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确指出了英文摘要对于科技论文在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部分作者在英文摘要的撰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从英文摘要的篇幅、时态、语态和人称等方面详细地讨论了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船舶科技论文量和单位用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船舶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量、单位及相关数的用法不当,具体分析其相对应的法定单位的含义、表述方式、换算关系,强调作者和编辑都应在论文中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论文中量、单位的表达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3.
4.
5.
6.
王建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6):170-172
详细叙述了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指出了目前摘要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不重视摘要写作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旨在提高年轻作者摘要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8.
袁本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23(2):134-134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2003年10月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200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2001年度的1447种增加至1534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66次,影响因子为0.093,即年指标为0.038,他引总引比0.64,引用刊数29,扩散因子43.9,被引半衰期3.70,来源文献量131,参数文献量624,平均引文量4.76,平均作者数 相似文献
9.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24(2):30-30
论文对图的要求: 论文中的图,包括结构图、曲线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等。图应具备“自明性”,即只看图及图题、图例、图注,不用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统一编排序号(图号)。 每个图要有简短、确切的题名(图题),连同图号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作号、符号、代码以及试验 相似文献
10.
11.
交织区长度对车道变换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织区长度是影响交织区运行特性的重要参数,影响着交织车辆进行车道变换的紊动程度。找出了车道变换频率与其相应产生的车道变换长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定义了车道变换长度随机变量,通过分析给定交织区车道变换长度的统计分布来反映交织操作车道变换的频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动力学理论、概率论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交织区长度对车道变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公式入手,研究了影响因子的形成机理,从客观上和主观上系统分析了各种对影响因子产生影响的因素,指出了影响因子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就如何利用影响因子公正有效地对科技期刊、科技论文和科研人员进行评价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3.
姜超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89-92
为了减少在试卷质量评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文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在试卷质量评定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实践,简便易行、客观公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求点对应平曲线上的桩号是路线程序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由于需要进行迭代计算,算法的好坏往往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对常见的穷举法、二分法、0.618法的算法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算法“自适应动态步长法”,并对这几种算法的运算效率进行了分析和实例对比。 相似文献
1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1995年论文引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33(4):480-484
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为数据源,对1991-1995年刊登的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从引文数据量、引文文种,引文类型等方面的讨论,以为本刊读者和作者充分利用相关科技文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游媛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2):70-71
学报的质量关系到其是否能生存与发展,要办好学报就必须抓好质量这个核心要素.影响高校学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主要从提高稿源质量、审稿质量、编辑质量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支路设计缺乏统一标准,不合理的支路系统将影响主次干路与支路间的协调作用,使整个城市道路网络运营效率降低。文章从驾驶员心理感受、操作的方便性、速度调整3个方面研究了支路应该满足的最小长度;并针对城市支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为支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谭承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10,63
文章在舞弊三角等舞弊成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素质是舞弊形成的关键因素,揭示了人力资源素质与其他舞弊成因的相互关系,阐明了人力资源素质成因对反舞弊工作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荷载传递法为工具,从承载力和沉降的角度分析有效桩长的存在机理,对确定有效桩长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并探讨不同参数对有效桩长及有效承载力的影响,可为超长桩桩长设计以及桩基持力层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