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地铁防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站防水施工技术,介绍了该车站防水设计原则,并具体阐述了该车站所采用的防水方式、施工工艺及控制点。从施工效果看防水效果较好,对类似地铁车站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历来是隧道施工的难点与重点。而防排水施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寿命。特别是地铁车站暗挖隧道其防水施工的难度更大,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影响重大。因此,对地铁暗挖隧道的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确保隧道工程质量、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为例,对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论: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体系。本隧道防水施工采取全包防水方式即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防水(附加防水)为辅的施工方案,重点抓好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关键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结构预留孔等薄弱环节的防水质量,使隧道防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西藏南路车站为一超深地铁车站,车站防水以钢筋混凝土复旦墙结构自防水为主。从客观、施工、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渗漏原因,并从设计、施工、监理的不同角度对车站防水工程进行了说明。对车站结构的防水效果和实际渗漏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除常规的防水措施之外,介绍了结构堵漏方法和采取的监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地铁明挖车站防水问题的主要原因,统计国内主要城市明挖车站使用的柔性防水材料,并总结目前明挖车站主要采用的2种防水体系,重点分析防水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主要质量控制环节,为地铁明挖车站防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下水系统复杂情况下地铁车站PBA法施工接缝多、防水甩槎多、渗漏水风险大的施工难题,以富水砂层条件下长春地铁某暗挖车站为案例,分析PBA法施工防水难点,采用新型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材料组成“皮肤模式”复合防水体系,对该复合防水体系操作关键步骤、关键节点防水、常见问题处理进行研究,实践证明该新材料新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防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解决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采用单墙衬砌(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的侧墙)结构的防水问题。研究方法: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工程淞虹路车站设计采用连续墙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研究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连续墙(侧墙)接头、诱导缝、施工缝防水技术以及侧墙抗裂砂浆防水涂层(刚性四层抹面防水层)防水技术。研究结论:富水软土地区单墙衬砌地铁车站较双墙结构防水技术难度大,设计和施工要求高;连续墙(侧墙)接头是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采用十字型钢板的刚性止水接头可以满足结构防水需要;当连续墙接头与主体结构诱导缝对齐时,采用包覆丁基橡胶腻子的十字型钢板,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满足诱导缝结构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地铁车站渗漏危害及特点基础上,分析设计、施工、结构形变、侵蚀环境对渗漏的影响以及现行防水技术规范的适用局限,提出"反滤+引排"防水设计新思路及小微构件的自防水措施等优化方案,解决车站施工缝、离壁沟等部位渗漏问题,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可丰富防水技术规范适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的防水施工关键技术,介绍采用盖挖逆作法修建大型地铁车站如何提高防水施工质量,建议以结构自防水为主,柔性外防水层为辅,将防水的措施集中到结构防水混凝土方面,同时重点部位多道防线、因地制宜,达到改善防水效果、满足防水要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在国内应用少、无法大范围推广的问题,以无锡S1线南门站为例,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建筑一体化、构件和节点受力、抗震性能、防水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一体化研究可实现结构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多系统整合,促进装配式地下车站的质量提升;车站板、墙、梁及柱等构件采用叠合结构形式能满足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力要求;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叠合结构型式能满足中震、大震的抗震性能要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包防水及节点细部防水研究能满足地下车站防水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可为装配式技术在地下车站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向明 《铁道建筑》2006,(12):58-60
通过对地铁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防水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混凝土自防水在设计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混凝土自防水的施工技术要点,指出地下工程防水的根本在于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工程地质条件,简要对车公庄西站开工前用电、通风、供水等准备工作安排,降水排水方案,地铁基坑开挖方案、基坑支护,主体和附属结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单墙衬砌(即利用地下墙直接作为结构侧墙)在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中应用不多。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其设计和施工要点、侧墙结构配筋计算、侧墙(连续墙)防水技术及连续墙刚性接头与诱导缝变形协调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沪河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同时作为基坑止水帷幕。根据该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带止水帷幕的坑内降水的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后期降水井处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浐河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从工程概况、具体施工方案、劳动力设备配置、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处天津城区,地质情况复杂。土质松软,自稳能力极差,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属于典型的软弱富水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天津站铁路股道,加之接收井紧邻京津城际铁路,安全风险任务重。盾构接收时容易发生突发性的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针对天津地铁隧道所处的复杂地面环境和地质环境风险,通过采取水平注浆和冷冻法对盾构井土层前期加固,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的监控量测、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措施,接收时采用明洞接收箱接收工艺,安全通过重大风险源,顺利完成盾构接收,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各城市的兴建,地下车站排风亭产生的异味逐步成为城市新的环境投诉点。本文从地铁车站排风亭异味产生原因、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人手,探讨地下车站排风亭异味的影响范围和减缓措施,使“轨道交通”真正成为“绿色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市场站—甬江北站明挖区间地下连续墙施工为背景,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采用3种不同方案进行成槽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选用在微承压水粉砂层进行降水成槽施工方案,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中的降水成槽施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深圳地铁2、11号线与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车站节点深南大道上立交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方案,在已施工完毕的地下车站上通过吊车对立交桥进行了钢梁吊装施工。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此吊装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核算了主体结构不利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得到在主体结构上进行重载吊装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结果,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车站穿越桥梁桩基的施工实例,介绍了通过洞内加固和施工监测,控制邻近桥梁桩基沉降和位移,确保桥梁和车站结构安全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区间采用矿山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保证既有4号线运营安全,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既有4号线的隧道结构及线路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快速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保障了新建6号线的顺利下穿和既有4号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