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提高重载内燃机车炽着牵引力应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充分发挥出牵引功率的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牵引电机附加单独调节功率系统,机车轮机呆控蠕滑特性控制,使每一牵引轮对发挥最大粘着牵引力,提出了本项目应研究的内容,及其用于重载和高速机车上将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SS4改进型机车驾驶模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SS4改进型机车驾驶模拟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针对SS4改进型电力机车的主电路、电子控制系统、牵引力传递系统等较其他机型有较大改进的特点,着重介绍了与机车转型关系较大的两部分即牵引系统和机车电路模型.  相似文献   

3.
Wagner  R  罗世辉 《国外内燃机车》1994,(5):11-15,23
1991/92年美国GM公司的EMD和德国Siemens公司联合制造了首批4台采用了交流驱动系统的内燃机车。这些机车装用3900英制马力(2900kW)的柴油机,起动牵引力为780kN,相当于0.45的粘着系数,持续牵引力为556kN。在美国铁路协会的普韦布洛运输试验中心进行了广泛的试验之后,新一代的SD60MAC机车目前已经在伯灵顿北方铁路投入日常运用。本文对电气设备及试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功率货运机车的发展,为了提高粘着重量利用系数,以充分发挥机车的牵引力,国内外对机车启动、牵引时轴重转移及其补偿办法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当转向架二系弹簧悬挂采用一点支承时,常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斜牵引拉杆装置,以实现低位牵引,达到减少轴重转移的目的。日本国铁 ED74~78型电力机车所用的 Z 型斜牵引拉杆装置(图1),  相似文献   

5.
机车牵引力的在线实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机车牵引力的几种测量方法,并且分析了机车牵引力与牵引电机电流的关系,根据可观测的牵引电机电流与机车速度来计算实际的牵引力,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和谐系列货运电力机车牵引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机车设备的发展,尤其是新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谐"系列机车的成功引进和生产,该系列机车相对目前运营中的"韶山"系列机车而言,其牵引特性有了较大的改善,机车功率、计算牵引力、计算速度明显提高,但是受粘着力的影响,其实际牵引质量均小于理论计算值。为此,本文拟结合新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牵引特性以及现行《列车牵引计算规程》(TB/T 1407—1998)的有关规定,分析研究和谐系列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的牵引质量并据此对《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修编提出建议。研究结论:(1)和谐系列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明显改善;(2)在沿用现行《牵规》中计算粘着系数的计算公式情况下,和谐系列货运电力机车在计算速度时的计算粘着牵引力小于计算牵引力;(3)按计算粘着牵引力计算的牵引质量小于按计算牵引力计算的牵引质量,而且不同型号电力机车的其差值不同,同型电力机车的其差值则随着限值坡度的增大而减小;(4)这对今后《牵规》的修编以及和谐系列电力机车牵引质量的合理确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交—直—交电传动内燃机车,阐明了牵引发电机的外特性;利用有关文献资料推导出逆变器负载电流与牵引发电机整流电压之间的理论关系,揭示了部分工况下机车牵引功率和启动牵引力与柴油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并以DE2500型和Am6/6型机车为实例旁证了牵引发电机的设计功率等于实际需要功率难以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8.
机车车辆轮轨黏着问题与机车运行存在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牵引轴重必将加大滑动区面积,但随着蠕滑率的不断加大,黏着系数随着轴重增加而减少。黏着控制实质是蠕滑率控制,目的是有效识别和抑制机车空转和滑行,使机车牵引力或制动力在接近轮周牵引力峰值点工作,充分发挥轮轨可用黏着潜力,提高黏着利用率,并根据国内机车黏着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车在牵引和制动状态下,某一轮对发生空转和滑行时,粘着被严重破坏,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造成轮对和钢轨间的有害摩擦,为了能使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尽可能减小到最小程度,8G机车设置了空转和滑行保护装置。下面就该保护装置的原理作一说明。一、空转保护当轮对发生空转后,保护系统动作,自动给空转的轮对撒砂,以恢复粘着,从而恢复牵引力。动作原理:如图1,在牵引工况下,控制电路牵引制动联锁开关SA1-Ⅰ闭合,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包括8K机车和国产交直机防空转、防滑行系统的固有缺陷,以及通过分析和大量实践、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既有系统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交直电力机车全天候粘着控制系统原理及主要功能,经过多次对比牵引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新的交直机车粘着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机车牵引力,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列车坡停、运缓,保证正常的运输秩序,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快捷,促进挖潜增效。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三相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在北美投入重载运输,这标志着10多年来机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些电传动内燃机车将GM公司开发的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和Siemens公司的交流牵引技术综合在一起,由于这些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的采用,使这些机车展示出前所未有的粘着水平和牵引能力,最初的目标希望这些六轴机车能提供52kN的持续牵引力,在开发过程中这一值提高到555kN。而且运营列车的试验表明,它们的持续  相似文献   

12.
在“牵引电机台阶特性控制”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牵引电机极值控制的设想。试拟极值控制电路,以期实现机车运行无空转,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粘着牵引力。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结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研立项任务,以平台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为指导,研制开发2 237 kW (3 000马力)混合动力(重混)调车机车,运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和装车功率为1 250 kW的6240H型柴油机混合供电,实现短时1 900 kW的轮周牵引功率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动力(重混)调车机车牵引力选择依据、电气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和传动系统拓扑结构等,形成了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各项性能指标。验证结果表明,机车牵引力选择合理,机车具有启动加速快、节能减排、环保降噪等优点,满足调车作业需求,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指出在俄罗斯铁路目前运用条件下,将TЭ1170型和TЭ1180内燃机机车的来160km/h是不合理的。采取以下措施:车轴齿轮传动比,采用上轴距4轴转向架及其运行方向主动跟踪系统,斜搠杆式牵引力传递系统、架悬式牵引驱动和牵 动机-车轴球面滚动轴承,提高要车承载车体的强度性等,即可将TЭ1170和TЭ1180型内燃机车改造成为5种不同的新型客,货运机车或货运机车。这不仅可以改善牵引性能。更加有效地运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直交型机车起动牵引力大,牵引持续功率和再生制动功率大;再生电能全部回馈至牵引供电系统;当机车电压低于17.5kV或高于31kV时,电压保护装置动作,机车功率降至0等特点,对机车再生电能回馈至牵引网导致接触网电压抬升或牵引电流大导致接触网电压偏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和满足铁路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俄罗斯铁路公司制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对新一代牵引动力牵引机车车辆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降低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电能和燃油运营支出费用10%~15%,机车技术运用系数不低于0.95,提高货运机车轴重到27t,增加两次修程间的机车走行公里-TO(技术检查修制)达到15万~2万km、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为什么要用交流传动机车代替直流传动机车 ?答 :因交流传动机车比直流传动机车具有更多的优点 :(1 )启动牵引力大、持续功率大、恒功范围宽 ,具有优异的运行性能 ,有利于实现重载和高速牵引。(2 )交流传动机车是节能型产品。首先 ,机车电传动系统效率高 ;其次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和再生工况的功率因数均接近于 1 ,不仅降低了电网损耗而且在再生制动时可将高质量电能反馈给电网。(3)采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能从根本上保证电网电流不产生畸变 ,消除了电网对信号和通信系统的干扰。(4)采用交流传动机车可大大节省维护和运营费用。首先 ,由于机车…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自动闭塞区段的最大皮度必须与机车牵引力和牵引质量相匹配。在自动闭塞区段不能设动能坡道。在按等速运行计算牵引质量的限制坡道上,列车不能要能以持续速度运行,而且停车后还要能起劝。在限制下坡道上,则要保证能执行《技规》第213要,即依靠机车动力制动能维持低速运行。提出了下坡道最大坡度的计算公式,建议制定有关规范。  相似文献   

19.
韶山1型31号机车取消过渡电抗器加装可控过渡硅机组后,为了考查机车和机组性能,于74年7月至12月做了牵引试验,故障运行试验和抗干扰试验。牵引试验一、试验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1、牵引货物列车试验,在静止时的最大牵引力;2、牵引2600吨,在困难区段的爬坡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曾将轮轨接触问题作为二维线性接触进行处理并研究了在各种接触表面条件下的牵引力特性。本文为了研究横向滑动或横向牵引对纵向牵引的影响,在水润滑、椭圆接触区的条件下进行了一些试验。在专用滚论试验机上将一作用力垂直施加于滚动方向上,测量了纵向牵引力和滑动量。将试验获得的牵引系数和滑动率之间的关系与采用边界元进行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在水作为润滑剂的条件下,随着滚动速度的降低,试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