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数据流的角度分析了轨道电路编码的编制逻辑,着重研究了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之间的数据通信;接下来对轨道区段进行了模块化仿真建模,分析了轨道电路低频编码的自动调整原则;实现了对区间、车站无进路、车站接车进路、车站发车进路等4个场景下的轨道电路低频编码;通过对郑西线的线路数据进行数字化仿真,验证了该轨道电路编码仿真研究的有效性,并为以后对轨道电路编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于通信编码轨道电路,列控中心和轨道电路通过CAN总线实现通信,CAN通信故障一直是疑难杂症,对通信编码轨道电路CAN通信故障及报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故障-安全技术和故障-安全原则的概念;其次以进站信号机点灯电路、道岔表示电路、区间站间联系电路、红灯转移电路、DS6-60型联锁为例,详细分析了故障-安全原则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某些特殊情况下设计中难以考虑的故障,并提出了轨道电路占用丢失的相关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信编码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其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对象主要涉及列车运行控制(简称:列控)中心。目前,针对轨道电路设备的整体功能测试,只有能够简单模拟列控中心编码功能的简易测试环境,缺少能够模拟全部接口功能的集成测试环境。分析了通信编码ZPW-2000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间的接口需求,设计了可模拟相应接口功能的仿真测试平台,将其用于通信编码ZPW-2000轨道电路的研发和测试,不仅降低测试环境的成本,而且更加灵活、便捷、高效和自动地完成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央发送两端电流接收式无绝缘轨道电路,必须考虑电流传感器参数及其接收电路等效阻抗对轨道电路的影响。通过电路变换,推导轨道电路接收端及轨道电路的等效电路,建立轨道电路断轨态等效电路及其二端口网络模型。根据等效电路,推导断轨态数学模型,给出传输矩阵参数以及接收端钢轨电流、感应电压和转移阻抗的计算公式。算例结果表明:电流传感器参数及其接收电路等效阻抗对轨道电路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传感器等效阻抗参数对轨道电路的转移阻抗的影响得到;传感器等效阻抗越小,转移阻抗越小,则电流传感器处钢轨电流及其感应电压越大;当传感器等效阻抗为零时的算例结果与文献[4]的有关结果一致,说明给出的分析方法和结论是可信的,并且说明文献[4]是本文在传感器等效阻抗为零条件下的特例。  相似文献   

7.
根据计算机编码原理,详细阐述了区间、站内ZPW-2000A轨道区段编码的试验方法,并对轨道电路发码方向控制、站内编码的特殊要求制定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空闲点红灯的故障时有发生,故障原因各有不同。判断此类故障的方法是对故障区段的衰耗盘各塞孔进行电气特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并处理。在现场处理轨道点红灯故障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种设备故障(如衰耗盘),有时造成1个区段点红灯,有时却是2个相邻区段同时点红灯,使信号维护人员产生疑惑。为此,通过以下2个故障案例进行分析,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区间移频轨道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秦铁路复线双向移频自动闭塞,区间信号设备分设在沿线各个信号点,区间信号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5~2km,区间较长。例:当5523信号机红灯故障时,维修人员从车站出发到5523信号点查找,如发现轨道电路不正常,又要去5503信号点切断移频轨道电路,并查找送端电路是否正常,如果故障出在受端,又要返回5523点,这样既耗时又造成故障延时。图1为大秦铁路区间移频轨道电路。  相似文献   

10.
轨道电路是完成列车占用、空闲检查的安全设备,道床的最小道砟漏泄电阻率是确定轨道电路设备选型和设计标准的重要参数。本文对基于通信编码的区间ZPW-2000轨道电路在不同线路标准下的道床最小道砟电阻取值进行了探讨,给出更合理的取值,以保障行车效率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CTCS-2级列控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的车站电码化某些功能已不能满足ATP控车的需求,需做适应性修改。结合工程实际,对电码化电路与列控系统的结合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秦沈沟海联络线的工程应用实例,当客运专线车站与普速车站区间设有通过信号机,且客运专线车站所辖区间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编码,而普速车站所辖区间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继电编码时;为满足普速车站站内联锁及电码化对离去轨继电器的要求,设计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航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0):34-36
FTGS轨道电路用于检查和监督轨道区段的列车占用情况,以及传输ATP的报文信息,是联锁系统的"三大要件"之一,是ATP系统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介绍在实际应用中FTGS轨道电路常见的故障,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采用法国SEI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车站联锁、UM2000 1/P轨道电路编码、信号机点灯控制和应答器编码(BDU)及控制等功能,安全可靠,达到SIL4级要求。经过设备平推整治与标准站建设,系统设备运行已趋于稳定。现就该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进行分析,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计轴+双轨条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效果等.该系统解决了武广线良太间长大隧道低道碴电阻区段的"红光带"问题,确保了行车安全,提高了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大量使用ZPW-2000A系列移频设备,使车载信号设备对地面轨道电路电码化信息的各项参数要求越来越高,轨道电路各种干扰以致两轨条对地电位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站内电码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铁路几次大的提速,站内电码化技术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已被广泛采用.介绍电码化方式的分类和预叠加电码化原理,分析接发车进路预叠加电码化电路,对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电码化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安全、准确、高可靠的列车定位技术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现有列控系统的列车定位技术依赖轨道电路,建设及运维成本高,难以适应高海拔铁路的恶劣应用环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源融合测速定位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轮速传感器信息、加速度计信息、应答器信息等,进行列车走行距离和速度计算,可以摆脱对轨道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