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海》2006,(6):I0004-I0004,F0003
满载着友谊、信任和祝福,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帆船于10月28日驶离上海港。在上海靠泊的60天中,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竞相访问“哥德堡”号,争睹雄姿,重温航海史上的佳话。对航海的幢憬、对历史的情思,飘荡在“哥德堡”号的桅杆、绳索间,萦绕在船舱、展览中……  相似文献   

2.
满载着友谊、信任和尊重,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于2006年8月29日扬帆驶入上海吴淞口。“哥德堡”号的前身在1743-1745年间进行了三次中国之行,开展中端海上贸易。今年是上海市和哥德堡市结为姐妹城市20周年。当日下午,“哥德堡”号在海事巡逻艇的引领下,鸣礼炮驶入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水域。上海市市长韩正和各界代表在新世纪的上海标志性海上门户,迎接中端友好使者。在吴淞口随船而至的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和卡尔·菲利普王子及贵宾,在欢腾的氛围中下船登岸。韩正市长、维多利亚公主、哥德堡市市长约翰松、“哥德堡”号船长皮特·…  相似文献   

3.
《航海》2006,(5):I0004-I0004,F0003
满载着友谊、信任和尊重,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于2006年8月29日扬帆驶入上海吴淞口。“哥德堡”号的前身在1745—1745年间进行了三次中国之行,开展中端海上贸易。今年是上海市和哥德堡市结为姐妹城市20周年。  相似文献   

4.
《航海》2007,(5):46-47
2006年八九月间,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不远万里,访问中国,成为中瑞航海交往史上的佳话。当年8月29日,"哥德堡"号仿古帆船驰帆上海港,引起轰动。在"哥德堡"号仿古帆船访华一周年之际,本刊刊登徐冶敏先生收藏的专题邮品,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5.
●相关背景:250多年前,瑞典先后有37条商船到中国进行贸易。“哥德堡”号在当时是一艘大型的货运商船,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满载着来自中国的商品,经过整整30个月的航行,驶回自己的家乡之港哥德堡。但是,不幸的是企盼已久的归家之旅却在转瞬间化为悲剧——“哥德堡”号在  相似文献   

6.
《游艇业》2008,(4):26-26
7月22日,继2006年的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之后,又一艘大型高桅帆船——俄罗斯的“帕拉丁”号昨晚驶抵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开始为期四天的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7.
姚莉莉  刘歆  曹子琛 《水上消防》2006,(5):F0003-F0003
2006年8月29日,作为中瑞两国友好使者的瑞典“哥德堡”号仿古木制帆船在经历了10个月的艰苦航行后,终于抵达了其此次环球航行的终点站——上海。  相似文献   

8.
冯济民 《航海》2008,(5):18-18
应邀参加在苏州太仓隆重举行的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的台湾“郑和1号”仿古帆船船’长徐海鹏闻讯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正在筹建,欣然赠送了由他及船员签名的“郑和1号”特制T恤和4幅该船彩色图片,表达了台胞对中海博的关注和祝福.  相似文献   

9.
罗斌 《航海》2014,(4):4-7
从蹒跚幼童到耄耋老人,从航海专家到英武士兵……闻讯赶来的市民与航海界各路代表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区域欢度“中国航海日”。享有“中华神盾”美誉的“郑州”号导弹驱逐舰和挂满旗的现代化“东海救101”轮迎候市民的检阅。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06,(2):F0002-F0002,1
266年前,“哥德堡”号劈波斩浪,沿着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把瑞典哥德堡和中国广州这两座东西方繁华的港口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1738年,堪称18世纪最大木帆船的“哥德堡”号建成下水。船体长40.9米,包括牙樯在内的总长度是58.5米,水面高度47米,18  相似文献   

11.
朱慧芳 《航海》2006,(5):5-7,42
“哥德堡”号以黄浦江和东方明珠作为背景!这一幕在我看来真是太美妙、太兴奋了!2006年2月底至5月中旬,我跟随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航行了她“中国之旅”中最长的一段——南非到澳大利亚。我们停靠了两个国家、3个城市,分别是南非的开普敦(Cape Town)、伊丽莎白港(Port Eli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航海日”大会在上海召开今年的7月11日,是我国第二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2006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发来《贺信》。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和中共上海  相似文献   

13.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年6月22日正当瑞典“哥德堡号”迎着太阳,劈波斩浪,直奔广州之际,广州市人民政府成功地主办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它是瑞典“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令人瞩目。而今天,我们在岸榕婆娑、风景秀丽的  相似文献   

14.
梁富伟 《航海》2006,(5):F0002-F0002,1
2006年7月11日,全国所有悬挂五星红旗的船舶鸣笛一分钟、共庆第二届中国“航海日”,弘扬中国航海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豪情壮志。节庆大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发来贺信。交通部部长李蛊霖为中国“航海日”永久性标志揭幕,并与上海市市长韩正共同为“中国航海博物馆”揭牌。韩正在致辞中强调,上海力争到2010年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成为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向我国现代航海及海洋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0位船长颁发“郑和航海贡献奖”。本刊记者梁富…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7,(4)
正从7月7日起,来自四面八方,乘坐上海轨交12号线的人们会有幸搭上一列"航海"号,列车运行一个月。这是2017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中"航海文化进地铁"项目之一。上海市航海学会承接了科普知识题库和列车门贴图案的设计工作。"航海"号列车通过乘客拉手、门贴等载体,设置趣味航海知识问答,传播航海科普知识,宣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年成果。基于知识题库,"上海航运"  相似文献   

16.
郑明 《船舶工程》2006,28(2):I0005-I0007
2005年6月,《船舶工程》编辑部特邀原海军装备部部长郑明将军撰写了“郑和宝船复原考析”一文。本期发表他的“‘哥德堡号’古船考察归来”,作为系列研究奉献给读者。2006年,我们将在上海迎来这艘西方仿古帆船,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令人期待的海上盛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无锡举行。来自交通部、地质部、水电部、海军等系统的八十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部分救捞界老前辈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彭德清同志、交通部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向大会发了贺电。中国海洋学会、国家科委海洋组、海军司令部、上海市航海学会、江苏省航海学会分别向大会致了贺词;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也向大会祝贺并将由上海救捞局“德大”轮拖带的“勘探二号”就位于“平湖一井”所采的东海海底石油油样赠送给救助打捞专  相似文献   

18.
桑史良 《航海》2014,(4):3-3
2014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圆满结束了。“中国航海日”活动已经过了10个年头,上海市航海学会作为历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的承办单位,我们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9.
王致诚 《航海》2008,(3):37-38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的海事事故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相似文献   

20.
旧时,有句俚语“行船走马三分命”。我之所以青年时选择航海这行业,是由于家贫并响应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振兴实业、科学航海、新式渔捞;力挽法权、培养专才。一九三五年夏季我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修完学科,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在集美第3号拖网渔轮上任练习生。这艘渔轮是当时中国最新型的拖网渔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