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卫强 《家用汽车》2012,(4):159-159
在年销量超过奔驰,差宝马仅8万辆后,奥迪冲击高档车销售冠军的渴望变得迫切。这份渴望的基础是厚实的。2011财年,奥迪全球销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19.2%;销售额达到441亿欧元,增长率达24.4%;税前利润60亿欧元,增幅为66%;运营利润53亿欧元,增幅超过60%;税后利润44亿欧元,增幅为68.8%。其中,中国市场以313036辆的年度销量和37.3%的同比增幅成为奥迪全球第一大市场,为奥迪全年的销量和利润  相似文献   

2.
刘秀虹 《家用汽车》2013,(3):154-155
高端品牌的前三位,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宝马、奥迪和奔驰这德系三大家当仁不让,尤其是近五年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不仅弥补欧美等其他市场的亏空,还带动全球业绩的提升。德系高端品牌的团体成绩毫无争议是第一位。可具体到个人成绩,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高端品牌全球排名从BBA(奔驰-宝马-奥迪)到BBA(宝马-奔驰-  相似文献   

3.
行业动态     
保时捷极有可能在华投产在保时捷并入大众汽车集团之后,母公司为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销售计划。最新的计划是年销量达到15万辆,而保时捷方面则更有信心,他们计划在2018年达到20万辆。当然,以保时捷目前10万辆的产能,显然不足以完成目标,他们需要更多的生产设施和工厂新的工厂可能是在美国或者中国,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奥迪Q5已经  相似文献   

4.
冯英杰 《家用汽车》2013,(3):156-157
德系高端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屡创新高之时,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三大日系高端品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12年可以被称作日系高端品牌的"沉沦之年"。从刚入华时的踌躇满志,到发展走上正轨时的小有成就,再到如今陷入尴尬,日系三大高端品牌在华已经全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在2012年高档车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中国市场,日系三大高端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三大品牌全年销量相加还比不上奥迪销量的1/4,甚至不如德系三大高端品牌中表现最差的奔驰。曾经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的日系三大  相似文献   

5.
正也许是职业习惯,即便是没有事情的时候也总是不由自主的浏览一些汽车类的新闻与评论,偶然间看到了来自《中国经济周刊》一组数据,"进入今年1至2月份,奔驰继续以‘一骑绝尘'之势飞速增长,1至2月份全球总销量达332329辆,同比增长16.8%,连续48个月实现增长;宝马在今年前两个月内全球销量为291347辆,同比增长5.0%。奥迪的市场销量则连续下跌,不仅丢掉单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一汽丰田第十四代皇冠正式上市。新车有五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7.98万-38.58万元。从上市价格来看,全新皇冠显然要和老对手奥迪A6L、宝马5系和奔驰E级拉开距离,更接近奥迪A4L和宝马3系的水平。这种错位竞争或许是皇冠为摆脱多年销量尴尬境地的一次大胆尝试。三大战略奠定基础借着全新皇冠的上市,在2015年伊始,姜君总结了一汽丰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算是给一汽丰田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  相似文献   

7.
《家用汽车》2013,(10):15-15
担任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不到4个月的戴雷对英菲尼迪的发展雄心勃勃。在2013年的成都车展上戴雷明确表示,英菲尼迪目标是成为除奔驰、宝马、奥迪外的第四大豪华品牌。而国产是他的一大重要筹码.“目前国产项目进展很快,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生产线已经接近尾声,明年下半年两款国产新车就会投产。  相似文献   

8.
车坛动态     
《家用汽车》2012,(2):10-11
突破30万近日,奥迪宣布其2011年在华总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而中国也力压德国跃居奥迪品牌最大单一市场,2011年全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销量达到313036辆,同比增长37%。其中,在中国本土生产的车型销量为252000辆,同比增长29%,占据总销量的8成。而进口车总量为57888辆(不含香港地区),同比增长89%。各车型中,销量最大的依然是奥迪A6L,全年销量113232辆;  相似文献   

9.
《家用汽车》2011,(3):20-20
对于梅赛德斯-奔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分市场的做法,我们真是相当无奈啊……梅赛德斯-奔驰拥有豪华品牌中最丰富的产品线,除了与宝马、奥迪对应的竞争车款,还多出诸如CL、GL这样的边缘品牌。尽管有些车系的销量惨不忍睹(比如CL,好几年了还没破万),奔驰依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0.
《家用汽车》2012,(1):26-26
第二代的梅赛德斯一奔驰CLS就像一条鲶鱼.让整个”豪华四门Coupe”市场都活跃了起来。从它出现开始,大众推出了CC.保时捷发布了Panamera,奥迪则给我们呈现了A7。那么宝马呢7这家德国汽车公司最近在6系Coupe上加了两个门.推出了2013款6系GranCoupe。  相似文献   

11.
国际消息     
印度拟缩短重卡报废年限 现20万辆重卡缺口,奔驰计划在巴西扩大卡车产能,约旦制订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支持公共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奇康 《家用汽车》2011,(3):94-103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得好"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人生苦短,前言前奏前戏统统跳过,就让高潮来得更猛烈吧。奥迪TTS价格:66.2万~70.8万元就像1982年的Quattro跑车标志着奥迪的技术创新在世界车坛占据一席之地,TT这个品牌对于奥迪同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正是1998年第一代TT在造型设计上的突破,奠定了奥迪时尚科技的设计风格,让奥迪真正拥有了与德国双壁(B,BMW宝马和Benz奔驰)叫板的资格。  相似文献   

13.
《家用汽车》2010,(10):14-15
<正>面对强敌环绕,全新一代的BMW X3蓄势待发。宝马X3不是那种光芒四射的焦点车型,与同级别的奥迪Q5、奔驰GLK、大众途观甚至自家的X1相比,X3总是那么的低调。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2014,(1):341-341
RDX对于讴歌意义重大,它肩负着在竞争激烈的紧凑级SUV市场里为讴歌攻城夺寨的重任,与奥迪qs、奔驰GLK、宝马X3和雷克萨斯RX正面PK。作为SUV届的插班生,RDX的魅力几何?  相似文献   

15.
嘴里念叨着开宝马,坐奔驰,但有多少人却打开了奥迪的车门。理由何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就是攻防兼备,操控与舒适完美结合,这也逐渐成为了奥迪的一大特色。更何况奥迪比其它车企更懂中国,哪怕是一款紧凑的运动型轿车都能加长,全新的A4L带给我们太多新意!  相似文献   

16.
耗子  Eric 《家用汽车》2010,(6):62-81
嘴里念叨着开宝马,坐奔驰,但有多少人却打开了奥迪的车门。理由何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就是攻防兼备,操控与舒适完美结合,这也逐渐成为了奥迪的一大特色。更何况奥迪比其它车企更懂中国,哪怕是一款紧凑的运动型轿车都能加长,全新的A4L带给我们太多新意!  相似文献   

17.
厂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新款SRX的越野性能非常棒。这么说的话,我就有点怀疑了,毕竟上一代SRX更接近于一辆"旅行车"。而从同价位的竞争车型来看,无论是奥迪Q5、奔驰GLK、宝马X3还是沃尔沃XC60,都是所谓的"城市型SUV"。难道SRX能给我们什么惊喜?  相似文献   

18.
欲购买一款价格在40万元左右个性车型的消费者,他们的最终追求是特立独行,低调中透露个性,宝马、奔驰、奥迪这种路人皆知的汽车对于他们完全没有吸引力。车辆不仅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更要体现车主独特的品味和气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好面子,这一点似乎全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的奥迪、宝马、奔驰等一众豪华品牌更是深谙此道。在它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看上去更豪华的时候,沃尔沃却一直无动于衷。因此之前的我一直怀疑沃尔沃除了要做世界上最安全的品牌外,还要做最低调的豪华品牌。直到我看到新款XC60,是的,这是一款不再低调的沃尔沃汽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汽车消费走入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子文化"盛行的中国,人们把车与生活质量、收入水平,甚至事业发展联系起来.2002~2011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汽车年销售规模从300万辆起步,保持加速度前进,在2011年末冲到了1800万辆的高点."黄金十年"中,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主题,似乎就是追求高端化.当我们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应该有所回归?原有观念将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