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电技术》2017,(12):I0020-I0021
国际船舶网2017年11月12日消息,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广发瑞华新能源电动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自卸船整体吊装下水。该船是全球第一艘千吨级纯电池驱动载重船舶,填补世界同吨位内河双电驱动散货船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水上运输方式、货流量、往返航次、年货运量、营运指标等要素,结合某内河纯电集装箱船设计方案,定量分析内河纯电集装箱船的续航力选择、换电方式和投资回报等与营运相关的技术经济论证内容,为今后内河电池动力船的开发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表明,通过在长江沿岸合理位置建设换电站,电池动力内河纯电集装箱船在长江干线营运规模化应用后,相对常规燃料船型具有较大的营运成本优势,整体换电模式是对船东和电池供应方都较为有利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纯电池动力船舶是实现清洁能源动力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船舶电池动力模组容量大制造成本高,船东难以承受初装投资,以及充电和维护需专业人员管理等应用推广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将电池动力组做成集装箱式的模块化,采用换装方式为船舶提供电池动力,变传统柴油动力船舶买油开船为纯电池动力船舶租电航行,并实现快速续航。这一电池动力营运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船电分离、换电租赁"的新型船舶运营模式,并结合内河64TEU集装箱绿色智能示范船舶项目进行分析,这种新型运营模式可以提高纯电池动力船的运营效率和动力电池利用率,实现交通网和能源网的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4.
《船舶》2020,(4)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扬子江船业集团为希腊船东COSTAMARE建造的12 700箱系列集装箱船首艘船"YM TRIUMPH"正式命名交付。该船是MARIC为COSTAMARE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装箱船,也是扬子江船业集团目前建造的最大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5.
造船     
《航海》2014,(1):35-36
大连船舶重工交付我国首艘自主知识产权万箱集装箱船 1月8日,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10000TEU集装箱船,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所属大连船舶重工签字交付。这不仅实现了国内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新的飞跃,而且使我国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能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占雷  曾万鹏  叶城  郭国凡 《珠江水运》2023,(18):107-109
对内河纯电动集装箱船舶检验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最新的纯电池动力船规范,重点对纯电池动力船的检验要求做了具体叙述。  相似文献   

7.
《船舶》2021,(3)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23 000 TEU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蒙马特"号命名交付。2017年,达飞集团在中国船舶集团订造了9艘23 000 TEU双燃料集装箱船,该系列船型由MARIC研发设计(其中,江南造船建造4艘,沪东中华建造5艘)。"达飞蒙马特"号是9艘船中的第6艘,也是江南造船交付的第3艘,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环保性能最优的双燃料集装箱系列船。  相似文献   

8.
《上海造船》2009,(2):26-26
我国建成首批CNG动力船。5月19日,由芜湖大江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完工的2艘49.9m压缩天然气(CNG)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泰国船东CSG航运公司。据中国船级社(CCS)有关专家介绍,这2艘船不仅是我国首次建造成功的CNG动力船舶,而且国际上至今也未有此类船舶正式交付商业使用,表明我国造船业在清洁能源船舶的建造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态     
708所联合扬子江船业研发的万箱船开建8月10日,七○八所联合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等共同研发的、由扬子江船业为加拿大西斯班(Seaspan)公司建造的第一艘10000TEU集装箱船点火开工。该型船是针对市场需求,结合船东提出的船型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和建造经济性的"4E"设计理念而研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万箱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该型船总长337m,型宽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产品     
《中外船舶科技》2007,(3):44-46
●中国开建首艘万箱船这是中远川崎承接的4艘同型船中的第一艘。近年来,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正迅速成为亚欧航线和亚洲到美西航线的主流船型。此次开工建造的1万TEU集装箱船是南通中远川崎承接的4艘同型船中的第一艘。该船总长348.5米,型  相似文献   

11.
数字     
2000立方米/小时 6月8日,我国第一艘专门用于三峡库尾航道清淤的大型挖泥船在武昌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船是我国首次研发的内河自航绞吸式挖泥船,预计明年8月可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2.
姜磊  梁强  李响  杨瑞 《船电技术》2021,41(6):11-14
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分析方法,利用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适用性及效益分析理论,对内河纯电池动力船的经济适用性进行分析.重点面向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客船三种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了其三者运营经济性及全周期经济性,得出了纯电池动力在我国内河不同船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广州珠江夜游“火出圈”,全国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全国客船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每晚有120多个夜游航班在12公里的珠江东河道来回穿梭。随着电池动力船的投入使用,全力保障珠江日夜游航班新型动力船舶的安全有序运营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关注电池动力船舶畅通船舶通航环境据了解,目前广州日夜游有珠江游船37艘,其中纯电池动力船舶9艘。根据广州市电池动力船舶的发展规划,3年内电池动力船舶将成为珠江游主力船舶,5年内将珠江游船全部更新为电池动力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检》2012,(10):63-63
9月22日.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CMACGM签署为期12年9200TEU集装箱船租赁合同。 看点:上述1o艘船舶中,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本次为CMACGM提供9200TEU集装箱船研发设计,同时分别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签署10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船舶建造合同总金额约合人民币52亿元人民币。其中,STX大连船厂得到了其中的4艘。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31日上午,上海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联合举办主题为"绿色安全共同使命"的"2019年长江上海江苏段水域联合搜救演习"。此次演习共包括应急响应、现场交通管控、落水人员搜救、船舶控制、集装箱搜寻和打捞、受伤船员转移、船舶火灾处置、水上污染处置、沉船设标、舆情管控等科目,模拟了一艘进口小型内支线集装箱船突发故障,船舶失控,在长江宝北航道85灯浮附近水域与一艘出口的内河船(载运黄砂)发生碰撞,险情造成内河船沉没,5名船员落水,部分燃料油泄漏;内支线集装箱船上的2个集装箱落水、另外1个装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4,(Z1):177
5月14日上午,我国第一艘纯LNG燃气动力的全回转港作拖船在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该船船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该船采用单一LNG燃料,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环保型高技术船舶,主机持续功率6500hp,总长40.8m,型宽11.6m,型深5.5m,LNG罐容积60m3,满足中国船级社CSAD、CSMD等入级要求。相比柴油动力全回转LNG 100%SO90%NO20%CO  相似文献   

17.
《船艇》1992,(4)
江西省第一艘出口船于12月20日在江西省江州造船厂投料开工建造。这艘型号为23集装箱船,是一艘具有前倾首柱、首楼、球鼻首、方尾、尾甲板室和流线型半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第一艘LNG动力集装箱船交付10月16日,美国通用动力NASSCO船厂和TOTE共同宣布,世界首艘LNG动力集装箱船"Isla Bella"号已经交付。NASSCO交付的世界首艘LNG动力集装箱船体现了新造船技术成就的显著突破,创造了美国造船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Isla Bella"号集装箱船是NASSCO公司2012年12月与TOTE签署的两艘船建造合同的一部分。该船长764英尺,属于Marlin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检》2014,(9):84-84
9月3日上午,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艘8800TEU集装箱船在长涂基地加工车间点火开工。据悉,金海重工于2015年签署10艘8800TEU集装箱船订单,首制2艘此型船舶已于今年7月份顺利入坞,此次开工船为系列船中第五艘和第六艘船舶。金海重工总工程师金起熙、船东代表、船检代表及公司相关部门干部员工参加了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20,(3)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黄埔文冲为深圳海事局建造的海上危险品应急指挥船"深海01"在公司长洲厂区成功下水。深圳海事局局长、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评审中心主任、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总工以及MARIC副院长李小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下水仪式。"深海01"是目前我国首艘电力/电池混合动力海船,集先进性、高效性、智能性于一体,其采用双吊舱推进,可用纯电池推进在海上危险气体区域安全航行并实施人员撤离救助,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此项的空白,也为我国电力/电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