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对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电控仿真软件MATLAB接口模块的分析,阐述了高精度随动系统机电联合仿真的途径和方法.使用联合仿真,可以将机械部分的物理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更加全面地反映到控制系统中,使随动系统仿真的可信度更高,同时也为高精度随动系统的方案评估和决策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棱形联接接头的尺寸和配合精度对保证接头中孔轴之间的间隙,以及各自的机械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动载条件下,由于转矩传动而引起接头零件应力加大,因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就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以横切面为六边形的棱形联接头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动载系统、角位移和最大切向应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舵系统水弹性特性,基于二元水翼线性颤振模型对舵系统的颤振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与文献仿真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计算和分析频率比、重心、扭转刚度等线性参数对舵系统颤振的影响规律。此外,结合两自由度二元水翼任意运动时域水动力计算方法,对舵系统非线性颤振现象进行计算,获取传动间隙等因素对非线性颤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质心到弹性轴的距离、增加舵的扭转刚度,有利于提高颤振速度;间隙等非线性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系统出现极限循环振荡,激发噪声,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大、中口径舰炮随动系统检测控制中的速度引导问题做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合理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供随动系统,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陶林 《船舶工程》2007,29(4):24-27
合理选择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响应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的性价比.从理论上分析减摇鳍装置的相位误差对减摇效果的影响,并应用这些理论确定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的响应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种非线性分解,把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分解成一个线性恢复力与一个剩余非线性虚伪力,解决带限位器的非线性冲击隔离系统的冲击响应计算问题.并以一个双层隔冲系统为例,计算分析了限位器刚度和间隙等因素对冲击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扬帆  路明明  李彬  郑超 《船电技术》2021,41(10):48-51
下游航道水位变率大,快速适应水位变化的准确停位随动技术,对下水式升船机的传动控制很重要.本文介绍下水式垂直升船机随动控制技术.首先,对控制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描述了系统的速度运行曲线,对位置控制功能进行了研究.然后,搭建试验平台对本控制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的方法和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适应下游大水位变化率的下水式垂直升船机准确停位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四种基本的舵杌随动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的线路和原理。从降低系统中各电机容量的这个要求出发,分析发电杌磁路饱和程度、激磁机空载特性、电动机机械特性对拖动系统中各个电机的容量选择的意义。此外,在选择电机容量时,还必须考虑电机的确切工作制、工作环境和实际的舵杆阻力矩曲线。正确地选择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和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可以获得舵机拖动系统的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而传动装置的最佳传动比是以转动部分储能最少的原则来确定的。在动态特性的计算中,作者提出了简化的线性随动舵机稳定性判别法则,通过其中的特征方程式,还可以研究系统中各参数对于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非线性直流同拍式随动舵机,作者认为采用有限增量法,通过对于十个独立的微分方程的运算,可以描绘出该随动舵机的电气、机械过渡过程,以此便能观察拖动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稳定性。文章最后,根据实际经验,总结了调整的一般问题和调整方法,其中着重指出对于激磁机二组磁通方向相对的激磁绕组和平稳电阻的调整。经验表明:发电机电压负反馈绕组对于减弱发电机的剩磁和克服由此而产生的电动机的“爬行”会有显著的效果。作者认为随动舵机的标准系列应该具有最少的功率等级、最大的通用性和最大的应用范围。通过初步实践的总结,作者提出随动舵机标准系列的建议线路和对电机设计、装置结构等方面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多机械结构系统中连接部件的动态影响已有深入研究,但对于机械结构的性能优化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根据机械结构中各零件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动态模型,并选取间隙转动铰链机械结构作为案例,通过对其建立双层Kriging模型分析其动态特性。首先依据间隙转动铰链的机械结构,分析其物理及机械特性,确定影响其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并给出决定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最后用双层Kriging对复杂多体系统中的间隙转动铰链结构建立预测模型,并给出最优动态特性时设计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0.
王桂霞  李媛 《机电设备》2007,24(12):29-32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保证位置随动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重要部分,文中结合船用仿真转台阐述了多机集散控制结构形式的位置随动转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方案,并以某位置随动转台为背景,对系统工程实现中的接口电路设计、电机、伺服放大器以及采样频率选取、程序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设计结果在位置随动试验样机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大惯量、大功率特性的液压升降装置起动时,存在快速响应和稳定性较难兼顾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阀控柱塞缸特性及机液伺服系统原理,建立了机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数学模型,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分析方法,得出系统开环、闭环传递函数,并在时域内开展了阶跃信号输入下的系统响应特性分析,明确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参数设计原则,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最常见的伺服系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介绍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在通过用ITAE准则优化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并采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后,再以具体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仿真和优化的全过程。经ITAE准则优化方法优化后,通过仿真,可以发现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针对实施转速控制策略的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原理、硬件实现、软件实现及其试验验证。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变量燃料泵及其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进行全面的考核。  相似文献   

14.
减摇水舱设计完成后要安装在摇摆台上,通过摇摆台精确模拟在特定海况下船舶横摇运动从而对水舱性能进行检测,摇摆台动力装置为电液伺服系统,在模拟不同船型时,配重改变及系统本身零漂,零偏等干扰因素变化使得对其执行机构传统的PD控制参数整定难、适应性差从而模拟精度降低.文章对摇摆台进行数学建模及仿真模型搭建,设计了IGA-PID控制器,采用免疫遗传算法的PID控制,通过抗体间的促进与抑制反应,不依赖控制对象实现系统的自适应,从而对PID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得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满足水舱测试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胜  李海宝  张兰勇 《船舶工程》2016,38(11):67-71
为了解决WPC(穿浪双体船)尾压浪板的高精度位置控制问题,将重复控制应用在伺服系统中充当控制器,通过设计的重复控制PID控制器,使得WPC尾压浪板位置伺服系统具有高精度及鲁棒性好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针对PMSM(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做了重复控制PID系统的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控制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重复控制PID控制可有效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精度,且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动态和稳态性能方面都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电控柴油机伺服油共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瓦锡兰RT-flex60C船舶柴油机伺服油共轨系统为对象,研究伺服油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系统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采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伺服油共轨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伺服油泵转速、收集器和共轨容积、柴油机负荷对伺服共轨管压力波动产生的影响,分析得出收集器和伺服共轨容积对轨压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满足柴油机工作性能的基础上,选用较大的收集器容积或分段式伺服共轨管。  相似文献   

17.
猎雷声纳基阵方位角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猎雷声纳基阵方位角运动姿态伺服系统进行了动态建模和控制器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参数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所设计的伺服系统具有满意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隔离舰船主机及其动力装置振动向甲板的传递,本文研究了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首先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仿真,然后在实验室完成以实际柴油机作为初级振源,液压伺服系统作为主动执行机构的整个柴油机装置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的建设,并进行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新型的摇摆台系统,采用并联结构、电机驱动、半闭环和全闭环组合控制的方式,满足了静态定位精度高、连续摇摆运动平滑和高带载能力的要求.在这一系统的设计中,利用运动控制卡、伺服电机和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构建了半闭环和全闭环组合控制系统,设计了点动和连续转动两种运动模式下的控制方案.为方便用户操作和监控摇摆台实际运动情况,利用运动控制卡和数字I/O卡控件,用VB.NET设计了计算机显示及监控软件,界面方便、友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实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反馈-前馈变增益迭代学习法。[方法]首先建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简化模型,然后对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带遗忘因子的变增益学习律,最后开展Matlab仿真对比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迭代学习和传统PID控制,改进后的迭代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更小的跟踪误差,可以使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快速精确地跟踪位置曲线,从而提高系统动态特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优化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