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发基于数据库的铁路信号一体化设计平台是解决当前各个辅助设计软件存在诸多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铁路信号工程图纸反映的信息特点,提出了室内外信号工程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及数据流模型,并采用定义外键等数据库技术建立铁路信号工程关系型数据库。平台以该数据库设计方案为基础构建,已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阶段信号设计和运维系统存在的直观性差、信息整合度低和智能化不高的问题,将BIM技术引入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当中。本文分析了采用BIM技术进行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的优点,提出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信号设计和运维平台,详细介绍了子平台的设计过程、实现方式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号技术的发展,对铁路信号电源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新型不间断电源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冗余技术,研发铁路信号冗余电源控制系统,实现双路电源不间断供电.在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核心的安全控制平台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铁路信号计算机安全控制平台的功能及安全需求,借鉴融合失效-安全原则、冗余控制原理、计算机通信总线及编程技术,从总体设计原则、软/硬件结构设计及实现等方面研究设计一种铁路信号安全控制平台。信号安全控制平台测试、验证和确认结果表明,信号安全控制平台适应并满足新时期各种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兼容性、安全完整性要求,研究设计的信号安全控制平台能有效解决适配各种信号安全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平台软件与应用软件分离后的移植性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中面向铁路信号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设计思路仍为效率较低、工作量巨大的反向翻模设计。针对这种情况,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为平台,构建铁路信号室内机柜族类模型库,提出信号室内机柜自动布置程序的实现思路,通过Revit API外部命令的方式,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出信号室内机柜批量布置功能模块,实现信号室内机柜布置的自动化、智能化,结果满足《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的相关要求,为开展后续信号室内BIM设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茂蛟 《铁道勘察》2020,(1):144-149
铁路信号工程具有多子系统、设备离散布置、系统网络连接、信号集中控制、表达抽象及逻辑制约关系复杂等特点。围绕基于BIM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一核心目的,分析当前铁路信号工程领域BIM相关技术标准及建设现状,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交换维度出发,探讨信号专业参与协同平台研发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信息化辅助设计方案,并通过二维可视化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对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BIM应用,不能照搬现有的技术,需要结合本专业的设计特点,以信息交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辅助设计软件开发,提升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化水平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樊敏 《铁道建筑技术》2010,(Z2):180-181
结合铁道部路企直通运输总体规划和要求,从信号技术装备原则、信号系统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路企直通运输对企业铁路信号技术装备及设计的要求,对企业铁路专用线或地方铁路信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议铁路信号故障-安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铁路信号"故障-安全"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信号系统的运用对铁路信号故障-安全原则进行分析,总结故障-安全原则在解决信号设计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铁路信号安全计算机平台是实现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应用的核心设备。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安全计算机平台实现了从硬件板卡到系统软件全过程的设计和研发。为了能够安全、稳定、可靠地在该平台内部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传输和数据状态更新,设计了基于信号量的共享内存数据交互机制,可实现对目标数据物理地址空间的直接访问和数据更新,避免同一时间、多个对象对同一共享内存地址空间的读写访问。共享内存特定的访问隔离机制,能够保证安全计算机平台内部不同处理器之间数据交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能够兼容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的信号系统正在研发中。信号系统能否实现互联互通,已成为多网融合下列车在不同信号制式轨道交通线路上混跑的重中之重。以CTCS和CBTC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的技术特点和兼容可行性,研究了市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选型的各种可能性方案。针对CBTC和CTCS两种信号制式,提出了双车载设备方案和一体化车载设备方案,并对两个车载设备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分析,以期为多网融合下市域铁路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构建并实现基于DSP的铁路轨道信号的发送与车载接收模拟系统,该系统以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33为数据处理核心,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509A为控制核心,实现铁路轨道信号的发送、传输、车载接收、译码以及执行上灯控制等,支持国内现有4种制式铁路轨道信号。该系统既可以为教学提供实验和演示,也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2.
基于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及业务应用系统研发测试的需要,引入云计算技术,提出基于云平台的铁路统一开发测试平台体系架构。利用源代码开发、自动化部署等技术,优化软件开发测试流程,实现应用集中开发管理、资源自动分配、软件自动部署、持续测试、软件快速发布等功能,从而帮助各业务领域快速实现应用软件研发,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信号系统维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的特点,梳理铁路局大数据平台及信号大数据应用建设情况;提出大数据平台信号资源一级平台的解决方案;研究铁路局、电务段两级部署方案及技术架构,结合信息系统安全接入技术和数据录入技术,实现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断提高的铁路信息化建设需求,设计了基于DevOps理念的铁路软件开发平台。通过微服务架构、容器化管理、统一安全认证等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软件开发服务,实现软件开发可视化、管理统一化、数据公享化,打破单兵作战的软件开发模式。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的结果表明,该平台提升了软件交付效率,保证了软件开发与交付过程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BIM系统平台开发功能需求调研,并从社会、经济与技术3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深入阐述系统数据获取与BIM模型构建两方面的技术基础,分别采用C#高级编程语言与SQL Server 2008进行前台与后台开发,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开发出六大功能模块,即可视化管理平台、计划与任务、距离测量、台账管理、统计查询、数据维护功能模块,基于BIM技术开发出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实现立体、可视、协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铁路教育培训平台是服务全路企业的公共教育培训系统,覆盖全路职工、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训.简述边缘计算技术及其优势,分析铁路教育培训平台当前面临的发展要求及挑战,探讨在5G移动通信等新技术与铁路企业教育培训业务融合创新的技术方案中,引入边缘计算模式对该平台网络和系统架构加以改进,有助于支持新型教学形式,提高平台应用性能和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分析铁路工程隧道设计工作流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铁路工程CAD系统的整体架构,从复杂系统各组成部分统一协调的角度出发,把其中的各子系统看作既互相关联又互相独立的部分,结合辅助设计软件在行业内应用的深度、广度及复杂性等特点,建立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研发系统.研究结论:由于在铁路隧道工程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坚持了以隧道设计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整体架构与局部模块相统一的逻辑模型,采用OOP分析技术,合理划分设计对象的粒度大小,保证了系统功能划分的合理性,有效地提高了开发效率.该系统完成后在多条铁路干线上进行应用,效果良好.系统还具有易于集成,易于维护的特点,为专业设计软件的研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工程应用表明,系统技术架构和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中间站三维设计方法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IM技术是在建筑行业中推广使用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但在铁路建设行业中尚处于起始阶段。通过分析BIM技术特点和铁路行业应用现状,将实现BIM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占铁路车站数量比重最大的中间站设计中,探索铁路设计行业构建BIM技术平台的新方法。首先对中间站的基元模型划分并进行三维建模,在Access数据库中建立铁路中间站的标准站型库,利用Revit软件平台,结合数据库实现中间站的参数化设计,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编辑与修改,输出设计成果,以支持后续专业的需求与后续功能的实现,满足铁路规划、工可设计研究阶段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设计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铁路应急指挥系统,解决当前铁路车站应急指挥业务智能化、一体化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应急数据及各类应急服务部署在各车站应急云平台的方式,实现对车站设备、设施、系统软件,人员、环境等资源的横向一体化监控,对突发事件预案、组织、响应、处置、恢复和评估等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管理。试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铁路客运站智能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方案满足铁路应急指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