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承载式车身是由很多块钢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整体。车身外部是由前后保险杠、车门、前后翼子板、发动机舱盖、车顶和后备厢盖等10余块外观钣金件组成。通常情况下,当车身结构处发生损伤变形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侧及相邻的外观板件的配合。车身结构部位的控制点和工艺孔在修复到原始尺寸时,车身外观钣金件的安装,一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达到装配要求。相反,如果车身结构部位没有修复到位,从车身外观钣金件的配合就可能反映出来。如果修复时采用了改孔或其它野蛮的操作方法,车辆在修复后则会留有故障隐患,而且其外观也会使人感觉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车辆被撞击受损之后,钣金维修工作也就随之开始了。从事故车进厂后的损伤分析到钣金工的诊断测量.从“手术台”上的拉伸校正到焊机镐锤下的局部整修,从钣金件的装复到车辆的调试,在各项工艺流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要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设备工具如大梁校正仪、电子测量系统、钣金修复机、焊机以及各种打磨切割等工具,采用各种各样的检测维修技术。确保车辆在几何尺寸和使用性能方面恢复到原车水平。  相似文献   

3.
车辆发生事故板件变形后需要进行维修,维修的基本要求是把变形的车身板件修复到与原车身一致,这就需要使用车身数据和测量工具来确保变形的板件修复到原有的尺寸。修理不同的损坏类型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所有的尺寸确定都需要使用三维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遭受碰撞或使用年久后,部分车身钣金件往往因损伤严重或锈蚀严重而无法修复,这时一般采用更换钣金件的方案予以解决。但有些车型的备件缺乏或更换备件的成本很高,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古董车钣金备件更是无处寻觅,这时就需要汽车维修钣金工发挥手工制作的技能,对损伤钣金件进行仿制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经常遇到轴承座孔的磨损,一般将其废弃,因用常规方法很难修复铝合金轴承座盖。但如果根据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采用压缩的方法却能使铝合金材质的轴承座孔的尺寸近似达到配合尺寸,满足轴承外径与轴承座孔的过渡配合要求。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车制一个圆柱塞规,直径比配合的轴承外径小0.08~0.10mm; 2.然后将塞规放入轴承座孔内,用三  相似文献   

6.
汽车钣金就是汽车维修的一种方法,又叫冷做,如果车身外观受损变形,就需要钣金这个工序,汽车碰撞修复已经由原始的"砸焊拉补"发展成为二次制造装配。碰撞事故车辆的维修不再是简单的汽车钣金敲敲打打,修复的质量也不是单靠肉眼去观察车辆的外观缝隙,修复人员不但要了解车身技术参数和外观尺寸,更要掌握车身材料的特性,受力的特性传递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等,在掌握这些知识点基础上,维修人员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精准的车身三维测量,以及判断车身直接的间接的受损变形情况,制定出完整的车身修复方案,配合正确的车身修复方案,将车身各关键点恢恢复到原有位置。  相似文献   

7.
车身测量,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去获取车身某些控制点、工艺孔的数值,并与原始的车身标准数值进行比较的一种检查方式。它在事故汽车修复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和确保最终维修质量的有力保证。车身测量一般可以分为尺寸比较法和目测法两种。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八、三维测量目测法可以大致判断出车辆的损伤程度及范围,两维测量可以测量出控制点的长度、宽度值,而高度数值只能通过三维测量才能进行精确的诊断。车身测量工作对于成功的修复损伤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精确的三维测量,才能确保一些大、中型事故车的修理质量。在传统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些有经验的车身维修技师,首先通过钢卷尺、简易测量尺获得车身控制点的长度、宽度,然后根据钣金件的间隙是否均匀、车身线是否平齐、车门开关时的感觉等一系列外部表现特征,可以大致诊断出车身立柱、底盘等相对于车身的高低情况。对于车身前部位置的高低,可以在长度和对角线比较法的基础上,测量两侧前立柱上部的工艺孔分别与车身前部的距离(图94),通过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9.
测量工作是顺利完成各种车身修复所必须的程序之一,是事故车辆修复中最重要的环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车身修复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车身测量往往对钣金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维修经验、测量设备等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我们目前面对的客观现实是各维修企业的钣金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理论知识差,不能把维修经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车身测量时,由于概念模糊、认识误区、操作方法错误、设备质量差、  相似文献   

10.
详细阐述客车车身常规修理的意义,客车车身的修复方法、修复规范和客车车身钣金件损伤修复的主要内容;总结出客车车身钣金件修复方法以及车身修复补漆和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金守玲 《汽车维修》2012,(11):20-21
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身板件受到外力撞击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若损伤较轻可以用美容修复的方法来解决。若损伤较重产生大的凹坑且漆膜受损用美容修复的方法就很难解决,而传统的维修工艺用钣金锤配合垫铁进行敲击或者制作特殊工具,使用的工时长且难保证效果。这里介绍一种较实用的维修方法利用介子焊机配合整形架进行维修的新方法,不仅可以起到完美的修复效果而且节约工时,减少板件在维修过程中因维修不当造成板件局部扩张而影响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部一辆斯太尔翻斗车,因发动机烧瓦抱轴,造成曲轴第二、三道主轴磨损超过使用极限,其它轴颈可以光磨到下一级大修尺寸.若整根曲轴报废换新轴,价格太高,造成浪费.所以我们采用对第二、三道轴颈进行刷镀,然后光磨曲轴的工艺进行修复,效果较好,既节省了修理费用,又缩短了维修时间.具体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的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可避免的是,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导致车身钣金件、大梁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这就需要对变形的部分进行整形修复。1汽车车身钣金修复现状目前,车身钣金修复行业内还没有比较实用的钣金件固定装置,市场上多数使用的是“固定型支架”类固定装置(图1),这类固定装置是从喷漆房使用的钣金喷漆固定架延伸而来的,从实用性、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上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红建  邱少波  林逸  张君媛  刘静岩 《汽车工程》2003,25(3):303-306,302
利用有限元方法,结合零件的造型、约束、受力和模态等特点,对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进行了拓扑分析和设计。利用激光模态分析仪对实物进行了模态测量,分析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可以用于复杂钣金件的设计,并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和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一、杠杆内支撑修复方式杠杆内支撑凹陷修复技术是手工技艺加专用工具统一协同配合的技术,是可以充分体现"工匠"精神、长期传承的汽车维修技术。通常情况下,车身修复人员根据因外界力量撞击而形成的凹陷,利用传统的修复技术,并借助于钢板外形修复机在比较短时  相似文献   

16.
<正>《接2013年第5期)4.钣金件修理与更换原则损伤评估时,应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并参阅生产厂家的维修手册,以决定车身钣金件的维修方式。(1)结构件修理与更换原则结构件修理与更换原则如下。①弯曲与折损。美国碰撞修理行业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结构件弯曲变形应该修理,折损变形应该更换。弯曲变形是指损伤部位与非损伤部位的变形过渡圆滑、连续,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到原状,并且不会留下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车身生产及修理过程中,车身总成、分总成和车身上的每一个覆盖件都有其固定的坐标位置,所有的数据都在新车设计初始就已确定。车身体积庞大且形状复杂,三维测量技术可以比较直观地对车身整体或局部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汽车设计、制造、维修过程中。在维修过程中,三维测量可以很好地为修理提供精确参考。一、认识三维测量要进行车身修复三维测量技术的探讨,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以下几点:1.车身测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市场目前的车身修复工艺在中国,对损坏车辆进行维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本身的价格。目前,国内大多数车的价值在25万元以下,它们在进行维修时大多采用廉价材料和非认证、非专业的技术进行快速维修。例如车身钣金件的维修,新钣件几乎都是焊接或者铆接到车身上。25~35万元的车辆一般会接受相对专业的维修服务,但多数还是按照传统焊接、铆接的维修方式。而价值35万元以上的车,通常会使用汽车原厂指定的最新维修技术和维修材料来进行更好、更专业的维修。  相似文献   

19.
汽车桥间差速器常见故障是十字轴和行星齿轮内孔严重粘着磨损,造成桥间差速器传动失效。差速器的修复一定要满足必要的工艺技术条件。我们从一例进口的CXE187十五吨载货汽车桥间差速器的修复工艺实践中总结出了汽车桥间差速器修复的工艺要点。 1.十字轴的修复与检验 十字轴与行星齿轮配合表面由粘着磨损造成严重抓粘、烧伤的划痕,使配合失效。为恢复配合部位尺寸,我们采用了火焰喷焊法修复。喷焊前十字轴要认真清洗,用砂轮去掉磨损部位的氧化层和疲劳层,用水玻璃涂抹  相似文献   

20.
前纵梁是承载式车身的重要构件,在车辆正面碰撞事故中担负主要的吸能作用。汽车前纵梁碰撞损坏修复是事故车修复中很重要的维修工艺,常需要维修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车身修复人员要保证车辆修复后不但能恢复外观的基本形状和尺寸,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原车身的安全特性和抗碰撞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