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快中国速度折服世人从中国造船占世界造船总量的份额来看,1995年是184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 5.3%; 2000年达到346.26万吨,占6.4%; 2005年突破1 200万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上升到18%。中国造船产量“十五”期间接近翻了两番,让世界造船业折服。“十五”期间中国造船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造船总量的增长速度, 也远远高于日、韩等主要造船国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 000万载重吨,达到1 20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同时,中国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上升到18%, 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07,(12):84-84
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指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港口的产业积聚和辐射作用,促进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加快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他表示,水路交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集装箱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占全球的10%发展到目前占全球的90%,船舶工业在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势头下,开始冲击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未来五到十年,国际船舶市场仍将保持兴旺,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船舶工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萍 《综合运输》1996,(9):16-18
<正> 世界工业史表明,在新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达的海洋国家或海洋大陆国家,几乎都把船舶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早期的如英国、荷兰、西班牙,近期的如日本、韩国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把造船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产量迅速占到世界的一半,并成为五大出口商品之一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从而积累了资金,并带动了钢铁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其船舶在机电产品出口中的首  相似文献   

6.
德国造船市场概述当前的世界造船业,形成了以韩国、日本、中国和欧洲及其他造船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新四极”格局。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随着日、韩、中造船业的崛起,以及东欧国家造船企业开始进入国际造船市场,德国造船业在这些国家人工成本低廉等优势面前,逐渐失去了订单,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减少。但其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仍保持着领先地位,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备受亚洲船厂的关注。据CESA(欧盟造船工业协会)统计,2001~2004年德国造船三大指标(见表1),造船完工量2001~2004年基本维持在100万总吨左右,新船订单量2003、2004年增加较快,手持船舶订单创近来新高,达到302.2万总吨。  相似文献   

7.
冲向第一的中国造船中国造船随着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际造船市场“锋芒”渐劲。根据世界上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主要预期经济目标是: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造船完工量达到14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0亿元,船舶出口金额突破50亿美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个点,利润增长15%以上。  相似文献   

9.
永恒杀招成本低廉放眼世界造船新格局,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专家王文军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各个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推动世界造船工业发生转移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低成本取代高成本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商务部统计中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船舶工业出口总额为31.6亿美元,“中央造船”两大集团公司出口额为16亿美元,占51%,“地方造船”出口额占49%。2005年,地方造船的出口额也未低于2004年。“地方造船“已初显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自1985年起我国的水泥产量已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产量达到5.13亿吨,但我国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运输方式上也有一些不同。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公路与水路运输。有些国家如日本其水运比例高达70~90%,而我国却大部分依赖铁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所占比例很小。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的国家,尤其是长江、珠江水系及京杭运河两岸是内河水网发达地带,发展散装水泥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铁矿石运输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艮速度,钢铁产量快速增长,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来,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钢产量达到2.7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6%。南于我国铁矿石增产潜力有限,不能满足钢铁增产的需要,只能依束负大量进口,每年进口铁矿石迅速增长,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进口2.08亿吨,从2003年开始超过日本的进口量,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进口铁矿石大国。铁矿石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散货进出口中的最大债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接卸散货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3.
陆江 《综合运输》2003,(3):15-17
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业,其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经济二十多年来发展很快,每年以9.4%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超过4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7万亿元。在世界经济普遍回升缓慢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大幅攀升,外商投资空前活跃。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出口突破3000亿美元。全年直接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成为本年度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全…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造船工业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自1955年日本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至今保有全球最高水平的造船技术。其间曾遭受二战和石油危机,日本造船工业虽然因此几次陷入低谷,却仍然在将近半个世纪一直保持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中国加入WTO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一旦成为世界经济组织体系的一员,中国也就 更有机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更有能力影响世 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使之和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一致,这也是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 所在。 一、加入WTO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贸易将会呈现进口 量大且持续稳定、出口稳步增长的态势。 1.从我国的粮食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和对WTO的承诺三个方面看,我国的进口粮食 将会呈现进口量大且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道路清障救援装备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程,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交通救援设备已在较大程度上替代进口产品,并开始出口国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公路和城市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汽车保有量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也将逐渐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清障救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内燃机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2012年12月10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召开。会议回顾了过去4年我国内燃机行业的变革和成长,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的规划和部署。过去四年,面对世界经济诸多复杂不利因素,我国内燃机工业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中国内燃机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内燃机产量突破7700万台,总功率突破14亿千瓦。然而内燃机行业整体规模优势不突出,产量大但效益不  相似文献   

18.
徐萍 《综合运输》2006,(8):157-160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北美、欧盟的第三大经济区,目前,东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日本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韩国是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的综合GDP已占世界的29%,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活跃,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韩国具备连接东北亚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韩国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的计划,其目标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通过进一步建立开放、灵活的市场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提高其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最终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董建军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举办的论坛上说,"未来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旺盛."他表示,2005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比2004年增长约30%,其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仍将以年均约7.5%的速度增长,物流总量将从2005年的48万亿元达到2010年的约90万亿元,届时我国的物流市场规模将比肩世界第二大物流市场的日本.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煤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担负着东南沿海七省一市的生产、生活用煤的供应以及出口煤炭的运输工作。2005年该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448亿吨,占北方港口煤炭下水总量的42.3%。秦皇岛港的煤炭吞吐量增加幅度大小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需求情况和国家对煤炭出口政策的变化;二是大秦线的运输能力和沿线发煤矿站的煤炭供给能力;三是秦皇岛港的运输能力和设备保障能力。与秦皇岛煤港相连的大秦线是我国煤炭运输主干线,也是一条黄金线、发展线,原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1亿吨,经扩能改造后达到了2亿吨,该铁路线所运煤炭大部分进秦皇岛煤港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