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2001,(1):81-81
2000年我国原油产量1.6亿t,汽油产量4134.7万t,86.0%的汽油为汽车所用;柴油产量7079.6万t,随着部分中、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东风柴油车、五十铃N系列柴油客车比例的增大,汽车柴油消耗量逐步增加,2000年柴油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29.7%。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1999年,我国柴油 车的产量达到542082辆,占全年汽车总产量的29.6%。 随着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柴油发动机及 柴油车的产量持续增长。其中,大客车产量保持稳定,柴 油货车的产量迅猛增长。1995年,我国柴油货车的产量为 260600辆,到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462811辆, 市场占有率为61%,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从比例上看, 重型货车,也就是那些载重量在8t和8t以上的货车所占 份额最大,并将保持最强劲的增长势头。以一汽公司为 例,从1997年以来,其9t和10t货车的产量每年均比前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圳市车流量信息摄录及数据核实,获得深圳市柴油车的基本结构组成,货运车辆在柴油车中所占比例达到了81.5%,是深圳市PM与NOx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通过使用OBS2200与ELPI进行实际道路情况下的车载测试,得到了深圳市主要类型柴油车PM的排放因子:其中轻型货车1.4691g/km、货柜车4.1756g/km、重型货车2.3818g/km、客运车辆1.6954g/km;以及NOx排放因子:轻型货车4.44581g/km、货柜车8.4848g/km、重型货车10.7517g/km、客运车辆8.5656g/km。并由此计算出PM的年排放总量为39171.20t;NOx的年排放总量为120614.01t。统计结果表明,占柴油车总数6%的国Ⅰ货柜车产生了27%的PM排放。深圳市20%的高污染柴油车的PM与NOx排放量超过所有柴油车的PM与NOx排放量的70%。  相似文献   

4.
最近走访了一些汽车修理厂和用户,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柴油车配件奇缺,经常发生停车待料。据了解,截至1985年6月,湖南省柴油载重车保有量1万6千多辆,占载重车总数的19%,其中解放和南京柴油车占柴油车总数的60%以上。南京柴油车(包括汽油机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因此受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全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占比由26%上升到31%,其中柴油货车的排放分担率过半。以2016年统计为例,全国柴油车(其中货车约占85%)总数为1 878万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6.4%,但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67.3万t,占比高达63.6%,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更是占到机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12,(4):17-17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进口保持增长。据行业快报统计(下同),一季度生产原油5003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原油6655万吨,增长3.4%。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一季度,原油加工量10491万吨,同比增长2.2%。成品油产量6438万吨,增长4.4%,其中汽油1999万吨、柴油3938万吨,分别增长6.2%和2.1%。  相似文献   

7.
杨树 《汽车情报》2006,(14):14-14
微型货车,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0L以下的商用汽车。2005年,国产微型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占全部国产汽车销量的1/6以上,2005年微型货车销售超过22万辆,增长率为13.08%。预计2006年,微型货车增长率可能达到15%,而总销量将达到12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8.
李志毅 《北京汽车》1997,(1):17-18,32
据统计,我国汽油的消耗量与生产量1985年的比例为90.2:100,而柴油的消耗量与征税量1985年的比例为10.9:100。根据油料供给的状况,应考虑加大车用柴油要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现在社会汽车保有量中,柴油车比例不断扩大。根据对本地的初步调查,岳阳市所辖六县一市范围内,已有各种柴油车1600多辆,约占车数的20%。而柴油车中,495Q型又占绝大多数。农村运输专业户的柴油车为数更多。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这与当前汽油十分紧缺,柴油比汽油好买,且价格比汽油低,经济性能好有关。  相似文献   

10.
1.交通能源利用效率低,严重影响国家石油安全 交通能源几乎全部使用石油燃料,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耗在运输部门,其中美国接近70%。我国目前交通能源消费柴油产量的63%以上,汽油产量的92%以上,考虑摩托车、农用车后的汽车当量单车年平均油耗也在1.5t以上,大大高于日本(单车年平均油耗1t左右)、欧洲(单车年平均油耗l~1.3t)。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0-40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很快,1999年末已达1452.9万辆.比1990年增长163.5%,年均递增11.1%:与1990年相比,载客汽车(含轿车及客车)的保有量增长356.4%,普通载货车增长86.2%,专用载货车、专用年及特种车增长81.7%.客车增长最快:此外,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1990年占总保有量的14.8%,1999年占36.7%,1999年比1990年私人汽车所占比重增长2.48倍。至1999年末,我国汽车普及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2001,(1):37-37
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成效显,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汽车产量呈现较快增长。全年共生产汽车207737l辆,比1999年增长13.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重型载货汽车,产量达81324辆,同比增长74.2%,其占全国汽车产量的比例由1999年的3%增加到4%;其次是轻型客车,产量为256144辆,同比增长43.6%。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1至2015年,全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占比由26%上升到31%,其中柴油货车的排放分担率过半。以2016年为例,全国柴油车(其中货车约占85%)总数为1?878万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6.4%,但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67.3万吨,占比高达63.6%,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更是占到机动车排放的99%以上。按照相关部委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排放标准。此前,重型柴油车已于2017年7月1日完成切换,这就意味着自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所有销售的柴油车均为国五排放标准,"蓝天保卫战"全面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中型车市场过去一直是汽车车一统天下的历史状况、影响柴油车市场销售的几个因素、以及进入90年代柴油车突然走俏的原因。在信函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到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后,预测出中型车柴油化趋势势不可挡,预计到2000年,在中型车市场需求中柴油车将占80%的比例,而到2005年,中型车市场需求将全部为柴油车。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轻型汽车的用途分析,吨位构成,使用关系,需求心理入手,揭示我国轻型汽车的需求现状,预测1998年前后,我国轻型汽车当中,1,2,3t级轻型车净分别占28.6%,48.5%和22.9%;轻型客,货车将分别占40.5%和59.5%,而轻型汽,柴油车仍将保持在58.7%和41.3%,到1998年,我国轻型车的需求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5.2%,这将为不断扩大轻型车的需求比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J.D.Power-LMC的预测,到2015年,柴油轿车和轻型货车的销量将占全球轻型车销量的28%。J.D.Power-LMC对2003年全球柴油轻型车销量的预测是1250万辆,到2015年时该数字预计可达2700万辆。 柴油车的全球增长60%来自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欧洲柴油汽车迅速增长.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欧洲.而且也体现在全世界。几个月以前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全世界轻型柴油汽车的销量到2015年将从2004年的1250万辆增加到2700万辆.其中60%是在欧洲以外的汽车市场销售.主要的增长来自北美洲.轻型货车和轿车的销售比例在未来的12年中将从目前的4.5%提高到16%。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拥有200多万辆各型汽车。汽油、柴油消耗量,约占全国消耗量的40%。其中许多车型技术性能落后,对这些车型的发动机进行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节约汽车用油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贯彻执行国  相似文献   

19.
刘雨亭 《汽车情报》2007,(12):31-31
2006年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在以皮卡为轻型载货汽车的美国商用车市场上,销售装载3.5t级ELF轻型载货汽车3.2~3.3万辆,其中,向美国输出的柴油车为整车成品车,另0.6~0.7万辆汽油车利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在维斯康星州捷恩兹必尔的工厂组装,同时美国对装载2~2.5t级轻型载货汽车也有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唐洋 《时代汽车》2006,(4):66-66
此前业内议论纷纷的国产圣达菲之谜,终于有了说法。近日,据接近华泰现代高层的相关人士透露,华泰现代生产的圣达菲将为最新的06款,车型主要包括1.9升柴油及2.7升汽油两类。其中生产重点还是以1.9升柴油车为主。延续2005年柴油车销售旺势,以及市场对柴油车的接受度提高。预计国产圣达菲将在国内形成新的销售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