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室内试验方法,对水泥掺入量、塑料发泡颗粒体积含有量、养护龄期、养护环境等因素对塑料发泡颗粒轻质土强度发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塑料发泡颗粒轻质土的强度发挥在各种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轻质土的强度随轻质土中水泥含有量的提高及龄期的延长而增长,可以用指数函数描述轻质土强度与龄期、水泥含有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增大轻质土中塑料发泡颗粒体积比,引起轻质土的强度下降;水下环境对轻质土的强度发挥不利,为利于轻质土的强度发挥,在工程应用中应考虑采用有效的排水措施或尽量在水上部位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塑料发泡颗粒轻质土的特性,利用两相体模型提出了对其强度及变形等工程性质进行评价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在考虑构成轻质土两种不同材料性质的基础上,对轻质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合理地对塑料发泡颗粒轻质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强度特性进行评价;轻质土强度随轻质填充料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研究气泡混合轻质土水稳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不同气泡及原料土掺量的气泡轻质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影响气泡轻质土抗压强度变化的成因。在保证具有较好耐久性前提下,确定适当的配合比范围,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填料,不同的掺合料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不同。该文分别对掺加粉煤灰、矿粉、高岭土、粉煤灰+砂、矿粉+砂、高岭土+砂且配合比最佳的气泡混合轻质土进行抗压强度、干缩变形、干湿循环、抗冻性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加砂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体系中,抗压强度最大、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损失最小的是粉煤灰气泡混合轻质土,干缩变形最小的是矿粉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加砂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体系中,粉煤灰+砂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损失最小,矿粉+砂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抗压强度最大、干缩变形最小;此外,分析发现加砂的气泡混合轻质土微观气泡尺寸大小及分布都较均匀,各性能都较未加砂的优越。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2)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轻量土的水稳定性,通过密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质量损失率试验,研究了轻量土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轻量土的密度、强度和质量在长期干湿循环作用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中强度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这是由于轻量土中的水泥发生水解水化反应及轻量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土体的结构性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一个致密而稳定的网络状胶结结构,来抵抗干湿循环环境产生的侵蚀作用。在经受30次干湿循环作用后,密度的绝对变化量为0.02~0.06g/cm3,相对变化量为0.93%~4.47%。轻量土的密度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泡沫掺量对轻量土密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强度的绝对增长量为276.79~891.64kPa,相对增长量为71.46%~114.15%。其中,水泥掺量和含水量变化时,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变化比较敏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范围大致在-1.00%~1.00%之间;随着干湿循环时间的推移,质量能够趋于稳定。即:轻量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66(8):1-6
将泡沫轻质土材料运用在高填方路段,作为减小路基土荷载、减小不均匀沉降和消除桥头跳车等问题的新型技术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的稳定性验算方法仍不够成熟。以云南某高速公路典型工程为例,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修建技术方案,在路基修建前后路基边坡的应力应变特征差异、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泡沫轻质土路基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该文的研究方法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技术方案研究和论证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粉煤灰和粉土部分替代水泥制备气泡混合轻质土,研究水固比、引气剂掺量、粉土掺量、养护龄期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和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结果表明:降低水固比能够增大抗压强度;湿密度由 1 000 kg/m3增大至1 200 kg/m3,28天抗压强度提高了37 %;随着粉土掺量增大,抗压强度降低;提高养护温度可提高早期抗压强度;制备的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采空区注浆处治常用的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发泡改性,制成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施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同一固相比条件下,浆液流动度随着水固比的减小而减小。新材料流动性随泡沫溶液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固比的减小和泡沫溶液掺量的增加,新材料的分离率逐渐减小;在相同固相比情况下,泡沫轻质土凝结时间随着水固比(水灰比)的减小而相应地缩短。水固比(水灰比)对泡沫轻质土的凝结时间有显著影响;提出了满足施工要求的公路下伏采空区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的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某公路道路拓宽工程用密度强度等级A05CF0.8级、流动度180mm±20mm的泡沫轻质土制备技术。制备高性能泡沫的1h沉降距和1h泌水量分别为2mm、20ml,发泡倍数为21倍,密度为48 kg/m~3;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掺入0.1%的速凝剂(SN)能加快泡沫轻质土的凝结硬化速度;水胶比为0.51,胶凝材料质量:泡沫群体积量=1kg:1.5L,泡沫轻质土的流动度为180mm,干密度为486kg/m3,28d抗压强度达到0.9MPa,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对Q2原状黄土宏观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虑地下黄土赋存环境,开展了3种干湿循环路径下的三轴剪切试验、核磁共振测试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Q2原状黄土强度、微观孔隙分布和土颗粒结构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并结合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宏观参数-黏聚力与微观参数-孔隙分布、孔隙和土颗粒平均直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化效应,参数衰减趋势完全一致,即干湿循环幅度越大,上限含水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劣化效应越明显。宏观参数-内摩擦角与微观参数-孔隙和土颗粒结构演化特征相似,即内摩擦角小幅波动,孔隙与土颗粒的形态、结构复杂度和排列有序性基本稳定。考虑干湿循环幅度、上限含水率和循环次数3种参数,构建了微观孔隙劣化特征函数,解释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孔隙劣化特征,揭示了Q2原状黄土微观孔隙损伤劣化两阶段发展规律,即波动式损伤积累上升阶段和损伤劣化稳定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循环路径下的原状黄土宏微观劣化认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湿重度分别为5.5 k N/m3、6 k N/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渗透及吸失水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土的孔隙状态、渗透系数及吸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高孔隙率材料,其孔隙占比在75%以上,渗透系数约为10-5~10-6数量级,介于粉质粘土与粘土的渗透系数之间;受水浸泡后,泡沫轻质土容重最大增加约25%,失水后容重仍然有约9.5%增加量,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置换路基施工环境对设计容重按照1.0~1.25之间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泡沫轻质土的性能与配合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试验,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下泡沫轻质土的流值、湿重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水固比的减小,泡沫轻质土的流值会逐渐减小,而泡沫轻质土的湿重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会逐渐增大;同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有利于提高泡沫轻质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泡沫轻质土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堤填筑等方面的一种新型轻质材料。考虑到泡沫轻质土路堤填料与传统路堤填料之间较大的差异性,结合广佛江一期试验段现场监测资料,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弹性模量下泡沫轻质土路堤底部基底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沫轻质土路基浇筑高度及弹性模量的增加,基底压应力分布不均匀性逐渐增加,所受拉应力及弯矩也逐渐增大;地基底面最大沉降及差异沉降量随着路基弹性模量增大逐渐减小,趋向于整体下沉。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客运专线车站路基时,由于新线路基施工,可能导致临近营业线路基变形过大而直接威胁到运营线行车安全。商合杭高铁肥东站路基工程设计,拟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路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填筑泡沫轻质土路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用于基床以下本体路基填筑时,新线路基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且可有效减少既有线的附加沉降。  相似文献   

15.
丁新红 《路基工程》2017,(6):146-151
简要介绍了轻质土工程特性、轻质土路堤的优越性与应用范围,对泡沫水泥轻质土路堤的设计基本内容、计算方法以及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瑞燕  胡瑜  张营  何宽  谢飞 《路基工程》2023,(1):142-147
为促进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寒冷地区工程的应用,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及其表面密封处理后的热工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成线性相关;当容重等级高于W9,不采用表面密封处理,气泡混合轻质土可经受15次冻融循环不发生冻融破坏,当采用表面密封处理,容重等级为W7即可满足;表面密封处理有利于保证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冻性,柔性材料具有适应温度变形的能力,密封效果优于刚性材料。  相似文献   

17.
泡沫轻质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填筑材料,在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过程中关键节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介绍了泡沫轻质土在路基拓宽、路桥衔接、高路堤下穿铁路桥等典型场景下的应用,以及泡沫轻质土的施工及检测要点,为泡沫轻质土在工程领域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泡沫轻质土浇筑的路基属于整体性结构,加之轻质土路基作用下地基的沉降量小,因此轻质土路基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应有更大的适应性。以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一标段的试验工程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部分路基为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深厚软土路基浇筑过程中的路基基底应力、应变和路基分层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软土地基泡沫轻质土路基荷载的分布和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