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悉,中国正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这是从6月17日在新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物流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上传出的消息。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将达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  相似文献   

2.
物流     
《中国船检》2005,(2):56-56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北京物流资源亟待整合,外资争夺中国物流业,美国第三方物流增长潜力大,我国物流业面临大洗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从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供需两方面阐述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存在的物流服务内容单一、基础物流服务效率低下、物流服务质量不高等5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颖 《世界海运》2003,26(3):25-26
论述了采用第三方物流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市场的现状分析,提出第三方物流是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阐述了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提出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物流     
《中国船检》2004,(12):58
我国第三方物流年增长30%    虽然企业物流仍然是我国全社会物流的重点,但我国的专业化物流已占有相当比重,目前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正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来自四大板块:一是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二是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  相似文献   

6.
由招商局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水运管理》杂志社、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物流及其对航运业的影响”国际研讨会5月22日在深圳结束。此次活动特邀了OOCL(中国)有限公司、铁行渣华(中国)有限公司、日本商船三井、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上海海运学院等多位物流界知名人士、专家、教授参加,并就有关专题作了发言。研讨会内容涉及现代物流理念、企业如何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政策取向、物流与电子商务。物流国际化趋势以及国外企业如何在中国发展物流等。30多…  相似文献   

7.
王友顺  于涛 《集装箱化》2004,(10):13-14
自1979年,物流的概念传入我国以来,物流理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以说物流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第三方物流这一概念在业界已是家喻户晓,而当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尚未成熟之时,第四方物流又向我们走来,我们面临的将是新一轮的物流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万敏 《水运管理》2003,(8):18-20
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应具备什么条件?至今,国际上或各国相关法规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但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蓝布洛克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在物流中获取更大的利润,请从事第三方物流;如果你想成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请自我检验其素质与条件”。蓝布洛克先生的话明确告诉人们,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第三方物流或成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捷 《集装箱化》1999,(8):16-16,23
由于供应链、配送链的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与资金密集度也随之越来越高。利用外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不仅可以节减物流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此外,由于将资源集中用于其最主要的业务,使固定成本转变成可变成本,使物流活动更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机构也更加精干了。正是由于使用第三方物流有如此大的优越性,近年来第三方物流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
10月9日,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第三方物流科研最为先进的上海海运学院签订物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以整合自身的储运业,并力争建成为整个上海化工区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上海石化此次与上海海运学院在物流方面的合作,不仅在于转变自身的物流方式,还着眼于上海化学工业区所蕴含的巨大物流商机。  相似文献   

11.
"第三物流供应方(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是目前国际经济和全球贸易市场上非常响亮的名称.一些第三方物流供应公司已经具备非常宏达的技术条件和全球性的经营覆盖范围,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跨地区和国际性的大型物流供应方,专门为客户提供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物流服务.一些国际物流专家认为,第三物流供应方是国际运输和物资流通领域中发展最迅速一环,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2002年是第三物流供应方的大发展新时代,这种发展来势汹涌,最终还可能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陈颖慧 《世界海运》2002,26(2):20-21
我国物流业的状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在我国可以不经过第三方物流直接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以广州、北京、上海三大物流中心为三大辐射点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张荣忠 《中国港口》2002,(10):34-35
<正> “第三物流供应方(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是目前国际经济和全球贸易市场上非常响亮的名称。一些第三方物流供应公司已经具备非常宏达的技术条件和全球性的经营覆盖范围,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跨地区和国际性的大型物流供应方,专门为客户提供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物流服务。一些国际物流专家认为,第三物流供应方是国际运输和物资流通领域中发展最迅速一环,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2002年是第三物流供应方的大发展新时代,这种发展来势汹涌,最终还可能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打造第三方物流(3PL)企业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颂 《集装箱化》2002,(8):34-35
1 可转型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3PL)的传统企业 鉴于第三方物流(3PL)的广阔前景,众多企业都赶时髦,争分"物流"这块蛋糕.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第三方物流,3PL经营人应具备什么条件?至今国际上或各国相关法规并没有统一规定,但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兰布洛克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在物流中获取更大的利润,请从事第三方物流,如果你想成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请自我检讨素质与条件."  相似文献   

15.
谈起亚洲的第三方物流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外商纷纷在中国投资制造业,而货物的分拨运输仍存在问题,这就为合同物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除了中国,外协物流在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仍在继续发展。而在亚洲其他相对不发达的国家.随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各国政府放宽产业政策,外协物流产业也有望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慎刚 《水运管理》2005,27(5):20-23
阐述上海传统水运业向第三方物流产业主体功能转变的意义及必要性,提出上海传统水运企业借鉴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成功经验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实业控股合资组建的上海实业外联发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日前在上海浦东正式开业。公司将通过发挥外高桥港区联运效应,利用独特的区域优势、政策优势和配套优势,以6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3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为中心,建成为跨国性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的第四方现代物流平台。 天津港保税区在成立10周年之际宣布,其已建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物流基地。去年;总值达47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在这里分拨、集装、仓储加工、双向流动。一批以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为骨干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和1000多…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水运文献信息》2005,(3):33-33
欧盟草拟新海事安全法;“可视”集装箱即将面市;物流企业健康的五大标志;中美两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宁波市新添LNG能源项目;我国高度重视铁路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论运输业的第三方物流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Strategy,简称 3PL), 又称合约物流(Contract Logis- tics),其可以理解为作为介于 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 二方)之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成为为客户提供部分或全部 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从发达国家情况看,第三 方物流己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它主要是由仓储、运输,货代 等企业,以及生产。销售企业 的物流部门发展起来的。他们 以提供各种有特色的服务以 达到在第三方物流业内取得 成功。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 务内容有:开发物流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航运企业就从自身战略发展出发,积极谋求向包含海运的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拓展和转型。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缺乏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标准、规范和法律,在操作上仍沿用传统海运业务的单证的格式、内容和法律条款,由此造成的法律冲突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的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传统海运单证与包含海运的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在实际操作上的法律冲突,进而为开发适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新型物流单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