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户时期东渡赴日的唐人以从事贸易活动的唐船商人为主体,他们以唐馆为活动中心,在日本社会通过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传播。同时还有为数众多随唐商船同来的高僧、儒士、画家、医者等,以及具有商贸和文化交往双重身份的唐商人,他们通过更广泛的与日本人接触的机会将对日本的文化影响发挥得淋漓尽致。透过对江户时期东渡日本的唐人构成及其在唐馆内外所从事的文化活动的梳理,更可见以人和空间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6世纪的中日关系,由于倭寇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人们通常把在漳泉沿海一带贸易的日本商人与倭寇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与倭寇是有差别的.他们不烧杀,不掠夺,只是在漳泉沿海小岛或港口从事走私贸易.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虽然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但对日本贸易仍属严禁.而此时的贸易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象月港开禁前那样,有大量的日本商人来到漳泉沿海从事走私贸易,而是由漳泉商人主动将中国货物载运到日本贸易.  相似文献   

3.
马达加斯加武海马尔墓群有近六百座墓,其墓葬形制与同时期东非地区阿拉伯穆斯林的墓葬形制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些墓葬与中国穆斯林的墓葬形制有较多相似之处。部分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元、明时期的瓷器和其他随葬品,反映出武海马尔墓群主人可能是元、明时期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或东南亚的色目、回回商人,以及附属于他们的汉人、马来人或武海马尔当地土著,如他们的妻妾、子女、随从、伙计等,其中有些是受雇于穆斯林商人的汉人或者受穆斯林影响的汉人,因此,其葬俗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正>从事汽车媒体之后,开始对车投入更多的关注。身为汽车工业大国的日本更是有着说不完的车事,如今两次的日本旅行,让我对这里的汽车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Car热衷品牌: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热衷车型:K-car车文化亮点:老款改装车。开车很规矩是否有限购:需要车位才能上牌用车成本:停车费有些高日本人的选择日本的汽车工业非常发达,所以本土品牌一直是他们的首选。丰田、本田、日产、铃木是他们最通常的选择。马自达、三菱和斯巴鲁,是他们概念中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出租汽车行业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斐 《交通与运输》2009,25(2):62-64
初春时节,笔者随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考察团一行东渡扶桑,对日本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管理进行考察。在日期间,重点考察了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出租汽车行业状况,先后走访了日本国土交通省、东京出租汽车管理中心、大阪出租汽车协会和大阪樱花出租汽车公司,对日本出租汽车行业的运营现状、日常管理、企业经营及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背景、目标及其阻碍因素的分析,揭示了目前影响日本政治改革的主要障碍:经济持续的低迷;内在动力的缺乏;传统文化的惯性等。同时也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鉴于宁波在明代中日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宁波人也在两国的关系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宋素卿,其东渡日本的动机未必如以往学界所说的那样是"抵债",可能是蓄意"潜入".同时,通过宋素卿渡日后的活动以及在勘合贸易中的表现,为进一步廓清明代中日关系特别是勘合贸易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太阳,色彩与日本的自然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国日本珍惜大自然给他们的恩赐。大自然塑造日本国民的性格,滋润了日本的文化。这种影响可以历史地解释他们一系列对邻邦的经济甚至军事的行动。文章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思考历史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引言   日本与南洋的海上贸易在16世纪末及17世纪达全盛期.德川幕府积极利用在日华人去促进南洋贸易.作为翻译员(唐通事)、商人、船长、水手及造船技师,日本华侨对17世纪日本的南洋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自古以来为我国航运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先秦时期作为我国最早成型航运中心区域,还是后发展成为对朝鲜日本文化贸易的门户,再到对于古代中国内河漕运的影响,山东半岛在我国古代航运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在清代中国与江户日本的交往中,日本船只并不前往中国,惟有中国商船前往日本,且仅在长崎一地进行贸易,即便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知晓这一清代日中关系的基本形式。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本国与外国的相互交往时,出访的使者们在彼国逗留期间的住宿问题也是了解各自国情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我们所知,明清时期,访问中国的朝鲜使者与琉球使者是住在中国政府提供的驿馆之中的。与此相对的,在没有册封等外交关系、只有贸易往来的清代日中关系中,来航的中国商人们在贸易期间是怎样逗留在长崎的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名的思想、学家和古辞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汉语教育家。他分析了汉语和日语语言系统的差别,提出从汉语语音教育着手,逐渐增加词汇量,通过大量阅读汉原的实践,最后能够如中国人一样阅读汉书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日本研究在明代、近代、现代出现过三次高潮,近40年来经过学习、追赶、创新的多个阶段,在局部的“点”甚至特定的“面”上,实现对日本的超越。中日文化交流史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宽广,但文化的创造、传承、流播、接受、模仿、改良、创新诸环节,均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跨国人物”为线,从“赴日中国人研究”“来华日本人研究”两个层面,概述近40年来中日海上交流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突出中国学者的创新点与前沿性,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庭  朱家骏 《海交史研究》2011,(1):94-125,127-140
江户时代的日本处于锁国状态,中国货物运往日本和日本物产运往中国,完全由从中国沿海诸港航行到长崎的中国商船(当时称为唐船)来承担。运输这些物资的唐船的形像,在介绍长崎的书籍插图及长崎版画等中,都有所描绘并得以保存下来。在长崎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中,保存着松浦家族历代藩主所收集的书画、器具、书籍等,它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个极其珍贵的宝库。该馆收藏的一幅题为《唐船之图》的画卷,对于研究日本和清朝之间贸易以及从事贸易的唐船形态,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阐述了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要了解其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并从日语的两大特点(敬语、男女用语)揭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存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论争,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趋于崩溃的时期①,周王室的地位和诸侯国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战国时期经过各诸侯国的法家改革和兼并战争,诸侯国实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变。首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并不具备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而属于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单位,而战国时期的列国是独立的脱离地方行政单位性质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关系与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争斗是封建割据而不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战国时期是从封建割据状态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局部统一走向最终统一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文化融合中的选择与繁衍--以中国狮子造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的西亚、非洲各国的造型艺术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狮子形象。中国的狮子造型在吸收外来造型影响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浓厚的驯良色彩,并充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演绎了一种全新的华夏狮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艺术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就在于文化融合中的选择性继承与新的繁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模式的发展变迁,也使跨国迁移成为越来越频繁的“常态”。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以在沪日本和赴日返沪人员为例,对其历史沿革、人口结构、入出境事由、迁移类型和迁移方式、社会支持网络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华夷变态》卷3收有《大明论》和《清朝有国论》两篇论策,作者分别为以明朝遗民自居的何倩甫和林上珍。但二文皆不署日期,何、林二人亦未见诸中国史籍记载。本文在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华夷变态》所收风说书及相关史料记载,确定二人皆为福建人,托庇于台湾郑氏政权。二人在明清鼎革的大变局中中断儒业,随郑氏官商贩海为生,于康熙十四年(1675)东渡日本,很可能是追随东宁船头蔡胜官等人,前来参与有关郑氏后裔长崎存银之争讼。其羁留长崎期间与日本儒者大高坂芝山颇多交游酬酢。二人对于清朝政权心怀怨望,对于明朝的兴复则充满期许。出自二人手笔的《大明论》和《清朝有国论》逃脱了清初的严密文网,流播海外,对于观察明清鼎革期间普通明朝遗民的华夷观念以及正统意识,有极其珍贵的文献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