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海波 《隧道建设》2015,35(3):268-273
针对平顶直墙条件下浅埋暗挖通道开挖和二次衬砌施工风险,对平顶直墙结构断面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某城市地铁车站暗挖通道设计实践,综合考虑跨度、开挖方法、风险、工期等因素,对3种不同二次衬砌施工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对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总结。结合工程实施,提出不拆撑条件下的平顶直墙暗挖结构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平顶直墙暗挖设计要点,并提出节点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联拱大断面暗挖隧道中洞法不具备开设马头门条件、其它常规工法无法施工、影响结构洞通工期的难题,运用大断面暗挖"划大为小、分部开挖"的原理,结合断面的特点及各种暗挖工法的优点,独创性地采用CRD(右线、中隔墙、部分左线)+CD(剩余左线)组合工法来实施;通过断面的多次过渡及转化,成功实现了标准断面向双联拱大断面的转化;研究了断面变化和工序转换的关键技术;优化了二衬结构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拆撑及二衬施工时初支与二衬间的受力转化难题;确保了施工安全,提前了工期,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在浅埋暗挖地下通道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描述了在开挖施工方式、纵向拆撑长度控制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应用。数值模拟计算完全能模拟常规地质条件下暗挖通道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施工方式、工序带来的衬砌受力变化情况、路面沉降变化及相关建筑物、构筑物受影响状况。相关工程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祥东  王伟 《隧道建设》2015,35(10):1060-1065
为解决地铁暗挖大跨度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开挖断面较大,后续施工拆撑危险系数较大,二次衬砌模板支架搭设加固难度大的难题,以青岛地铁3号线太平角公园站-延安三路站区间存车线为例,采用预留核心岩柱、新旧施工技术方案对比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并指导施工。主要结论如下:1)与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全部开挖完成后统一进行二次衬砌相比,拆撑工作量小,安全系数高,施工效率高;2)通过监测数据得知地表沉降变化值较小,对地表影响较小,适合城市地铁施工。  相似文献   

5.
城市暗挖大跨地铁车站"洞柱法"施工沉降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车站穿越粉细砂层、热力隧道、上水、污水、燃气管道等不良地质,周围毗邻使馆区等重要建筑物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暗挖三联拱地铁车站采用"洞柱法"施工所采取的优化方案、超前探测加固措施以及二衬施工中采用的主动换撑技术,确保了地下车站结构施工的环境安全、地表一级风险源管线安全,满足了工期要求.最后,探讨了目前城市大跨暗挖隧道施工中沉降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沉降分配系统,取得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林光稳  雍毅  李锴 《隧道建设》2012,32(5):713-718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松山湖地下车站深基坑因设计方案调整需对原基坑进行加宽加长。在基坑加宽过程中,需对原基坑钢支撑进行拆除,然后架设加宽后基坑的钢支撑。在这个钢支撑"拆"、"换"的过程中(即基坑的扩挖换撑过程),基坑的受力体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保证深基坑在扩挖换撑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运用理正软件对深基坑的扩挖换撑受力体系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制订了深基坑扩挖换撑施工技术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关键施工技术控制、基坑监控量测等工作,保证了深基坑扩挖换撑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卿伟宸  高杨  朱勇  章慧健 《隧道建设》2018,38(1):91-102
针对特大跨度四线铁路隧道,其开挖面积相当于6倍普通单线铁路隧道,开挖成洞难度大,尚无成功先例。以六(盘水)沾(益)铁路乌蒙山2号出口四线车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开展特大跨度隧道施工工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撑索转换”,即利用“外锚”替换“内撑”,实现拱部临时支撑的安全拆除,降低拱部支护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施工风险,并且突破传统软岩隧道施工中拆撑步长、跳拆等限制,提高了拆撑安全性及灵活性,同时为后续施工提供了较大的工作面。2)通过“以索代撑”,即利用锚索取代临时横撑,避免临时撗撑拆除风险,使得开挖更加灵活。3)采用三台阶“撑索转换”及“以索代撑”施工工法,实现了特大跨度隧道台阶法施工。  相似文献   

8.
陈刚 《路基工程》2022,(5):177-181
依托贵阳市一临近既有建筑物的大跨暗挖车站工程,通过数值方法对其拱盖法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加固深度和位置对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既有建筑物变形集中在拆撑并施做内衬的过程中,施工中需重点监测;随着加固桩深度的增大,既有建筑物竖向和水平向变形均降低;随着加固位置逐渐接近既有建筑物,其变形也逐渐降低,但加固深度和加固位置均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9.
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建于合肥市南淝河两岸,北起滨河路与和平路交口,南至滨水公园。在滨水公园处(巢湖南路与铜陵路交叉口)建设一座埋深22.5 m的大型雨水泵站,采用灌注桩结合五道钢支撑支护体系开挖施工,该泵站结构无中层板,原拆撑方案采用“闷拆法”施工,即泵站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侧墙钢筋需穿越钢支撑构件,施工情况复杂,会对结构防水及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隐患。经研究讨论及理论计算后,拆撑方案优化为利用现有腰梁及结构中隔墙进行换撑,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隧道建设》2014,(3):242-242
<正>近日,中铁四局"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研究"荣获2013年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及专家论证,将传统的地铁车站特大断面暗挖双侧壁导坑9部开挖法调整为6部开挖法,相比之下,可减少开挖步骤,优化临时支撑,增大各断面的作业空间,方便机械施工,在满足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