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任务,其中第(三)项为:“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随即《21世纪经济报道》将此解读为,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上“某种程度上可以借鉴香港地铁模式”。香港地铁作为全球唯一盈利地铁,其采取的地铁建设与沿线物业开发相捆绑,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韩国首尔市在公共交通领域进行的改革实践,从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总结首尔市城市交通发展经验,为我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公共交通发展提供借鉴。韩国首尔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改革,将为公众提供便利交通作为出发点,通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吸引力,从而引导人们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首尔市在完善公交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路网布局,引进先进IT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了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型。同时,首尔市交通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从而能够获取更多公众需求,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最后,本文探讨了首尔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管理模式对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核心部分,它为广大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客运服务,实现人员高效安全和舒适方便的移动。公共交通的最大特点是公共性,任何人只要遵守客运规则并支付一定的交通费用,就可自由选择公交方式出行。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公共汽(电)车、地铁和轻轨等大容量的运输工具,同时也包括出租车和轮渡等辅助性运输工具。公共交通的有效运营,需要得到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政策体系等保障条件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交通衔接系统和道路运行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基础性设施,是城市内部各交通方式问及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联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交通衔接系统,有利于提高城市客货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更好地为乘客出行提供便捷、快速和安全的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5.
刘丽亚  张超 《综合运输》2007,(1):21-23,27
本文在对城市交通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交通成本进行了比较,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交通成本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继而提出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益所在;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利用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和探讨了通过城市交通社会成本内部化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五”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指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要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青岛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见证深圳城市公交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国内一、二线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大规模地投入考斯特车型,深圳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先锋。早在1989年,深圳市就基于特区内市民“乘车难”的交通痼疾,充分借鉴香港发展中小巴的经验,首次开通了中巴线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攀升,所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低碳交通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方向。本文基于我国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发展经验,分析了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力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建立以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将是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交通能效,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引导公众理性选择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香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有益借鉴。文章系统介绍了香港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体制、城市规划、土地政策、运营协调机制、调价机制、智能系统、慢行交通等,并针对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出规划优先、落实财政扶持、完善基础设施、保证公交优先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南京近年来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从1994年到2002年的8年间,南京在城市建设上的投资累计达到600多亿元。到2002年底,新增道路长度769公里,基本形成“经五纬八”的框架,人均道路面积由1993年的4.8平方米增加到8.9平方米;与此同时,公共交通出行率从3年前的8%跃升至21%,公共交通客运量从5年前  相似文献   

11.
2004: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在介绍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广域交通信息平台、智能化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不平衡导致交通拥堵的观点已经在世界范围达成统一,进一步分析又涉及交通诱导需求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与实现的问题。得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不能与经济发展相背离,结合公共交通系统的多中心布局的有效确立是解决此问题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20日,按照"大交通"发展的思路,成都市交通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总揽全市城乡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和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等职能,既管城又管乡,既管规划又管协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智慧交通监管的路口交通的饱和度、拥堵以及闯红灯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交通场景检测平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多项高新技术,实现对路口过往车辆的流量和车速检测,对机动车闯红灯、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占用公交车道、违停或违规越线等违章行为进行检测识别,为公共交通的管理提供极大便利,实现了“智慧交通”和“平安交通”。  相似文献   

15.
交通拥堵是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以上海为例总结了特大城市"道路车堵车,轨道人挤人"的交通拥堵现状,系统分析了人口与交通需求增长、用地布局调整、道路设施及运行管理不足、公交系统服务吸引力不佳、交通偶发性事件等交通拥堵症结所在,并提出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控制个体机动化出行需求、推进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能力等对策措施,以期为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09,(10):93-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采取措施,在我国实施和恢复绿色交通,使城市空间资源向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倾斜,构建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当前,我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出行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近些年,很多城市虽然在道路里程、标准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道路空间分配不平衡,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我国特大型城市位于城市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社区引发了很多交通问题。本文以2012年上海市外围五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距离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分析了社区区位、周边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与居民出行距离的关系,并分通勤交通和非通勤交通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发现,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与其距离市中心距离成正比,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非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主要与社区周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成反比,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越高则出行距离越短。同时,居民出行距离越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越高;若社区周边设有大型购物娱乐设施可有效减少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出行距离。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交通既是天津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途径,也是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求,简要分析天津市发展低碳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打组合拳,多管齐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加快构建低碳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6月底召开的"交通7+1论坛"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国呼吁推进北京"公交城市"建设. 所谓"公交城市",是指具有以集约化社会化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其实质是: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相匹配;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公共交通与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公共交通与城市和谐共存,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北京城市交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严重、社会多元经济主体利益诉求冲突等问题。在北京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有关公平与效率判断价值标准分裂问题,有必要从法经济学视角给予必要梳理,从而确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以促进北京交通发展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