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运用应变能密度方法对黄土滑坡进行临滑预报,通过假定黄土为近似弹性体,以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最大抗剪强度与临滑时最大应变的乘积作为最大应变能密度。同时以实际观测的位移-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回归法拟合出应变-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并得出应变能-时间的表达式。用应变能密度法对黄茨滑坡进行了临滑预报,并与滑坡的实际发生时间作了对比,两者非常接近。应用应变能密度法可对黄土滑坡进行较为准确的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逻辑回归评价模型,对汶川县和芦山县公路周边8 km范围的地震滑坡开展易发性区划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触发机理出发,参考现场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现有的研究成果,选取包括高程、坡度、坡位、坡向、曲率、微地貌、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震峰值加速度(PGA)、距离道路距离、年平均降雨量在内的13个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然后,以汶川县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10组样本在R软件中的训练,建立逻辑回归评价模型;最后,应用上述建立的模型,在ARCGIS平台下将汶川县公路沿线地震滑坡的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级别。为了进一步检验所建立评价模型的稳定性,将上述模型仿真到芦山县公路沿线,形成芦山县公路沿线地震滑坡易发性区划图。通过2个研究区域的ROC曲线,可以得到AUC值分别为0.912和0.783。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滑坡分布吻合度较高,建立的评价模型稳定性较好,可以推广用于地形、地质环境相似山区公路沿线地震滑坡易发性区划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川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滑坡整治工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地质环境基础,并受到坡脚开挖、降雨等外在因素的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为蠕滑-拉裂。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滑坡推力大小,并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抗滑支挡+排水工程治理方案,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高速公路沿线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研究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和气象水文等条件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内64处黄土滑坡分为4类,即黄土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黄土顺层滑坡和黄土切层滑坡。研究表明,山西高速公路沿线的黄土滑坡大多分布在活动性大的断裂构造带上;滑坡区地震活动较强烈,降水量较大,工程开挖较大。  相似文献   

5.
郭礼波  胡修文  吴银亮  邓劲松 《公路工程》2010,35(3):129-131,148
路堑边坡的开挖往往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变形破坏甚至滑坡。论文以巫奉高速k54+100滑坡为例,对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出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为值,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对路堑滑坡滑带参数进行反算,并对滑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地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某古滑坡进行在地震影响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得出该古滑坡在地震作用下滑坡体的应力及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该古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谢庆勇 《路基工程》2012,(1):135-137
以山西省吕梁机场黄土边坡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导致黄土边坡发生滑坡的影响因素,确定黄土地区机场高边坡的敏感性因素,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利用理正边坡计算软件,采用简化Bishop法对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安全系数的计算,得到了这些敏感性因素对黄土边坡的影响显著性,所得结果对机场黄土边坡失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9)
伊犁谷地是新疆地区黄土滑坡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山区公路建设和运营影响较大。由于其独特的黄土沉积环境和湿润气候背景,黄土滑坡形成条件和成灾机制有别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显著,但当前缺少针对性的研究和系统性的认识。文中选取新疆伊犁S316公路沿线发育的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地质勘探、区域地质调绘、气象资料分析等,认为公路沿线黄土滑坡是独特黄土地貌演变过程中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和暴发频率高等特点,其变形破坏过程概况为:张裂—蠕动—滑移模式,破坏方式为后缘张裂与单一平面滑动;公路沿线黄土滑坡具有显著的斜坡地形和季节性分布规律,其形成受控于特殊气候、地层、地形、地震和人类活动等,特殊组构黄土是滑坡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春夏季融水和暴雨的耦合是控制黄土滑坡大量发育的第一诱发要素;基于滑坡灾害规模和危害程度分类,提出公路沿线典型黄土滑坡的处置方案和治理对策。研究成果可为S316公路建设中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依据,对区域类似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土的毛细上升现象会导致路基土干湿状态发生变化,使路基的强度降低或失稳,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的毛细上升速率与最大高度,得到改进的预测毛细上升速率的经验公式及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规律及区间,对减轻路基地质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使用竖管法测得了3组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基于Green-Ampt非饱和入渗原理,改进了预测毛细上升速率的Terzaghi公式,使其预测效果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黄土毛细上升数据论证了Terzaghi公式和Lu公式对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毛细上升速率估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黄土干密度在1.59~1.77 g/cm~3区间时,改进的Terzaghi公式预测值更为准确,而当干密度继续增加,达到1.83 g/cm3时,Lu公式更为适用。另外,用15组数据对毛细最大上升高度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细最大上升高度与干密度之间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近似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将重塑黄土划分出优势干密度区间和劣势干密度区间,以更好地表征黄土毛细上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区公路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超  李曙平  李群 《公路工程》2009,34(3):143-146
滑坡是地震灾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通过对四川绵阳S105线地震滑坡的调查,分析4种典型滑坡的破坏特点,滑坡体均由松散的土体、碎石土组成,震动导致坡体结构疏松,内聚力降低,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地震诱发滑坡的机理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滑坡有较大区别,常规的支挡措施难以起到加固作用,通过对比灾区未滑坡路段的分析,指出放缓边坡坡率、采用注浆加固能够减小这类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土液化是黄土地区的三大典型震害之一。针对海原大地震诱发的固原市石碑塬大规模低角度滑坡,基于室内饱和黄土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此处饱和黄土的一系列液化特征和其孔压与应变的增长发展规律,及其围压和所受动应力对孔压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黄土的液化应力比随动应力循环次数的增长逐渐减小,且饱和黄土一旦发生液化,其强度迅速丧失。动荷载作用下,击实试样的轴应变在2 %之前,孔压匀速增长,轴应变增长缓慢;轴应变达2 %以后,动应力开始有部分消减,轴应变开始加速增长,故2 %应变可视为击实试样液化的一个结构强度临界  相似文献   

12.
文建军  王雷 《路基工程》2015,(2):184-186
为了研究某黄土滑坡破坏的作用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滑体和滑床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滑坡体破坏与加载变化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总结了在这些复杂因素下滑坡体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随着滑体的变形及拉裂,滑坡体的应力有从上部集中到整体分散的规律,当加载到一定程度时,滑体与滑床在顶端出现拉裂,进而沿着接触面迅速分离,滑坡的变形也从滑体的局部变形转变到滑体的整体失稳。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工程经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乔鹏  邓辉  曾阳益 《路基工程》2015,(4):218-222
针对古水电站坝址的安全性,预测梅里石1号滑坡在极端工况下失稳引发的涌浪灾害,为此采用能量法和谢德格尔法计算滑坡体最大滑速,选取水科院经验公式法和潘家铮法并根据计算得出的最大滑速进行涌浪爬高计算,根据两种涌浪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计算结果,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在极端工况下发生滑动引发的涌浪灾害,不会对大坝安全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14.
刘廷伟  赵亮 《路基工程》2014,(3):215-220
以广河高速公路K66+250~+580滑坡地勘资料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对滑坡地质环境、滑动过程、滑动原因及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现场地貌形态的特征、滑坡变形形态、监测数据、结构面的配套等分析,推断出滑坡的滑动面,计算出滑坡典型断面剩余下滑力,并以此为依据对滑坡进行桩锚结合的综合治理,通过监测对滑坡病害分析及综合治理进行验证,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柳家凹滑坡为古滑坡复活型,滑动带位于黄土层与砾岩层中间的红色黏土层,由于路堑开挖扰动和地下水作用使滑带土性质弱化造成了滑坡的发生。取滑带土的原状土样试件和重塑土试件进行室内反复直剪试验,研究了大剪切位移条件下滑带土的强度衰减特性,获得了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指标。对试验土试件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进行统计,结果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远小于其峰值强度,cr约为cf的0.4倍,φr约为φf的0.7倍。  相似文献   

16.
煤系地层易发生人工滑坡,其具有地形缓、滑动面长、下滑力大的特殊性,然而,这种人工滑坡一般都难以处治。针对贵州省晴兴高速公路地久互通滑坡,分析其地质岩性与滑坡机理,进行下滑力计算,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双排桩支挡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位移监测提出了滑坡滑动方向的判别方法,利用坐标转轴公式推导独立坐标系下测点滑动方向转化为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并依托湖南省邵坪高速公路某段右侧路堑边坡滑动治理案例,对该判别方法进行了验证。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精确地判定主滑方向,对支挡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斜交工程滑坡的滑动方向,一般介于坡向与岩体结构面倾向之间,边坡主滑方向更靠近于节理倾向,后缘牵引滑动区更靠近于坡向。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土坡重力侵蚀破坏的主要形式,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土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圆弧条分法。但对大量黄土滑坡的观测表明,其滑动面并不是圆弧,一般是后壁陡直,下部接近圆弧,总体形状呈“L”形。因此采用经典的圆弧法计算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是不准确的。根据Mohr-Coulomb强度理论计算出黄土滑坡后缘拉裂的深度,自拉裂底部至坡脚处假定为圆弧滑动面,在此前提下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笔者曾提出了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一种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推导出了用圆弧法求解稳定系数的解析式。将黄土边坡具有后缘拉裂这一特点,应用于该解析方法中,进一步推导出用于黄土滑坡侵蚀稳定性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泾河南岸一黄土高边坡滑动前地形断面观测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试,计算得出其潜在滑动面,再与其滑动后实测滑动面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一般的圆弧法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K153(翁源段)路堑滑坡成因分析,得出滑坡是基于路堑开挖、水库水位补给、滑带土高液限性、岩层顺倾等因素诱发古滑坡局部复活的结论。运用GEO-Studio边坡稳定性模块SLOPE/W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锚索框架梁辅以排水措施治理滑坡,通过2个雨季的考验,证明该治理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