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485总线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基于485总线的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设计,下位机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与预置温度比较后执行任务;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主从应答方式交换数据信息.在上位机端的PC上实现对多路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息入库保存、打印、温度变化历史曲线绘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船舶压载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船舶压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并对系统组成和功能进行了说明。该系统由上位计算机、下位机、触摸屏、远程I/O模块和通信以太网等组成。下位机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用于设备的开关控制、压力、流量、液位等过程量的监视和控制。上位机装有Wincc监控组态软件,可集中监控系统模拟量和开关量。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136-139
随着现代舰船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在舰船领域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为更好实现对舰船电能的配置和使用,设计一种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SOPC)的舰船电能管理系统。系统采用FPGA作为下位机的控制芯片,通过对舰船用电设备用电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RS-232串口通信方式,实现舰船电能系统的实时性监控,并对用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解决。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可为舰船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弹库环境监控系统包括上位机监控软件编制和下位机环境监控设备控制器的设计.上位机软件基于组态王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下位机控制器运用单片机技术完成对排风机、空调、除湿机、水泵等环境设备的监控.通讯方式选择Modbus RTU模式,传输介质选择光缆,保证传输信号稳定安全可靠,可实现弹库环境7×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证导弹始终处于良好储存环境.  相似文献   

5.
包涌泉 《船电技术》2012,32(9):34-36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LabVIEW的智能断路器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的下位机以DSP为核心,对电流信号和断路器状态信号进行采集,实现线路的过载保护,同时可通过CAN总线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上位机管理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能够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及设定参数。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船舶重要装置的监测,设计一种基于PC/104的数据记录仪.该数据记录仪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采用VC++编程,实现对该重要装置的数据记录获取、故障分析等功能.下位机采用PC/104模块和Windows CE实现对该装置的数据采集、记录、声光报警.该数据记录仪的采集速度为10 kHz,精度为0.2%.由于充分融合了PC/104模块,Windows CE的优点,该记录仪具有监测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船舶的重要装置中.  相似文献   

7.
蔡道萌  杨杰  杨森  苏一丹  付永领 《船舶工程》2019,41(S1):101-105
为实现38800吨散货船自动电站的能量管理和节能控制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ntegrated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 IPMS)技术的电站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优化发电机组调度算法和被控泵浦设备及重载设备用电设计策略,在综合平台管理系统监控软件和下位机电站控制器中增加设计电站远程控制和模式控制接口程序,完善了电站的远程遥控和智能管理功能,实现了电站在全船范围内远程监测和遥控操控部署。该系统在经过航行试验充分验证以及英国劳氏船级社检验认可后,成功应用于国内首艘智能船舶,具有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路遥  江汉红  芮万智 《船电技术》2015,35(2):9-12,66
为顺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实现设备的数据采集,在风电机组远程监测方面研究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通信问题;采用LM3S9B92微控制器,在无操作系统下通过移植TCP/IP协议栈Lw IP建立高效可靠的数据链接,以太网介质接口根据实际需要有光口、电口两种选择,最终实现该嵌入式系统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通过实验观察上位机的输出结果,验证了目标板和上位机的通信功能,达到了对风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故障及时发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章凯  唐荣 《中国水运》2014,(4):112-114
文中针对水位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水位自动监测站。该监测站系统由现场监测设备和监控中心上位机两部分组成,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现场监测站设备采用太阳能电源系统供电,无需铺没电缆,可以方便地变更监测地点。监控中心上位机开发专用的监控软件,通过软件对系统进行管理,存储数据,并实时监测现场设备的供电情况。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统系统对船舶阀门进行驱动控制时,不仅控制速度慢,稳定性也差。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个基于现场总线的船舶阀门远程驱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整体框架由上位机、下位机以及连接二者的现场总线3部分组成。根据系统框架确定系统实现流程,并在此基础完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以及选取系统硬件设备和完成系统软件程序设计。结果表明:本系统完成阀门控制所需时间维持在5 s左右,比传统船舶阀门驱动控制系统少了3 s,且时间跨度较小,说明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网络化成为其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相结合的高效以太网远程监测方案,即选用FPGA做前端处理端口,借助ARM进行数据后续处理和网络通信处理。本监控系统采用无操作系统下LwIP的TCP协议建立高效可靠的数据链接,现场测试高压强电流晶闸管ABB出厂的5STP52U5200的导电极温度以及管壳温度,通过网络观察上位机的输出结果,验证了所研究的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的之间的通信功能,实现了上位机对远程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地震仪信号采集系统集成化、智能化水平和信号采集的精度,以高性能多路模数转换器件ADS1256为核心、高性能处理器STM32F103为主控制器,设计了多上位机的地震仪采集系统。采用基于Lab VIEW编程的上位机实现人机交互,通过以太网实现上下位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单下位机服务多上位机。通过实测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上位机自主设置量程和采样速率,实现了采样系统量程和采样速率的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三平移并联机构及其基于该机构的装配机器人控制系统构成,控制系统采用PC机为上位机、T4VP运动控制器为下位机的双CPU硬件结构和基于Visual C 6.0、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伟  程相波  丁建忠 《中国水运》2008,8(1):169-170
设计了一款基于PCI总线的485通讯卡固件程序.其主要功能是对上位机的数据处理并下传给下位机;对下位机进行扫描,看有否数据上传,并将上传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程序主要分五个模块:主程序模块、初始化模块、下发数据模块、上传数据模块和呼叫上传模块.该通信卡实现了上传下达的功能,避免了传输过程中的同步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串口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利用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可以很方便地将串口设备连入以太网.通过组态软件,上位机可以对串口设备进行数据显示、实时控制、数据存储等操作.由于系统基于以太网,故还可以通过远程主机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6.
夏平  阚安康  汤伟  金雅婷 《上海造船》2012,(4):29-32,40
针对船舶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一种基于组态软件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工控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工控机可以显示被监测对象的参数,控制指令也可由工控机下达。而且PLC可以接受监测参数的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动作,完成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的运输网络系统中,阀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手动阀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结合电阀门和CAN现场总线的优点,本文提出基于电控技术的海通阀,该阀门能够进行远程控制;同时本文阐述CAN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结构以及特点;给出电控阀门驱动设计的整体方案,分析各个模块的功能,着重介绍下位机阀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最后介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通信接口设计原理,分析该总线通讯接口的优点。本设计在阀门控制中采用了CAN总线将上位机与下位机构成一个控制系统,这对通海阀的自动智能化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船舶航行数据远程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船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设计,组合船舶C站和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组建系统,利用C站的卫星通信功能接收陆地远程控制指令,通过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对C站和AIS设备的远程控制。采集C站和AIS设备中的船舶航行信息,通过卫星通信将航行信息传送到陆地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数据的远程采集,为提高船舶自动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黄松  廖容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2):64-65,76
描述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实时智能通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应用了嵌入式微控制器AMl86CC以及PCI目标设备接口芯片AMCCS5920。并设计相关逻辑控制上位机(PCI总线)与下位机(局部总线)的数据交换以及外部通信,充分利用了PCI总线的高效能和嵌入式通讯控制器的强大功能,并设计出基于VxWorks的配套设备驱动程序,使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源  成佳妮 《船电技术》2007,27(1):54-56
通过Modem实现上位机(PC)和PLC之间的远程通信。下位机选用OMRONC200HE型机,上位机利用MSComm控件编程,根据HOSTLINK通信协议,实现与PLC的远距离通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