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明 《海运情报》2004,(2):15-18,13
世界政局的剧烈动荡与SARS病毒的严重扩散并未对2003年全球经济产生多大影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势恢复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班轮运输公司在市场供需矛盾缓解、运价大幅上扬的鼓舞下努力经营,效益成倍增长。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将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征,预计2004年有望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多年来难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世界政局的剧烈动荡不安与令人"谈非色变"的SARS病毒的严重扩散并未对2003年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而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势恢复更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班轮运输公司在市场整体供需矛盾缓解、运价大幅上扬的鼓舞下,信心倍增,经营效益同比成倍增长.然而市场的这种旺势能持续多久? 2004年的发展趋势如何?本人认为2004年有望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多年来难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对2004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世界政局的剧烈动荡不安与令人“谈非色变”的SARS病毒的严重扩散并未对2003年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而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势恢复更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班轮运输公司在市场整体供需矛盾缓解,运价大幅上扬的鼓舞下,信心倍增,经营效益同比成倍增长。然而市场的这种旺势能持续多久?2004年的  相似文献   

5.
陈德明 《集装箱化》2003,(3):12-13,38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走势的强弱,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环境的优劣。如何看待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走势是目前业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笔者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环境与2002年相比较具有很大的变化,虽然影响2003年航运市场的发展不利因素仍较多,特别是国际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如美伊战争前景等),但从全年总体形势发展预期来看,国际集装箱货运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水平将会好于2002年,而班轮公司的经营状态也望有所回升。与2002年相比,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世界贸易增长下滑等因素直接影响下,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出现了总体变冷的趋势。本文针对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市场未来变化的主要特点,提出班轮公司未来主要的应对策略。1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向(1)全球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世界贸易增长下滑。自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步入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仅为1.4%)开始,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实现了近4年来的最好水平(达到4.5%)。然而到了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又开始总体减缓。与2004年相比,200…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船舶工业与市场热点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班 《船艇》2005,(3):44-46
2004年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一年,2003年船舶市场的火热局面在2004年得以延续,船舶租金、运费大幅上扬,航运企业收益丰厚;新船成交量仍处较高水平,在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和船位紧张的双重作用下,新船价格也呈多年未见的上升之势,造船企业处于有利的卖方市场环境。2004年世界船舶工业与市场中的热点事件引起了多方人士的关注,其发展及结果势必还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需求强劲当今全球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的进程十分迅速,全球贸易中约有70%的货物通过集装箱运输完成,而且这一比例还呈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劲走势大大出乎年初人们的意料。上半年在世界政局剧烈动荡不安与SARS病毒严重扩散的冲击下,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可以说是有惊无险。下半年随着世界政局趋于缓和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尤其是市场运价的稳步恢复,极大地鼓舞了班轮公司的经营信心。回顾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04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概规进行了总结论述,并结合世界经贸发展朔啪市场供需趋势,对2005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陈德明 《海运情报》2006,(1):21-23,29
综合2005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市场供需情况良好、箱货贸易量与运力投放量同步上升、市场运价继续上扬、船公司收益普遍增长、租船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因素成为世界海运的核心动力。展望2006年,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继续处于强势盘整期。  相似文献   

11.
坤杉 《中国水运》2004,(12):31-32
2003年全球各种型号集装箱总产量是220万TEU,比2000年193万TEU增长10%,与2002年170万TEU相比增幅是30%。这是英国伦敦2004年1月份出版的“国际供应链与集装箱运输”杂志提供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集装箱制造业正在出现新一轮发展。理由很清楚,2002年就出现的国际贸易发展势头一直不减,散杂货物越来越多转为集装箱化运输,2003年集装箱运量猛增10%,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国际航运市场总体发展相对良好,就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而言,2005年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市场供需情况良好,箱货贸易量与运力投放量同步上升,市场运价高位整理,船公司收益普遍增长,租船市场依旧抢手,中国因素成为世界海运的核心动力。展望2006年,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继续处于强势发展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久的变化对国际集装箱运输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不当前经济贸易形势和1998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及1999年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与预测,总的结论是1999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环境会略好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4.
刘有钟 《航海》2004,(4):20-21
2004年5月,加拿大海运公司与韩国三星重工签署了一项订购新船的合同,即订造4艘9600TEU级集装箱运输船。这是迄今为止,国际船舶市场上正式成交订造的最大集装箱运输船。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伊战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国内各界人士已经围绕美伊战争对全球的后果纷纷发表各种评论,尤其是在战争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方面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航运界,大家更关心的是,战争对国际航运业冲击会达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如何辩证地看待当前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际航运市场环境?深入分析目前新的形势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程度,显然对班轮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十分重要。为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就美伊战争对近、远期集装箱班轮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增速放缓,贸易量有所提升,是否预示着航运市场已触底反弹?克拉克森(Clarksons)在最新的展望报告中指出,2016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增长4.1%左右,将会从1.754亿TEU增长到1.825亿TEU。分析师认为,受欧洲和俄罗斯进口需求疲软的影响,2015年亚欧航线贸易总量预计下降3.7%,但今年有望恢复正常水平。2016年,亚欧航线贸易量  相似文献   

17.
1 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低迷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低迷.2009年全球共拆解集装箱船148艘,运力超过27.5万TEU;运价基本维持在盈亏平衡点以下,船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8.
美国港口保安费用飚升将影响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和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国际贸易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速度更是鹤立鸡群。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1154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美国成为我国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我国仅次于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5年我国有望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的发展推动了2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图1回顾了过去10年我国和美国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历程,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年递增率均高于全球和美国的水平,美国均低于全球的水平,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世界航运业正处于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集装箱运输作为航运业的重要部分,2004年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与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世界集装箱行业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前景,以及中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对海陆多式联运及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IBC亚洲私人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9—10日在中国北京举办了2004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及国际集装箱运输界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对中国和世界集装箱运输的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会议期间,针对航运界以及集装箱运输的一些热点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货代协…  相似文献   

20.
田桦 《世界海运》2010,33(9):33-35
通过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分析,借鉴多家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应对危机的举措,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