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以往救生设备中没有救助艇的提法,这种艇是在“SOLAS”1974年公约的1988年修正案上提出的。此修正案对它的作用规定为:救助艇系指为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而设计的艇。此修正案第三部分第26条上还规定所有客船和货船都应至少配备一艘符合47条要求的救助艇,而对500总吨和500总吨以上的客船应在每舷至少配备一艘救助艇。所以从  相似文献   

2.
国内动态     
《珠江水运》2014,(19):46-47
首艘国产救助艇完成水上翻转试验9月23日,我国首艘高海况救助艇“海巡06117”在连云港港口水域成功完成了翻转试验。当天下午3时58分,装载吊车利用缆绳的拉力将救助艇成功吊装入水,缆绳将艇身拉至倾斜,6秒钟不到,救助艇就在原地完成了360°翻转。据了解,该型救助艇是根据海上人命救助需要而建造的专用救助艇,在船舶主龙骨安装配重铁,降低船舶重心,如遭遇恶劣海况翻沉。  相似文献   

3.
救助艇和救生筏共用吊机的使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根据SOLAS公约第III章第31.1.2条规定,在船尾配备自由降落救生艇的船舶,应在船身一侧配备救助艇和至少在一舷配备有降落装置的救生筏。为便于布置,救助艇和救生筏通常共用1台吊机(Crane),救助艇、吊机、救生筏呈直线设置(见图1),救助艇放置在吊机的前部(或后部),救生筏放置在吊机的后部(或前部)。吊机设有2个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挂钩(见图2),一个供救助艇使用,另  相似文献   

4.
沈刚  黄东行 《航海》2023,(1):70-73
救助艇在浅水、岛礁等区域救助作业中存在较大风险。本文中主要浅谈救助艇在浅滩、岛礁区水域的作业风险点,救助艇使用前中后,对安全风险进行预防预控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众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收放快速救助艇操作时造成海员伤害事故,78/95STCW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值班标准A部分修正案增加了船上快速救助艇下水和复原操作的附加培训要求,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刘昭青据IMO2007年PressBriefings53编译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实际船舶控制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救生艇及救助艇的收放电气控制方法.通过实用验证:该救生艇和救助艇电气控制设计满足救生艇和救助艇的功能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且具有安全、可靠、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船舶救助艇回收环索是在恶劣海况下回收救助艇的重要工具,公约对此早有规定。但在近期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船舶的船员对船舶救助艇配备的回收环索及悬挂索的使用不熟悉,甚至不知其为何物,船上也未将有关内容列入训练手册。梳理相关公约要求,介绍救助艇回收环索和悬挂索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供船公司和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盛继业 《航海》2013,(3):57-61
救助艇是救助基地海上履行"三大功能"的唯一船艇和重要手段,由于其救助待命在航运繁忙、沿海滩涂以及海洋渔业养殖区等恶劣环境区域,安全风险高于一般的海上航行和海洋工程作业,分析、预防消除救助艇在辖区救助、训练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对救助基地和救助艇员尤为重要。本文以"华英398"艇在洋口沿海海域历年来的救助训练实践为例,探讨、分析救助艇在救助训练中安全风险因素及预防预控,以此排除救助艇在救助训练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救助艇"救助安全、安全救助"。  相似文献   

9.
王在忠 《中国船检》2021,(2):96-100
在现场检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救生艇和救助艇的首缆、救助艇拖带用可浮索的配备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也不甚了解或理解较混乱.  相似文献   

10.
从一例船舶救助艇架故障及船员认知错误出发,介绍公约对船舶救助艇架蓄能器性能的规范要求,分析船舶救助艇架故障原因,提出类似船舶液压系统故障排查方法和设备管理对策.液压设备管理是船舶管理的薄弱点,船员应强化学习液压知识,补齐短板,做到熟能生巧,学会针对性的故障排查,规范液压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人救助艇的性能要求,重点介绍动力与控制系统选型过程和原因。该艇选择磷酸铁锂电池为电源,并采用全电力推进、远程无线遥控控制技术。该无人救助艇的应用,增添了海洋救助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介绍     
《船艇》2003,(12):56-57
江阴万国玻璃钢有限公司地处闻名的长江金三角月城镇,公司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公司拥有设计、制造玻璃钢救生/救助艇、高速救助艇的专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各类技术人员65名。公司生产设备先进,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2000标准,检测设备齐全,产品安全可靠。工艺先进,技术指标领先世界水准,品质追求完美,并建立了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 公司设计、制造的全封闭玻璃钢救生/救助艇、高速救助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近日,某货船在澳大利亚某锚地接受PSC检查时,因救助艇艇机存油量不足,被开出代号为99的缺陷,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提供材料证明救助艇艇机的存油量满足SOLAS公约最少要求,若不满足将被滞留。经过现场测量,救助艇油箱内的油量约为42 L,约占油箱容积的80%,船上未存放备用燃油。船员根据经验和习惯,认为救助艇油箱的燃油充足,从未考虑过存油是否达到SOLAS公约要求[1]。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高性能快速救助艇的船型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22日上午,伴随着汽笛声响,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新型救助艇"东海救321"轮正式列编,在黄浦江水域进行了首航。"东海救321"轮是为满足基地救助工作需求而专门设计的专业救助艇,艇长21.4米,宽6.7米,吃水1.38米,最大航速25节,抗风能力8级,最大救助能力40人。该艇可承担沿海20海里、覆盖救助基地50海里以内的海上人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海况下无人救援设备发展的需求,设计研发三体无人救助艇平台。根据水动力仿真结果和水池拖曳试验结果分析论证所设计三体船的耐波性和阻力性能并给出三体船的总布置图;设计无人驾驶巡航系统和救助系统;研制一艘基于"航行脑"的三体无人救助艇。设计研发成果表明:该三体无人救助艇具有优良水动力性能的船舶型线,其"航行脑"系统可实现智能控制平台、智能通信网关、智能自主航行系统和遇险人员救助装置的控制,利用冷热红外光电跟踪系统,能够实现对遇险人员的监测和救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属于临海国家,领海面积大且具有一定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因而海上利益不容小觑。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在海洋利益方面提高了一定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海洋利益装备的发展与维护作用逐渐突显出来,特别是救助艇是海上维权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海上巡逻任务与搜救任务的主要装备。尤其是在高海况的条件下,大型舰船救助艇收放装置是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将PLC技术应用于其中,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确保顺利回收救助艇,为我国海上任务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救助艇是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艇,是为海上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而设计的。1986年7月1日以后造的货船、客船要按规定配备此艇,我国内尚未有此类产品。为新造船配备需要,中船总公司704研究所研制和设计了7米救助艇,今年7月在宁波福明船厂试制成功。对该艇静负荷强度、稳性干舷测定、跌落、碰撞、水密、不沉性、乘员乘坐、救助落水人员、吊钩同步脱钩、五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当前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关于货船救助艇和可吊筏登乘与降放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对单臂吊蓄能器工作原理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国际航行货船救助艇和可吊筏共用单臂吊的公约符合性,以期为有关方在安装、管理和检查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鹏  杜鹏飞  程宣恺 《船舶工程》2021,43(5):35-38,52
20米级新型多功能救助艇用于沿海救助作业,其具备救助功能多、航速高、操纵性能优等特点.文章介绍了新型多功能救助艇的基本概况及研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从船舶主尺度、线型、主推进系统等方面展开研究,从船舶设计层面解决了该船所需的救助功能强、船舶性能高等难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