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准确分析基于热管技术的机场道面融雪系统工作性能,综合考虑地热能、机场道面、热管间的传热特性,建立了热管加热融雪道面足尺试验系统;基于长期实测数据对融雪系统的道面融雪性能、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融雪系统地下土壤热源热量长期消耗及回补特性探讨了融雪系统的可持续性工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管技术的机场道面融雪系统可在冬季不改变道面温度分布特性的基础上,自动提高道面温度约15℃,有利于抑制道面结冰并融化道面积雪;在热管道面融雪过程中,当道面无雪率超过40%后,道面融雪过程将进入加速期;减少热管与道面表面的竖直距离,降低相邻热管间的水平间距均可改善热管道面温度分布规律,并有效提高道面融雪效率,而热管直径的变化对道面融雪性能影响相对较弱;随着气温降低,热管道面融雪效率逐渐下降,且当气温低于-9℃时,热管道面融雪性能受到较大限制;积雪经过适当压实作用,可缩短热管道面融雪时间;冬季地下热管的取热作用使得地下土壤温度约降低10℃,而夏季地下土壤温度逐渐恢复,随时间大致呈周期性变化,表明地下土壤可为热管道面融雪系统长期提供热量,持续保障热管道面融雪性能,实现机场道面冬季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对积雪地区道路横断面设计详细的考虑了积雪堆雪宽度的影响。本文根据日本道路构造法,详细的介绍了日本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并根据积雪地区除雪试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对堆雪宽度进行计算,从而对积雪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各部分尺寸进行合理设计。该方法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培  顾强康 《路基工程》2010,(4):184-186
通过对铺装了导电体的自发热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进行化冰试验与融雪试验(初始温度为-10 ℃、导体控制温度为50 ℃、设置和不设置隔热层),得出了融雪化冰所需时间和设置隔热层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结论。运用有限元软件融雪化冰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疆地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冬季大多存在低温和积雪的情况。调查分析表明:低温导致的沥青路面开裂及由积雪冻融引起的继发水损害是新疆北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导成因。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从路基横断面型式、路面结构组合、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控制、沥青品种选取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是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并探讨了低温积雪地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推荐了低温积雪地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机场道面降雪结冰所采用的融雪化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很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融雪化冰方法。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就是将导电体铺装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导电体通电发热提高道面表面温度,使其高于冰点温度来实现对机场道面融雪化冰的目的。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且为绿色环保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新疆部分地区受到融雪性洪水的威胁,水溢河道,部分农田进水,险情告急!69344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迅速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和当地群众一  相似文献   

7.
针对道路热力融雪问题,开展了3种地热结构道路融雪试验,研究降融同步主动融雪过程不同埋管节距的道路融雪特性和传热特征,分析路面温度、单位面积耗热量和单位流程温差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密距型布置的埋管节距越小,可保持越大的路面无雪率,其融雪能力越强,单位面积耗热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单位流程温差增加是有限度的,并非持续增加;采取路面融雪提前预热,可以大大缩短积雪存留时间,有利于实现及时清雪。  相似文献   

8.
冬季路面积雪结冰是一直困扰道路管理部门的难题,本文在普通水泥砂浆的基础上添加了0%、3%、6%的盐化物。通过对胶凝材料,细骨料、水、盐化物的配合,得到了和易性良好的配合比,并对掺加了不同比例盐化物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融雪抑冰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盐化物的加入对于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是有害的,但是对于融雪化冰性能的提升则很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相变材料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性能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基于能量守恒定律,从能量需求平衡的角度,对自融雪沥青路面对相变材料的要求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了自融雪相变沥青路面对相变材料相变晗、掺量、热量利用效率等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增强相变材料沥青混合料自融雪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除雪机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有3~5个月的降雪期,积雪严重地影响了交通运输的畅通与安全,给交通运输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尤其是冻结在道路上的积雪与薄冰,采用传统除雪机用推刮的办法无法清除,为此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人工铲除.目前国内除雪机械,大多数存在着功能单一,或只能清除积雪,或只能破除积冰的问题,国外的除雪机功能较全,但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并且大多不适合国内的道路状况.因而对除雪机械的探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融冰雪技术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城市道路融雪技术进行分析,对被动融雪方法和主动融雪技术特点及使用状况作了重点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被动融雪技术在气候恶劣、纵坡较大区域实施较为困难,发热电缆融雪技术具有环保及系统稳定性等特点,其在乌鲁木齐市“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首次成功应用,为我国城市道路特殊路段电融雪技术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设计洪水流量为桥涵跨度及孔径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目前,我国公路部门使用的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参数年代久远,没有将近30年的洪水变化情况考虑进去.论文介绍了我国于1960年和1979年两次对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成果,并对流量计算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对现行的经验公式进行修订,以提高其适应性;建议采用水利部门的水文分区和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路集热蓄能融雪化冰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地能利用热泵循环道路融雪化冰基本过程模型,开展数值计算分析.重点探讨降雪和融雪过程地源热泵运行和地下换热过程的基本性能,以及降雪量、气候环境温度、地下初始温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常规降雪量的道路融雪平均热耗率为250 W/m<'2>左右,热泵系统性能指数COP维持在4以上.地下初始温度增加将对地能利用热泵循环效率带来显著的提升空间,表明太阳能路面集热和季节性地下蓄能技术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冬季道路的表面通常覆盖着多层积雪,重交通量的路段积雪较薄,其厚度一般不足几厘米。积雪状态随着交通量、除雪工作量及气候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种类的积雪表现出的状态与特点均不同,积雪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路面安全性。根据观测结果将路面积雪分为新雪、雪粉、雪粒、雪板、冰块、冰膜及融雪等7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道面机场除冰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世宁  刘晓军  张元龙 《路基工程》2011,(3):182-184,188
从目前机场道面融雪化冰的基本方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电热除冰雪的工作原理和制备导电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道面材料应满足的基本性能要求;结合机场飞行区道面的特殊性,提出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中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盐化物自融雪路面中盐化物析出机理的分析,提出了融雪能力有效厚度这一指标概念及计算方法,对AC-13及SMA-1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长期浸泡,至表面达到融雪能力临界值后,进行分层切片模拟路面不同厚度层位,对各切片进行溶液电导值检测,以溶液电导值作为间接指标,进行不同路面厚度层位融雪能力降低率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表面层盐化物析出速度最快、存在融雪有效厚度层位,析出速度在有效厚度内随厚度层位的深入迅速降低,继续深入则析出速度逐渐变缓。此外,高沥青含量的骨架密实混合料的融雪能力更强、融雪能力有效厚度更小。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喷气除雪车永丰雪豹YF2000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交通的发展,陆空交通、客货运输量迅猛增加,对机场和高速公路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机场跑道积雪与弥漫大雾影响飞机的安全起降,甚至造成机场关闭,致使大批乘客滞留机场,给机场及乘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雪雾同样会使高速公路运输效率下降,交通事故增加,甚至造成交通阻塞瘫痪.  相似文献   

18.
寒冷环境下,路表积雪、结冰容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蓄盐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融雪抑冰能力的功能性路面,能够在寒冷环境下保障路表抗滑和道路通行能力。作者系统综述了蓄盐沥青路面的工作机理、盐化物材料、沥青混合料及其性能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首先按照材料形态和盐分包裹材料,对盐化物材料进行分类,对比了几种常用的融雪抑冰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从填料特性与级配干扰的角度分析了盐化物材料掺入后沥青混合料级配参数的变化规律。在综述蓄盐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耐久性以及吸湿性和抗滑性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化物导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劣化的作用机制。最后介绍了常见的融雪抑冰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在对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盐化物材料设计、沥青混合料改进、路用性能劣化机理以及融雪抑冰性能评价等关键内容,展望了蓄盐沥青路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高寒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隧道越来越多。因为隧道进出口路面积雪结冰而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隧道路面的融雪化冰问题日益成为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发热电缆系统作为融雪除冰一种新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依托在建兰州至郎木寺高速公路晒经滩隧道,建立了发热电缆融雪化冰的试验段,通过对隧道内温度长期持续测量,探讨了发热电缆系统最佳设防长度;对试验段表层和内部的温度分布变化进行监控,探讨了甘肃省甘南地区沥青混凝土道路铺装发热电缆的功率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最佳设防长度为60m,外界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是影响发热电缆融雪化冰效果的主控因素;使用反热毯可以大大提高发热电缆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动态功率控制,可以实现不同降雪条件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融雪化冰要求。  相似文献   

20.
粤北山区沥青路面经常积雪结冰,为了缓解或消除路表结冰霜冻采用融雪剂融雪除冰。以二广高速公路作为依托工程,选取了3种代表性的融雪剂,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与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醋酸钾的融冰效果最佳;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排序是:醋酸钾氯化钙氯化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