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在以丝绸之路作为中心的时空框架中,以迥异于西方正统历史书写的方式重新审视了整个世界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他通过考察世界历史发展中由东方到西方的重心偏移过程,发现丝绸之路是影响了各国政治格局、兴衰变迁与全球财富的再分配的关键区域.此书探究了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在宗教、哲学、语言、科...  相似文献   

2.
最近,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范式转变”的潮流。以往的研究,学者们沉溺于欧洲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论的研究模式,常将中国与西方简单地二元对立。然而,当代学者正试图跳出这种旧的研究藩篱,不再将中国古代海洋视为边缘或次要的区域,而是将欧洲人视为众多外来者中的一个群体,从而探索西方是如何遵守和适应亚洲本已建立起来的成熟模式和惯例。这种新趋势,为开辟新的课题铺平了道路。如今,亚洲海洋史研究的范围非常宽广,如海洋考古、港口城市、航线、贸易和文化网络、移民、地方宗教信仰、海洋法、外交、海防、海盗和走私等,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3.
地球系统科学及其在全球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含义,随后 探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背景及概念,并概要地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应用领域。强调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应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变化中的关系。最后,着重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战略传播已经成为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梳理战略传播的理论框架、历史脉络及实践路径,对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梳理和考察。文章将战略传播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决策部署视角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供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印尼廖内群岛的民丹岛古称长腰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8世纪来自中国的潮州与闽南的大量移民聚居民丹岛,种植甘蜜、胡椒并从事进出口行业,对民丹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人移民也促进了中国民间信仰在民丹岛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全球治理”理念是在冷战结束和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对世界事务治理方式转变的新认识,但是迄今中外学术界对“全球治理”理念依然充满争论。然而,如果将其视为一种“结构”、一个“过程”和一项“分析架构”,那么“全球治理”理念还是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非政府组织作为新兴国际关系行为体,是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承担者。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制度安排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映照全球治理的价值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9.
研制了一种对挖掘机进行全球定位与远程监控的数据采集装置.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GSM作为与远程通讯部件,GPS作为全球定位信息采集部件,PPI作为与工程机械控制PLC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了挖掘机的远程数据采集、全球定位、监控和报警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美军全球配送的物资品类和配送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配送是美军实施联合军事行动的基础,是美军军事物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介绍了美军全球配送军用物资的分类,给出了各类物资全球配送运输流,阐述了各类军用物资全球配送运输组织管理活动,有助于了解掌握美军全球配送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是应用面宽广的颠覆性技术形态,极有可能重塑全球治理的基本面貌。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认为其已经从加深不平等、加剧“泛安全化”、加重失灵危机等方面对全球治理造成了初步影响。全球治理“智变”将引致全球治理的“治变”。未来,全球治理主体的权力结构将发生深刻转型,全球治理对象将不断呈现出“不确定性风险”的新特征,全球治理模式则会加速向敏捷治理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和人工智能发展大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新规则的竞争,丰富自身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践并推动智能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包容性改革,助力实现全球治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中国文化强国的全球形象是中华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文化竞争优势在全球的符号象征,它体现了全球对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成就的共同认可,是中国全球软实力的关键。建设文化强国,中国人民既需要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在全球传播中去形塑厚重、现代和多元的文明强国形象。构筑文化强国形象的全球识别,包括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识别、国家的文化竞争力识别和国家的文化全球影响识别三大部分,由人类历史文脉、核心价值观念、理论话语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核心文化产业、文化科技创新、国民文明素质、国际文化都市、全球文旅魅力和全球媒体传播等十方面构成一个立体的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洋史研究成为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东洋史领域的中岛乐章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明清东亚海域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认为日本学者在研究东亚海域史时,不应局限于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史,而应该将日本视作亚洲的一部分,突破原来日本学界日本史、中国史、朝鲜史、东南亚史等学科的区域研究壁垒,强调对日本、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予以关注。此外,他强调将东、西洋史料结合起来,从全球史的宏观视野研究东亚华人、日本人、琉球人等的海上贸易、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
20.
孙岩 《海交史研究》2020,(1):119-122
全球史是二战后兴起于美国的新兴学科,自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在《西方的兴起》中提出全球史的观念后,逐渐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认可与重视。随着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全面发展,“全球化”“全球史”等问题更成了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