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引导湖北省船舶运输绿色发展,通过分析湖北省船舶运力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节能减排文件,将船舶运输绿色发展工作划分为结构、管理和技术等3个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湖北省绿色船舶运输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现行的国际公约及国内相关标准确定指标的评判准则。建立的指标体系从能耗统计、排放监测、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4个维度反映湖北省绿色船舶运输的发展水平,为湖北省船舶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促进湖北省航运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现有船舶主要性能评价标准的不足,需要确定更科学、合理、实用的船舶主要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专家打分法在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方面的应用.基于文章的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建议版的散货船主要性能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船舶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船舶航道空间安全评价方法.从航道尺度、自然因素等构建船舶航道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证据理论的合成标准融合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获取最终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构建评价集合划分安全评价等级,确定不同评价指标关于评价集合的确信度,归一化处理不同确信度值获取各评价指标的基...  相似文献   

4.
船舶操纵性评估体系构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珍  刘畅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2):101-103,135
针对船舶航行安全和操纵安全的需求,初步设计了船舶操纵性评估系统,给出了系统逻辑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船舶操纵性评估模块是该船舶操纵性评估系统的核心,其评估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评估指标和11个二级评估指标组成,层次化特征明显。对部分二级评估指标给出了工程上可行的计算模型和评估准则。最后给出某货船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中绿色船舶指标体系的内容,提升内河绿色船舶评价方法的灵活性,结合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专家调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并确定绿色船舶各项指标和各等级的定量评价分值,构建全新的内河绿色船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一艘...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备件保障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多样性和影响程度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备件保障效益的分析,建立了备件保障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权重和备件保障效益评价,形成了一套基于AHP-Fuzzy的船舶备件保障效益评价模型。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对评价船舶备件保障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智能船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指标体系是船舶测试验证的基础。文章对船舶智能化水平的支撑功能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感知、认知、决策和执行等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能力的形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此外,建立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可涵盖船舶智能化水平评价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文章提出的指标体系可为智能船舶的测试验证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园区评价指标重量不重质的现状,以及由此导致的我国船舶工业园区发展中低度、同构、无序的状况,本文提出了船舶工业园区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建立船舶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为我国船舶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引,进一步明确船舶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并引导船舶工业园区发展向集群层次提升。  相似文献   

9.
船舶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对控制我国大气污染,提升国家履行《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从技术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污染物控制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船舶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个筛选船舶尾气污染控制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能源船舶电网的结构复杂性和多工况下的运行风险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动态层次分析法(FDAHP)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提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给出基于FDAHP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建立多能源船舶电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强风有光照和弱风无光照的情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可以提高多能源...  相似文献   

11.
船舶制造商选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造难,为了更加准确对船舶制造商进行评价,选择最优船舶制造商,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当前船舶制造商选择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建立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值,最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值对船舶制造商进行评价,并采用具体船舶制造商选择应用实例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方法,本文方法建立了更加合理、科学的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对船舶制造商进行评价,为船舶制造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赖宗英 《船艇》2003,(10):6-1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工业企业统计必须由生产型统计向经营生产型统计转变。实现这个转变,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统计指标体系,已成为核心问题。本文从分析船舶工业企业的特点出发,把船舶企业经营过程分为合同、准备、生产、产货四个阶段,提出经营统计应覆盖船舶经营全过程,每个阶段分别按指挥决策、分析评析、监测描述三个层次构筑统计指标,从而建立船舶企业的经营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安全诚信船舶评选规定中,只提出安全诚信船舶满足条件,而如何对船舶安全检查记录或港口国监督检查记录进行安全诚信定量分析评价,尚未有一套成熟的评价体系。本文在确定船舶安全诚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各项分值。最后建立评价原则,得到安全诚信船舶的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加权正规化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进行修正,建立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A航运公司的实地数据为例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评价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在船舶安全管理方面总体上属于"良好"水平,同时发现其在船舶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对改善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智能船厂的系统架构和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要素,从基础层、车间层、企业层3个层级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造船企业开展自评价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对我国内河船舶在运行、停泊、检修等正常操作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研究。船舶正常操作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船舶垃圾等。笔者通过对我国内河船舶污染途径进行分析,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结合监测技术的可行性、指标选择的合理性、代表性和可评价性,初步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核算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和船舶垃圾,在整合分析国内外对污染物总量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船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更为严格的船舶防污染公约、法规的生效,船舶绿色度成为设计满足未来需求的绿色船舶的不可或缺一环。剖析绿色船舶的定义及内涵,将船舶设计阶段和废弃阶段纳入到船舶生命周期中,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绿色船舶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船舶绿色度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评判准则,为进一步定量评价船舶的绿色度奠定了基础,也为船舶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急能力建设对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有效进行污染事故处理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云制造服务可信评价模型,对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初始评价指标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评价和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船舶装备评估方法中缺少对专家打分数据进行贴近度计算,不能客观反映参与打分评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相关领域知识层次高低,影响后续指标体系建立以及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集专家打分数据,最后对船舶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系统评估数据样本进行贴近度计算,总结不同层次人员对船舶IETM系统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水平,掌握参与评估人员对评估目标的理解程度,进而验证船舶IETM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和所采集评估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为下一步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和船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养方向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宋新刚  李巍 《船舶工程》2014,36(1):118-122
针对目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缺失的问题,依据中国《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425-2008),参考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结合造船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清洁生产要求,确定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广泛调研并经咨询行业专家,首次提出并构架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某船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绩效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船舶企业清洁生产的依据,可以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