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以珠海市人民西路改造工程中公交专用车道和两侧非机动车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为例,着重对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选择、材料组成、混合料拌和、施工工艺、彩色沥青应用与发展等作了全面阐述,同时也介绍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以利于人们对彩色沥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彩色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并简要分析了彩色沥青路面的功能与作用,着重论述了常用的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关键,同时介绍了彩色沥青稀浆封层、超薄彩色环氧沥青罩面、彩色沥青胶接料造粒、人工染色石料等彩色沥青路面铺装新技术和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厦门市市府大道路面改造工程中两侧非机动车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着重对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选择、混合料拌和、施工工艺、工程检测及分析等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4.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外已有较多的应用与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等国家便开始研究,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道路科学研究所,哈尔科夫公路学院已对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先后在莫斯科、哈尔科夫等城市铺筑数万平方米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广州中山大道公交专用道BRT的彩色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提出掺加绿色陶瓷粒的方法增强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色彩耐久性,并通过试验确定绿色陶瓷粒的掺量为30%,并对明色沥青的性状和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OGFC-10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室内配合比设计研究及现场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在某广场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重交通条件下高性能彩色沥青混凝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SMA路面的成功使用,人们也开始采用高黏度浅色结合料铺筑彩色SMA路面,以便用于交通量较大的道路,同时期望获得良好的纹理构造。通过对SMA-13高性能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彩色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要点,提出适合于重交通条件下的配合比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彩色SMA沥青混合料具有与普通S...  相似文献   

8.
王曙光 《上海公路》2013,(1):15-17,28,12
以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工程中机动车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为例,对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生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做出了阐述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AC-13型彩色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改性性能,满足了机动车道上的使用要求;生产和施工工艺的严格控制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彩色沥青路面在机动车道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温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彩色微表处和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等三种新型的彩色沥青路面的基本工艺及发展情况,重点论述各种彩色沥青路面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实际工程中要注意的施工要点,并强调加强过程控制和施工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托彩色自行车道铺装工程,对彩色沥青AC-13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试验,简要介绍其施工及现场检测情况.试验表明:设计的彩色沥青AC-13最佳油石比为5.0%,残留稳定度91.0%,冻融劈裂强度比89.2%,动稳定度2132次/mm;施工完成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压实度98.0%,渗水系数88ml/min,构造深度0.77mm,平整度2.0mm.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高于行业规范对等级公路路面的指标要求,其施工工艺和设备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的特点,实测了不同路面类型获得的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计算了路表有效辐射,最终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利用实际断面地温监测数据分析了太阳辐射对于不同路面类型及其下伏多年冻土的影响,最后由太阳总辐射及大气温度反演了路表温度,并进行了验证,从而得出了一个计算路面表面温度的参数化方法。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区的总辐射及净辐射均很高,对冻土的稳定不利。路面太阳辐射的反射系数与太阳辐射强度及测试的位置无关,但与路面颜色的深浅关系密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系数大约在0.48左右,沥青路面的反射系数大约在0.20左右;在相同太阳辐射强度下,沥青路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其下伏的冻土也更容易受到热扰动而退化。  相似文献   

1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首次在兰州市重点工程北出口轻车道面层应用的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施工中的施工经验和各种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使用信息反馈等,并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SBS改性和博尼维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两种措施,制作了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普通沥青混凝土掺加纤维及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掺加纤维等4种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对这4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抗老化性及水稳定性的测定,对改性沥青及纤维加强的效果与路用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得出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加强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韦经纬 《路基工程》2016,(5):106-108
为研究彩色沥青的耐久性能,基于彩色沥青制备参数,制备了4种彩色沥青。对4种彩色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进行分析,同时采用RTFOT和PAV试验模拟沥青的短期和长期老化。研究结果表明:染料的掺入使得无色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提高,蓝色沥青增加幅度最大,红色最小,低温抗裂性能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经RTFOT老化和PAV老化后,4种彩色沥青色彩鲜艳度削弱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蓝色 黄色 红色 绿色。蓝色沥青色泽耐久性最差,绿色沥青色泽耐久性最好;蓝色沥青的色泽老化主要集中短期老化阶段,即混合料生产拌和阶段;绿色沥青老化过程主要集中于长期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入手,通过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低标号沥青、外掺剂用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低标号沥青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沥青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和动态抗压模量随外掺剂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当外掺剂用量增加至混合料用量的0.7 %时,沥青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增加幅度平均可达到50 %左右;添加外掺剂的沥青混凝土,其累积变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再生沥青混凝土在旧料用量较高时,常出现拌合困难的现象,因此探讨温拌添加剂应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有其重要性。针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在较高路面旧料添加量与较低试件压实温度时,评估其工作性表现,以了解温拌添加剂对于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影响。搜集国内外温拌沥青混凝土与再生沥青混凝土相关文献,以旧料添加量与试件压实温度为变量,采用车辙试验的车辙试件滚压设备,模拟现场沥青混凝土压路机的滚压过程,评估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性,可为国内推动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假定路面结构中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为完全饱水的多孔介质材料,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对比分析了两种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应力、竖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裂缝是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的首要原因,该文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构成及强度特性分析,认为增大集料的粒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内摩阻力和抗剪强度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对传统沥青混凝土(AC)和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的结构性能和级配的比较,阐述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