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常用高速公路桥梁检测方法信息零散化、覆盖不全、可追溯性差、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BIM与影像建模技术的桥梁检测新方法。在研究高速公路桥梁运维管养BIM模型特点、分类和编码规则基础之上,尝试建立了桥梁运维管养BIM模型数据库;为丰富BIM模型中的病害信息,采用影像建模技术,实现了既有桥梁的运维信息模型的快速重构和基于该模型的桥梁病害快速识别、测量与外观病害信息入库,为将BIM与影像建模技术有机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高效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维护和检测中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旧路旧桥质量检测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养护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技术,可为高速公路改建提供技术支持。文章通过连霍高速公路旧路旧桥质量检测,提出了对运营道路、桥梁、结构物主要质量缺陷的检测技术要求,通过检测对道路病害提出技术处理建议,为高速公路的维护和改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桥梁检测车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害问题,提出了应用桥梁检测车对桥梁病害进行检测的方法,并且对桥梁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现有技术状况,对该桥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病害及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可为桥梁的病害治理及维修加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道路交通和人员、货物运输等重要任务。桥梁表观病害的及时有效检测具有确保公共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及时排查风险等重大意义,有助于提高桥梁服役阶段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法逐渐成为了桥梁表观病害检测的新兴手段之一。首先,通过详细分析近年来该领域的多篇相关文献,综述了基于机器视觉法进行桥梁表观病害检测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平台研发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三维建图技术、病害定位技术和病害参数量化技术等。其次,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开展检测工作的流程,总结了基于机器视觉法进行桥梁表观病害的技术框架,并分析了其中各个流程之间的功能与联系。上述关键技术的综述与技术框架的总结可为研究者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根据现有研究在实施检测任务时自动化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法进行桥梁表观病害检测的智能化分级,包括人工检测辅助、病害定位检测、局部自动检测、整体自动检测、高度自动检测和完全自动检测6个等级。对比文献研究可知,现有研究虽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人工检测的阶段,但仍与完全自动检测具有一定的差距。该领域仍具有...  相似文献   

6.
某钢筋混凝土桥梁检测及病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松  禹智涛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1):115-116,126
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现有技术状况,对该桥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病害及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可为桥梁的病害治理及维修加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调查桥梁技术状况,科学分析病害发生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维护方案,对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按桥梁构造部位来分,例举了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主要形式,分析了由于汽车荷载的长期反复碾压,环境和交通事故的侵害,设计施工留下某些缺陷等原因对公路桥梁造成病害,提出了桥梁日常养护、定期检测、加固改造、治理超限运输等防治技术要点与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探索,不仅能够起到保证桥梁运行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作用,还能通过对桥梁病害的及早发现,规避因整顿大修、关闭交通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对桥梁工程检测中的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目的、内容、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内某大型桥梁检测工程实例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对甬台温高速公路三门至临海段运营桥梁的普查和重点检测,指出了目前该路段桥梁出现的主要病害,并分析了病害的成因,提出了桥梁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多种多样,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超重车辆屡禁不止,线路上桥梁耐久性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小型桥梁非预应力结构板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主要根据上海地区多条高速公路近三年来百余座桥梁的系统检测成果,归纳总结了高速公路各结构类型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等部位存在的常见病害特征,病害类型包括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破损露筋、支座脱空、铺装车辙等方面,并依据结构受力特点对各病害的成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给高速公路桥梁运营维护、检测等相关业内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