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市场有几大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形成与中国缺少成熟的汽车文化密切相关,也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最近在2006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国际论坛上怒斥中国汽车“怪相”,并对引发这些“怪相”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剖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6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蹒跚起步,汽车文化开始萌芽。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文化建设也随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加强汽车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进而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平衡发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范仲 《时代汽车》2013,(10):30-35
从汽车产业到汽车社会,从汽车社会到汽车文化,直到汽车社会需要的汽车文明,必须寻求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多种关系转化为矛盾冲突之后的和谐之路,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将是所有“汽车社会”参与者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很高兴有机会在2014第二届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上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汽车及汽车文化方面的话题。第一届汽车文化节我也来参加了,也是在武汉举行,所以这次来更倍感亲切,也说明近年来武汉市存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早在1992年,作为汽车工业“老三样”之一的富康轿车在武汉投产,到如今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变革中的中国汽车市场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融合将成为未来趋势。随着新一代通信、能源、材料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加速调整,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技术突破,是整个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在日前由慕尼黑博览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6.
袁唯 《轿车情报》2007,(12):208-217
热热闹闹的第40届东京车展落下了帷幕,却引发我们更大的思考。日本的汽车产业有着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这在汽车设计上也充分反应出来。但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日本汽车工业的影响早已跳脱了本岛的范围,其汽车设计的规范与文化痕迹也不再受纯粹日式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源自中国,但日本汽车如今却在全球大行其道。小小的岛国却拥有五家汽车公司,我们选择了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家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日本车厂,看看它们的汽车设计各自有着怎样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汽车文化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汽车文化的繁荣。在汽车诞生的百年历史长河中,汽车文化不断积淀,不断丰富。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美国,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因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发达程度,因地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一同,而各具特色。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解放后才真正建立起民族汽车工业。由于受到资源、技术、人才,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获得迅猛发展。近几年来,中国汽车消费增长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8.
国外汽车产业利用外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外资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国外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历史。因此,加强对外资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刻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准确把握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度极高的重要产业。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汽车产业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而且对一国的文化、环境、人民的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汽车产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前20年发展缓慢,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8,(6):22-22
首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2008》4月14日在北京正式出版。该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合作编写,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景气状况,深刻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部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权威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2013第十二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科技新境界精彩新生活”为主题,旨在展示全球汽车产业最前沿的绿色技术、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本届汽博会致力于提升汽博会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围绕汽车文化下大功夫,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更为丰富的汽车文化氛围,充分调动观众参与汽博会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汽车产业聚集区面临的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为产城融合问题、不同产业间融合发展问题以及产业内部融合发展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三大问题产生?本文将引文博弈论的原理来寻找答案,用非零件和博弈论解释汽车产业转入前与转入后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本研究将有助于区域汽车“产城融合”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刘云 《当代汽车》2007,(11):104-105
越野是一种激情,也是一种文化,征服者俱:乐部是靠对越野的激情组建起来的。台州是全国民企造车的集中地,但是却缺乏汽车文化的沉淀,俱乐部的组建给台州汽车产业注入了更多的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交通安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途径,乃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所指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其中先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晶 《上海汽车》2009,(11):1-2,7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仍逆势增长,显示“中国例外”效应,令世界惊叹。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重心逐步转移,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将扮演全新的、更加重要的角色。转型期的中国汽车产业将登上新一轮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汽车造型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及其每个阶段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汽车车身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汽车功能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并且在汽车造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功能文化会逐步影响和改变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平原 《时代汽车》2006,(7):100-103
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的全面合资,从深层次来说是东风文化与日产文化的大融合:其中,东风公司的党建工作不仅在法律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在企业政党文化层面,包括理念、价值观、工作目标、工作方式、管理机制,以及组织制度等,通过三年的实践,也实现了与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 东风的企业政党建设文化与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融合,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赢利目标的同时,也保持了企业政党文化的独立性,发挥了中国共产党在合资企业中以“三个代表”为旗帜的先进做用,保证了合资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特色。 中外合资企业要不要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居何种地位?党建工作发挥哪些作用?怎样开展党建工作?东风汽车公司的实践是成功的探索,值得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0日上午,在第6个中国品牌日当天,中汽信科召开“中国传统文化赋能民族汽车品牌向上”专家研讨会,近20位品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民族汽车品牌建设,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研讨。中汽信科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傅连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华亮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中汽信科汽车消费者研究与传播部部长杨靖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迈入转型期,在市场格局嬗变之下,《中国制造2025》提出,汽车产业必须着眼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依据产业变革趋势来制定战略性规划。在向"汽车强国"这一目标冲刺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迎来挑战,这些挑战源于整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智能出行时代的到来令更多其它行业融入全新的汽车产业,跨界、融合、探索是所有参与者都在进行的课题。面对关键时刻,业内亟需一个能将整个业态有序地汇聚在一起的平台,去积极推动未来行业生态圈的塑形,为参与各方带来前行的灵感。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国家为汽车产业所筑起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很快消失,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