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轻轨交通(Urban Light Rail Traffic:LRT)作为城市中人与环境和谐、减轻环境负担以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型交通工具,是城市重要的交通系统。以在冲绳召开的国际LRT研讨会为契机,LRT得到了正确定位。文章介绍了LRT技术的变迁,并阐述了为解决LRT技术发展中的各种课题的5项自我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2.
1可行性研究。轻轨交通系统(LRT)纳入城市运输结构规划,取决于它本身的技术水平、运营条件(容许坡度、行车道允许宽度等)、所服务城市地区的楼房和建筑物分布密度、提供行车用地的条件和可能性、运输行车组织方案和停车场的配置等。在既有城市建筑格局条件下,选择LRT可行的行车路线,只是该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初始阶段,其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吕其康 《地铁与轻轨》1993,(4):37-45,48
在过去二十多年来,轻轨交通(LRT)系统技术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同时,人们社会意识的增长,对环境的关心,以及市区经济结构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对主要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进行新的关注。要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轻轨交通系统的优点,又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论述轻轨交通系统规划和设计中的一些关键的问题和考虑。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国外对公路交通橡胶轮胎磨损粉尘危害的研究,同时阐述了我国关于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引入橡胶轮胎磨损强度的定义,并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运动特性分别确定了其轮胎磨损强度值,制定了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量的计算公式。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对不同编组长度车辆的轮胎寿命期磨损粉尘量进行了估算,为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单轨(Monorail)的历史悠久,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0多年前,但是,直至20世纪才实现真正营业性运行,德国Eugen Langen设计的悬挂型单轨于1901年3月,在伍珀塔尔(Wuppertaler)开业,一直持续运行至今。其后,1952年瑞典AxelL.Wenner Gren发明了跨座型单轨,并被命名为ALWEG型单轨;1960年法国企业管理研究公司(SAFEGE)及与其有关的10家公司,在法国国有铁道和巴黎交通公司的协作下,共同开发研究了悬挂型单轨,并被命名为SAFEGE型单轨。文章分析了单轨交通系统中2种基本结构型式(跨座型、悬挂型)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在一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指出这种中等运量的交通系统,在中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成功运行的经验,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救援疏散方法进行分析。对几种主要的疏散方式进行疏散时间的计算分析,最后提出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区间紧急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型式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直线电机地铁、单轨、新交通系统、轻轨和低速常导磁悬浮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型式的特点:直线电机地铁的小断面和非粘着驱动;单轨交通系统用于高架线路和车辆使用橡胶轮胎;新交通系统具有自导向和无人驾驶功能;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列车乘降方便、适应城市中心区交通环境;低速常导磁悬浮交通系统相对低的噪声等。它们中的多数都可以选择大坡度、小半径曲线线路,可以作为大运量常规地铁的补充,正在受到世界各大城市的重视,用于通往卫星城、科技园区、大住宅区或旅游景点等支线线路。与常规地铁车辆相比,其基本结构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转向架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欧洲轻轨铁路的发展,以及轻轨车辆向标准化迈进的新动向,同时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城市建设的双制式交通系统,该系统的轻轨车辆用橡胶轮胎走行也可在专用轨道上走行.它兼备低成本、减少换乘和公铁两用等优点,对今后的城市规化和筹备轻轨建设均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有轨电车标准。正因如此,有轨电车的有关技术经常会采用不完全适用的轻轨电车线路(Light Rail Tramway,简为LRT)标准。随着城市发展,传统LRT的标准已无法满足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目前,欧盟基于CEN-ELEC GUIDE 26和M/486正在编写有轨电车标准,其主要参与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等。介绍了法国STRMTG有轨电车标准,结合2016年英国伦敦南部克罗伊登有轨电车事故案例,说明SIL(安全完整性等级)2车载超速防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重庆跨坐式独轨交通2号线运营经验,论述了跨坐式独轨交通系统的特点.从运能、道岔技术及成本、车辆国产化、运营成本及耗电量等方面对跨坐式独轨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局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