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车刹     
车刹的一生,是阻碍车辆前进的一生。它为了阻碍车辆前进而生,最后因为损耗得不能正常发挥阻碍车辆前进的使命而光荣退休。  相似文献   

2.
最初的道路交通标线是用油漆刷涂在路面上.以规范车辆的行驶,引导车辆顺序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溶剂型涂料外,热熔型涂料敷设的标线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标线涂层上撒布有玻璃微珠.还具有反光性能,有效地提高标线的视认性。但是,普通的反光标线有其致命的弱点,在下雨天的晚上,路面上覆盖有层薄薄的水膜.阻碍了标线的逆反射,使汽车大灯照射的光线呈镜面散射到其它方向,而不是回归到驾驶员的眼里(见图1)。  相似文献   

3.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紧张,由此引发了交通事故上升。运输效率下降。交通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而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前近代的中国,乡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清初四川城市的重建和发展更是基于农村经济的支持,是乡村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到了近代,四川的乡村却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桎梏,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的前进。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中车辆不能完成变道而被迫停止在导向车道线前等待变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畅通。通过建立车辆在不能完成变道被迫停止在导向车道线前等待变道和继续行驶两种情况下的交叉口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比分析了车辆不能完成变道而停止在导向车道线前等待变道的情况对道路交通流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部分车辆不能完成正常变道,从而被迫停止在导向车道线前的行为会严重阻碍后方车辆的行驶,缩短车辆自由行驶时间,增大红灯期间车辆排队的延误。在车辆不能完成变道停留于导向车道线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导向车道线长度缓解交通通行压力。  相似文献   

6.
车辆自动识别管理系统的识别空域和时域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忠 《ITS通讯》2001,(3):21-29
车辆自动识别管理(简称AVIM)系统的关键在于系统对车辆的识别,它是系统实现对车辆控制管理,电子收费和车辆信息传递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系统对车辆的识别只能在一定的空域和时域内完成,本介绍AVIM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着重讨论AVIM系统中车辆识别的空域和时域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竖弯涡振条件下桥上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首先,基于传统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引入桥梁涡激力数值模型,自主编制了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其次,以有3个半波的涡振振型为例,借助几何作图法推导了桥面发生涡振时车内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已建立的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和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以一座发生竖弯涡激共振的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车型、车速和入桥时刻对车内驾驶员视觉盲区最大高度、盲区总持时和盲区占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盲区最大高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周期约为车辆前进一个涡振半波长度所需要的时间;车速变化不会影响驾驶员盲区的最大高度,但车辆类型不同则驾驶员目高不同,车内驾驶员目高越低,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最大高度也就越高;车重会进一步增加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的最大高度;车辆入桥时刻对驾驶员盲区总持时的影响很小,但驾驶员盲区总持时随着车速的提高而降低;车辆入桥时刻或车速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小,而车型则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显著,其中小轿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高(21%左右),大客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小(12%左右...  相似文献   

8.
营运汽车自燃是指由于车辆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外界火源引发的车辆燃烧现象。营运车辆自燃着火燃烧蔓延速度极快,往往难以扑救,造成损失惨重,但只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相关的安全技术工作,汽车自燃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交通部发布了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它是我国道路运输管理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则是《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它是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运输车辆进行行业管理必须遵循的规章,也是各运输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
鉴于梁式桥行车舒适性差的特点,为探究过桥车辆在公路梁桥行驶过程中的乘坐舒适性,以一座梁式桥为分析对象,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进一步建立车桥耦合振动微分方程。采用自编车桥耦合MATLAB程序计算车辆座椅加速度,以国际标准ISO2631-1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方法对司乘人员乘坐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车辆类型、乘坐位置、车重、桥面不平顺、车速等因素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车辆类型,小汽车的行车舒适性优于货车和公交车;多排座椅的两轴公交车,前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比后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好且座椅距离车辆质心位置越远,乘坐舒适性就越好;不同乘客处于同排位置,站立乘客的舒适性要比座椅乘客的舒适性差;车辆乘坐舒适性对桥面路况等级很敏感,其随桥面路况的恶化而迅速降低;不同的车重,车辆乘坐舒适性随车重的增加而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对乘坐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为提高乘坐舒适性,建议对梁式桥的行驶车辆采取限速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主要使用电动式和气动式客室车门。从设计上看,电动式车门带有车门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对车辆安全运营、乘客人身安全保障起到重要作用。而气动式车门缺少这种装置,所以建议气动式客室车门安装车门自动检测装置,确保车辆运营和乘客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数字点击     
《轨道交通》2011,(11):21-21
根据设计,昆明地铁车辆的最高时速将达到100公里,而一般行驶能达到80公里,过站停车启动的平均时速将达到40公里每小时。目前,全国90%地铁车辆的最高时速都在80公里以内,此次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所创造的最高时速,将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当独立悬挂车辆的前轮侧滑量偏小或为零的时候,转向轮非正常磨损严重。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对240台独立悬挂车辆进行了检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用双板式侧滑仪检测独立悬挂车辆前轮侧滑量时,不能单纯地观察仪表指示数值,而应该对检测结果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苏格兰法夫(Fife)地区库珀(Cupar)镇的交通拥堵,减少关键区域的尾气排放,用S-Paramics模型进行测试。采取的措施是把排队车辆转移到道路宽阔且建筑物较矮的路段,使车辆尾气易于扩散。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显著减少关键区域的尾气排放量,而车辆行程时间基本保持不变。项目的评价标准不是基于传统的行程时间和车辆运营成本的节约,而是考虑了行人和当地商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网联车辆与普通车辆构成的异质交通流,考虑网联车辆车对车(V2V)、车对基础设施(V2I)不同通信技术,研究复杂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对比不同通信技术下网联车辆与普通车辆构成的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基于V2V、V2V/V2I的网联车辆和普通车辆以不同比例混合时,进行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判别及稳定域解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理论解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2V/V2I的网联车辆比基于V2V的网联车辆混入对异质交通流稳定性改善效果更显著.基于V2V、V2V/V2I的网联车辆同时汇入普通车辆交通流的情况下,当基于V2V的网联车辆比例较低时,不会明显提高异质交通流稳定性;而基于 V2V/V2I的网联车辆即使在低比例时,也会显著改善交通流稳定性;且基于V2V网联车辆比例较低时,平衡态临界速度值随着基于V2V/V2I网联车辆的比例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快速增长和现代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车辆高速行驶和交通安全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速度高,如果驾驶员与车辆不适应高速行驶的环境,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近些年来,高速公路上因超速行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从数量上虽然少于一般公路,但从事故损失来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类型多为两车或多车车辆之间追尾碰撞事故和单方交通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较为突出,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柴油车多数已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且拥有量正在逐年加大,正确使用与维修增压器是保持车辆完好技术状况、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压器在正常使用和维修的前提下,其行驶里程可达100000km以上,而部分使用不正确的,几千公里就严重损坏车辆而被迫停驶。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交通》2008,(1):9
1月20日,省政协委员焦太山在会上呼吁,应对特种车辆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并取消目前的“粤O”字车牌。 焦太山指出,当前一些地方的假冒、盗用特种车牌照现象非常猖獗,也正是这些人肆无忌惮地违法违章,给特种车带来不少负而影响。他建议要大力清理、整顿特种车辆牌照,特别是对悬挂假特种车牌的车辆进行严查和打击。他同时建议对特种车辆进行精简,尽量减少特种车牌的使用,“对特种车牌车辆要规范、统一喷涂标识,外观尽量不要与日常民用车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出行车辆的最优路径是随着时间和路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研究出行车辆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基于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利用有向图理论,建立城市交通网络路径的优化模型,用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优化,动态获得出行车辆的最优路径。最后引入简单实例说明研究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路内停车对交通流的延误影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兴  姜波  王殿海  陆键 《城市交通》2009,7(2):28-32
探讨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产生阻碍造成的延误,能够为评价路段服务水平、确定合理的路阻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双向两车道路内停车路段,分析车辆运行特性。在流量较小、流量较大两种情况下,研究由路内停车影响产生的延误。流量较小情况下,将停放车辆看作一个服务台,利用排队理论、间隙理论建立了路内停车对交通流延误影响模型;流量较大情况下,结合车辆到达-离开图示,建立了相应的延误影响模型。最后,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