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问题,同时指出地震反射回波法解决问题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滑坡及周边环境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滑坡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路线施工方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作为一种新型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采用瞬态瑞雷波法并结合折射波法,查明了滑坡面的空间分布形态,探测效果良好,也弥补了钻孔间地质资料的不足,为今后瞬态瑞雷波法广泛运用于滑坡勘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大相岭隧道为深埋(最大埋深1660m)特长隧道(左线长9946m,右线长10007m),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前人研究程度浅,隧道所遇见的关键地质问题多,综合评价难度大。在对隧道地质构造勘察中,综合运用了工程物探、地面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及综合测井,以及各项试验测试等勘察手段,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地质构造综合分析和评价,使各种手段所获取资料得到相互验证、互为补充,给隧道的围岩分级,不良地质评价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