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丰都丁庄裂口工业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滑坡致滑的四大主要因子———内因、库位降落、暴雨和地震.提出了各因子致滑概率的度量指标及其致滑概率的标准值,建立了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丰都丁庄裂口工业区滑坡的致滑概率分析,所得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根据库区滑坡致灾的敏感性因子分析,遴选滑坡致滑的4大敏感因子,假设4大因子之和为1,利用概率统计法分析滑坡失稳的发生概率.以清泉路滑坡为例,获取其发生概率为60.1%,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3.
根据库区滑坡致灾的敏感性因子分析,遴选滑坡致滑的4大敏感因子,假设4大因子之和为1,利用概率统计法分析滑坡失稳的发生概率、以清泉路滑坡为例,获取其发生概率为60.1%,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丰都名山滑坡稳定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三峡库区腹部的重庆丰都名山滑坡属于松散土体牵引式滑坡,滑体由第四纪残坡积物组成。地下水及三峡水库库水位降落是滑坡形成及发育的动力因子。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态,遵循排水与抗滑支挡相结合、滑坡治理与库岸防护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该滑坡的整治措施,对库岸滑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童家湾滑坡的水文、地质构造等特征,综合分析童家湾滑坡特点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童家湾滑坡为浅层中型土质滑坡,滑坡滑体为土体,属牵引式滑坡,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遇强降雨失稳概率很大。提出设置抗滑桩、加强地表排水、穿过滑坡西北角的路基右侧采用桩板挡墙等提高童家湾滑坡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FLAC数值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耒宜高速公路k255 800~960段左侧路堑滑坡,利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的演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滑坡破坏机制。分析表明以锚杆加固的抗滑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滑坡的发展,其成果已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隧道出口段路线选线问题,对选线段杜家坡滑坡进行勘察分析,为道路选线提供依据。采用现场调查、钻探及高密度电法勘探,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分析,查明了该滑坡为巨型老滑坡,中下部为复滑巨型深层土质滑坡,见深层、浅层两个滑带。通过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复滑段在自然工况下基本稳定,暴雨工况下基本稳定,地震工况下不稳定。根据公路工程安全系数要求,浅层滑坡最大推力7 141.73 kN/m,深层最大推力为18 095.74 kN/m。该滑坡推力大,治理难度大、费用高,路线方案二以桥梁形式通过滑坡前缘,存在巨大风险,建议路线执行路线方案一。  相似文献   

8.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由被加固土体、预应力锚杆(索)、锚钉和砼格构梁组成,锚钉使松散滑坡土成为一个准刚性体。预应力锚杆(索)则将此准刚性滑坡体锚固于稳定基岩中,使整个结构抵抗上部传来的土压力和其他附加荷载。笔者对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在治理滑坡或欠稳定斜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是基于格构锚固技术基础上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笔者对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及设计原理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在治理滑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抗滑结构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目前滑坡治理主要抗滑桩结构——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结构型式,分析了抗滑桩室内外试验、内力计算方法、桩间距的确定方法、桩位布置及锚固深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和新型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滑坡防治效果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强调在桩-土耦合发挥土自身强度的前提下,开展滑坡防治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速铁路路基蠕滑治理要求提出了"零位移"控制的新型抗滑结构,为新型抗滑桩结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某在建高速公路滑坡工程深部位移监测进行介绍,详细分析监测结果,探明了该滑坡滑带与深度的关系,确定了滑动面(带)相对准确位置,为滑坡处治方案提供了基础支撑。滑坡工程监测是确定滑坡范围、主滑方向、滑体位移速度及影响滑坡变形因素不可缺少的手段,希望为类似滑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耒宜路许家洞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中奇 《湖南交通科技》2002,28(1):17-18,20
许家洞滑坡是耒宜高速公路上较大滑坡之一,采用抗滑桩加锚索及抗滑挡土培的综合处理方案,为了确保该滑坡整治施工的顺利进行及设计方案的可靠合理,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对该滑坡的深部位移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测,为该工程信息化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依托万梁高速某路堤滑坡,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填方时的稳定性及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挡墙中部是路堤滑坡填方过程中最为危险的部位;第1、2次填方固结后,抗滑挡墙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形和位移,若继续填土,抗滑挡墙将处于较为危险的境地;第3次填方初步固结后,抗滑挡墙的塑性区发展较大,已经处于较危险的境地;第3次填方完全固结后,抗滑挡墙发生倾斜破坏,路堤滑坡已经整体失滑;若在第3次填方初步固结后施加预应力锚索框架,能阻止路堤滑坡产生进一步的变形和位移,保障其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路堤滑坡的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强度衰减是滑坡高速远程运动的重要原因,为了探明滑体强度衰减对滑坡运动能力的影响,以意大利Vajont高速滑坡为例,结合现场调查以及滑坡历史资料,基于岩土体剪切强度衰减理论,利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探讨滑带强度衰减、滑体强度衰减及其共同作用对Vajont滑坡独特运动堆积特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和滑体强度衰减的共同作用造成了Vajont滑坡显著高速运动和独特堆积特征,滑带强度衰减对滑坡运动速度起主导作用,当滑带强度衰减为15.8° 时,监测块体最大速度为5 m/s,当滑带强度衰减为6.9° 时,监测块体的最大速度为19 m/s;滑体强度衰减则对其高速持时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大幅提高滑坡运动的远程能力,当滑体强度为40.0° 时,监测块体水平最大位移为140 m,当滑体强度衰减为14.0° 时,监测块体水平最大位移为260 m;数值模拟过程中滑坡呈现出“一体化”运动特征,此特征可用来解释在实际滑坡堆积体高速远程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层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滑坡动态监测是滑坡治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及治理工程完成后检验湍坡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滑动态监测的内容包括:滑坡变形位移监测、滑坡水文地质监测、滑坡整治效果监测、风化度、抗冲刷性能、滑受力状况监测以及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本文通过中里滑坡,介绍抗滑桩位移、钻孔位移与倾斜、抗滑桩与围岩间岩土压力、后缘裂隙及前缘剪出口位移长观监测以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原理、监测方法和监测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京珠高速公路108滑坡及防治工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京珠高速公路108滑坡形成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下水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滑坡产生的物质条件及外部原因,分析了滑坡主要防治工程的效果.结果表明:厚度大、强度低的第四系残坡积土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地下水富集并软化滑带是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边坡开挖和降雨是滑坡产生的直接诱因;采用微型钢管压力灌浆及截排水隧洞治理滑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重庆库区滑带粉质黏土强度参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变形、稳定性评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研究是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抗滑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三峡库区重庆境内滑体(带)中广泛存在着粉质黏土,收集重庆境内代表性滑坡的地质勘察报告,以其滑带粉质黏土的强度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直剪试验的天然峰值强度和残值强度以及饱和峰值强度和残值强度之间、常规直剪强度参数和原位直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揭示了该区域粉质黏土不同试验条件下强度参数之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830线k19+900处白泥坳滑坡的成因,从排水工程和抗滑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通过5a的考验,该整治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用点安全系数分析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定量描述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建立了滑坡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滑带单元的三维应力状态和滑动方向.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抗剪强度与滑带上与滑动方向平行的剪应力之比,分析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评价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研究表明,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呈连续分布,分布规律与宏观地质判断确定的滑坡滑动机理一致,可以用点安全系数作为滑坡空间滑动机理的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太祁高速公路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成因机制和触发因素,提出在路线选线和施工时,应重视地质环境的保护,在滑坡等地质灾害整治时,应注意调查灾害的形成机制,重视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措施,有针对性应用抗滑和加固等加坡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