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与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电气化铁道》2006,(Z1):272-279
介绍了作为客运专线的高速铁路对接触线的技术要求,强调了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是主要努力方向.本文还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使用概况,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的技术途径和工艺方法,通过比较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接触线制造的上引连挤工艺方法;本文最后介绍了国内企业进行的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的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研制、试验情况.其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希望有志之士,为我国接触线产品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的介绍,阐述了上引连挤法工艺特点和铜合金接触线产品谱系化,并对上引连挤法高导电铜合金接触线进行运用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牵引用接触线(电车线)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析铜银接触线的成分均匀性和强度分布、平直度(小波浪)与工厂制线和架线、脆断与制造方法和内部缺陷、晶粒度与制造方法以及双沟形接触线的"沟角"精度与线夹等问题,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大量实验和现场检验指出,连铸—冷轧—拉制或连铸连轧—拉制法两种生产方法在国内外都适于生产铜银接触线,而且国产化的铜银接触线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随着电气化铁路进一步的提速,探讨了接触线的发展方向,其中有铜镁、铜锆铬和铜(或铜合金)包钢接触线。  相似文献   

4.
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接触线的应用实际出发,说明了研究铜合金接触线的必要性,依据金属强化理论及对产品技术、工艺性能的要求,提出了合金配方确定原则,通过剖析国外产品吸试验研究比选合理的合金配方,研究的系列配方产品可满足不同运用条件下对机电性能不同侧重的要求,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制的无焊接接头铜合金接触线主要机电性能明显优于纯铜接触线,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用于繁忙、重载、高速及一般电气化线路,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气化铁道用接触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生产技术总体上参差不齐,接触线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电气化列车运行技术的要求。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开发具有良好经济性、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新型接触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线上移动式接触焊施工技术及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首次采用的线上移动式接触焊施工技术.结合广州地铁2号线施工监理实践,对线上移动式接触焊工法和传统的临时基地固定式接触焊工法进行了方案比较和费用分析比较,指出线上移动式接触焊工法具有工效高、费用低、施工组织灵活等突出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同时对完善该工法的技术细节和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春 《电气化铁道》2006,(5):23-25,29
在考察总结国外高速接触网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运营维护技术、接触线使用寿命、经济性能、接触网零件制造要求等多方面论证了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我国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国情,推荐我国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宜采用简单链形悬挂方式.  相似文献   

8.
轮轨高速电报导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根据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接触线的生产现状,研讨了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可能性,在综合分析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矛盾,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强度、最大截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技术特性,国产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后,指出应研究开发镁铜合金、锡铜合金和铜包钢接触线。另外,对现有的银铜类合金接触线应改善它的平直度,以降低高线率,使质量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并建议及时组织机械和铁道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工件协调,做好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国产化统一和明确方向,以赶上京-沪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国产接触线的需要,加速高速、准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国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镉镍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烧结式镉镍蓄电池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蓄电池的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超高低温性能、安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等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目前国内城轨车辆配套使用的镉镍蓄电池均采用法国、德国等生产的蓄电池,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和交货周期长。国产镉镍蓄电池是替代它的理想产品。介绍了国产蓄电池组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主要技术特点。比较了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车辆上使用的国产、进口蓄电池的主要性能及电解液加液量等。结果表明,国产蓄电池稳定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要求,多数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的选择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主要介绍可供中、高速(140 ̄30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选择的银铜、银锡铜多元铜合金接触线及铝包钢接触线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在中、高速接触线的研究领域中,已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鉴于这三种接触线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为此提出在我国“九五”期间发展中、高速电气化铁路时应减少引进,优先采用国产铜合金及铝饮钢接触线的建议,以推动我国接触线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促  相似文献   

11.
铜镁合金接触线的引进与技术自主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铜镁合金接触线技术特性和使用情况,对秦沈试验段的铜镁合金接触线和京津城际铜镁合金接触线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引进后在运用和检测中发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引连挤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2.
高速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的合金化、生产工艺和应用,并从导电率、抗拉强度、耐磨性等技术特性对目前使用的铜合金接触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接触线材料以及未来新型接触线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2%IACS、延伸率为7.78%、拉断力为47.42kN。用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晶粒细小、均匀,其导电率、延伸率、拉断力等性能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电气化铁路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供电系统中直接影响列车安全及运行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接触线,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线制造技术成为高铁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在传统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先进的高强度接触线制造技术,可满足时速350km及以上高速铁路要求。  相似文献   

15.
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从无砟轨道板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及创新等方面介绍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的制造,从而为同类产品的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经验.研究结论:(1)使用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制造技术生产的轨道板精度高,适合应用于时速300 km及以上的高速铁路.该轨道板生产线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流水生产线,生产效率高,工序控制、产品质量主要靠设备来保证,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稳定;(2)模型是产品成型的重要工装,必须控制好模型的制造和安装质量;(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国内混凝土制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随着原材料的充分本地化和生产设备的国产化并结合技术再创新,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架空刚性接触悬挂的特点及其维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州地铁二号线是国内首条采用架空刚性接触悬挂技术的接触网,国外地铁已大量采用架空刚性接触悬挂,效果很好。架空刚性接触悬挂具有整体结构简单、锚段关节和线岔安装调试方便、弓网间的压力和接触线磨耗均匀、悬挂两端无需设置下锚张力补偿装置、没有断线之忧、施工安装和维修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另外架空刚性接触悬挂能很好地满足低净空隧道要求,适用于地下铁道。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两台共面线阵摄像机的三角法立体测量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接触线磨损测量技术的创新。2005年通过铁道部技术评审和验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系统软、硬件进行不断升级优化。具备了完整的接触线几何参数和磨耗检测功能。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开发了基于时速120km接触网作业车的第一代产品。基于时速160km客车车体接触网检测车的第二代产品和基于高速动检车的第三代产品。2011年起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子课题,研究应用拓展到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与承力索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研制的铝包钢接触线、铜合金承力索的优点及各项技术指标,并与国外相应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建议在有条件的线路上,将此接触线与承力索进行准高速和高速运行试验,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上海3号线明珠一期、1号线北延伸二期和2号线东延伸列车均采用ALSTOM与浦镇联合体联合制造的A型列车。概要叙述了上海轨道交通该类型列车的设计原则、主要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并着重对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列车监控技术等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TRAXX技术平台上,设计制造国际联运机车系列和未来的高速电动车组,是保证将来列车在欧洲各国铁路网无障碍运行的重要步骤。在这样的机车和动车上,采用符合欧洲统一技术运营标准的创新技术,包括牵引电传动系统、机车自动信号系统、转向架及机械装置部分等。车辆的构造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改装,满足运营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