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某高填方边坡支护结构进行地面变形监测,分析了两个区段不同支护方案各自的变形特征、失稳模式及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对顺坡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变形的分析,得到滑坡体失稳的空间变形方式,并对监测数据、气象资料、现场勘查资料作分析,得出滑坡体滑塌与降雨、区域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还对未滑塌区段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判断其稳定性。最后对二区段锚杆挡墙滑塌区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对三区段浆砌片石挡墙破坏区采用三排微型桩进行加固,指出锚杆挡墙的整体稳定性和两种支护方式连接处整体性在高填方边坡支护方案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都江堰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与模拟计算,对该斜坡在持续降雨条件下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改变坡体的物理参数来模拟持续降雨条件,计算时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通过位移监测与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持续降雨,斜坡稳定性不断降低,最终达到不稳定状态,应进行加固处理,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状况,减小工后沉降,保证施工期、运营期的稳定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选取重庆江北机场南侧工程区高填方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实际施工加载过程,并对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最大处位于坡顶附近,并随高度减小而减小;水平位移最大处位于边坡腰部,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总的来说,高填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顶部沉降及腰部鼓出,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水利学会岩土物理模拟试验专委组织的离心模拟平行试验,进行了砂土边坡稳定性离心模似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福建标准砂,研究不同边坡倾角和含水率对砂性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和试验后边坡含水率的变化.试验设置了三组不同坡角和含水率的试验来进行对比,验证了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坡角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非饱和土的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理论,探讨了砂性土边坡稳定性与含水率的关系,并得出了试验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就高填方边坡在地震中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控制指标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揭示地震荷载中高填方边坡破坏机理,建立地震中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并对雅安地震中成雅高速公路填土高度达到25m的K43+450~K43+720段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以非饱和渗流理论为基础,以广西某变电站填土边坡为工程实例,运用岩土体渗流有限元及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分别对该填土边坡在不同时刻下的孔隙水压力分布状况、渗流路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主要通过改变土体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率以及基质吸力,从而对边坡产生影响,随降雨入渗时间增大,边坡最危险滑面有下移趋势,安全系数逐渐下降。其中,在降雨48小时至72小时时间段内,填土边坡稳定性下降最为显著。如遇连续降雨情况,该填土边坡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5)
在西南山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由于山地起伏的地势,势必会遇到高填方边坡,而在高填方边坡的变形监测中,边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是监测填筑体内部变形情况的重要手段。测斜仪是监测高填方边坡深部位移的快捷、精确的仪器设备。文章介绍了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的主要破坏方式、产生深部位移的主要机理及滑动式测斜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六盘水月照机场高填方边坡对测斜仪的应用表明,测斜仪可以表征高填方边坡不同深度处的变形位移情况,并且通过布设深部位移监测剖面可以反映高填方边坡潜在的滑面及滑面的贯通性,对判断机场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云 《华东公路》2004,(5):85-88
介绍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方法,通过底摩擦试验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演变过程,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寻求得当的边坡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堆积层滑坡野外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降雨入渗诱发堆积层滑坡的失稳机理有较深的了解,以及研究边坡性状随时间变化的一些重要特性,选取上瑞高速公路贵州段K 85 650~K 85 690典型堆积层边坡进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和原位综合监测。该试验采用了全站仪、测斜仪、含水量计、土压力盒、蒸发皿、降雨计及自制野外人工降雨装置等一系列仪器。通过对边坡土体中的水分、孔隙水压力、应力状态、土体的变形以及地表位移的监测,分析降雨在堆积层边坡的入渗规律,探求边坡中岩土与水相互作用的机理。详细介绍了该试验方案设计及监测仪器的安装。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4)
降雨是引起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对于系统锚杆支护的边坡,系统锚杆可以加固边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为了研究在易降大雨的地区,仅依靠系统锚杆进行边坡加固是否安全的问题,基于瑞典条分法基本原理,通过公式法和数值法进行验证,对有无系统锚杆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大,仅依靠系统锚杆提高边坡稳定性的能力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这一结果。因此,在易发生大雨或暴雨的地区,仅施加系统锚杆进行加固边坡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持续降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会在土质边坡表层形成一层暂态饱和区,暂态饱和区的范围会随着降雨历时和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Geostudio 2012数值模拟中,表现为均质土坡在表层出现的湿润峰随着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向坡体深部扩展,在相同条件下,湿润峰在坡体平缓部位扩展深度大,而在坡体陡峭处扩展深度小,导致湿润峰将坡体划分为上部暂态饱和区与下部非饱和区两部分。相同原状土体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和减小而相应增大和减小,致使湿润峰上部暂态饱和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边坡稳定性系数随降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均质土坡时,必须考虑天然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做好截水及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高边坡开挖支护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正国 《路基工程》2010,(3):136-138
介绍了膨胀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分析了膨胀土高边坡变形破坏型式主要为局部破坏和大规模整体性破坏,其治理措施选择在坡脚及坡体中部采用两级桩间挡土墙加固。应用FLAC3D软件模拟了降雨对膨胀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强调膨胀土高边坡施工必须做好防排水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相似文献   

13.
曾臻  冯胜 《路基工程》2020,(3):217-221
为了准确分析郊纳镇#2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方案,定性分析了其变形影响因素和失稳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及Geo-slope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2边坡的影响因素有:岩土类型,填料特性、填筑工艺、地形地貌、降雨及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稳定性计算为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饱和状态下不稳定,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支护方案为在坡脚设置抗滑桩支挡,结合截、排水措施,坡面按一定坡率修整并分层压实、分级设置格构骨架护坡。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降雨入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间的耦合作用,依据强度折减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降雨、路基几何形状及路基土物理性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减小;长时小雨造成的路基沉降较大,边坡容易失稳;路基边坡越陡,路基变形位移较小,但边坡稳定性较低;路基土渗透系数越大,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边坡施工期的变形监测是实现边坡安全监控、预防边坡失稳的重要手段.现依托杭绍台高速公路K157岩质高边坡的工程实践,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的测试原理与数据采集方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边坡的施工期进行监测,获得边坡不同阶段的变形规律,与GNSS监测进行对比,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其成功应用表明,这是一种科...  相似文献   

16.
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试验段工程为例对岩溶洼地填筑体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对岩溶洼地地基土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填筑体的沉降量及边坡位移量;填筑体沉降量随着填筑体厚度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依托某机场高填方边坡滑移变形工程实例,在原位监测失效的情况下着重分析边坡失稳滑移发展过程数据,辅助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手段,综合预测边坡整体稳定性,提出表层和深部位移监测预警值,指导滑移过程治理措施设计。通过分析研究成果,为机场工程边坡滑移历史和判断稳定趋势提供有益探索,为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提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一高填方路段斜坡为研究对象,以非饱和渗流理论为基础,根据当地实际的降雨情况和雨型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边坡的渗流情况和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斜坡设计较为合理,排水泄水能力较强,在该地小到中型的连阴雨特点的情况下,斜坡稳定性变化不大;随降雨入渗开始,斜坡稳定性下降速率随降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降雨停止时达到最低,说明坡体本身排水泄水能力较强,降雨的滞后性体现不明显;降雨停止后,斜坡稳定性开始缓慢恢复,但其恢复速率远小于降雨时下降的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