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深线典型顺层边坡破坏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深高铁沿线分布有较多的顺层路堑边坡。以杭深线K1455+600~+855下行左侧顺层路堑边坡为例,采用地质调绘、病害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顺层堑坡的病害情况及其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处治对策,为运营期间高速铁路顺层路堑边坡的病害处治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查明某运营公路隧道路面开裂病害的成因及对其进行处治,通过采用路面钻孔和衬砌钻芯的方法对隧道病害段地层条件、病害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据此建立了隧底顺层滑移破坏模型,提出了软硬不均地层路面病害处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软硬不均分界线处的剪切应力超过抗剪强度导致的顺层滑移破坏,是造成本项目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故应以改善隧底条件、加强洞身结构作为隧道病害处治对策,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软硬岩不均匀地层运营隧道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仰拱隆起底鼓是高速公路隧道的常见病害,威胁到隧道的行车和衬砌结构安全,而针对车流量大的营运高速公路隧道,仰拱病害的处治会对交通带来较大影响。文中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干线上的隧道仰拱病害进行分析,结合交通组织方案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为营运高速公路隧道仰拱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典型病害,对洞口、洞门和衬砌等土建结构的典型病害进行了病害成因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处治措施,为同类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典型病害的分析与处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偏压、浅埋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初期支护破坏、二次衬砌开裂等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病害处治采用的回填反压、围岩注浆加固、结构抽换、裂缝嵌补等病害综合处治措施,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箭丰尾超大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开良 《公路》2011,(3):91-97
箭丰尾滑坡是较为罕见的超大型顺层基岩古滑坡病害,严重威胁坡脚国道与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首先介绍其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坡体结构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等地质基础条件;然后结合现场地质踏勘成果,对山体变形、边坡变形、路面变形和抗滑工程结构破坏等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分条分块的区划研究,同时采用试验,经验...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达上百座,其中多座隧道因地质、设计、施工等原因出现渗漏水病害,对隧道运营造成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处治措施。文中以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蛟岭隧道为例,对隧道渗漏病害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不同处治方案,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渗漏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临合高速公路王格尔塘1号隧道炭质板岩地层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和塌方的处治,通过对炭质板岩的地质特性、变形机理的研究,分析出炭质板岩变形、坍塌的原因,根据其地质特性和变形机理有针对性的提出处治措施,并结合处治措施和处治效果,对炭质板岩地层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分析广佛肇高速公路北岭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突水、突泥病害原因,总结病害处治技术要点,为隧道施工中的类似病害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偏压、浅埋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初期支护破坏、二次衬砌开裂等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病害处治采用的回填反压、围岩注浆加固、结构抽换、裂缝嵌补等病害综合处治措施,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地层时极易发生大变形、坍塌等安全事故的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分析了隧道开挖后初支背后围岩压力、拱顶沉降、支护结构内力及衬砌表观病害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得到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而阐明浅埋段大变形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处治策略,可为后续施工控制及同类工程的顺利修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结合工程实例,针对隧道常见的病害(如洞口病害、渗漏水和裂缝等)进行处治设计,从隧道病害处治方案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是影响高速公路整体性能与安全的关键,隧道工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病害产生。鉴于此,结合工程实际展开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研究,分析具体病害,采取适宜的处治关键技术。旨在预防或减少隧道产生的病害,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提高其服务功能与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当大跨度隧道穿越泥岩夹砂岩地层时,易产生由偏压问题导致的病害。为研究泥岩夹砂岩顺层隧道的偏压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郑万高铁重庆段小三峡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量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砂岩顺层倾角、间距及地下水等因素对大跨度顺层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均质泥岩地层,泥岩夹砂岩顺层大跨度隧道开挖后,隧道周边围岩位移及塑性区均呈现非对称性,顺层法线方向围岩位移大于顺层方向;2)顺层隧道的最不利倾角为45°,当砂岩顺层间距超过3m时,顺层对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逐渐减小;3)含有地下水的泥岩夹砂岩地层,隧道围岩位移、泥岩塑性区及砂岩顺层塑性区范围均有所增大,围岩稳定性降低,且会加剧顺层隧道的偏压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王萌伟  潘屹  李涛  寇宝文 《公路》2022,(5):264-266
以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天保至文山段(文麻段)大法郎隧道为例,根据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二次衬砌开裂情况,对变形和开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前后两次制定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有效控制了初支变形和二衬开裂现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隧道穿越软弱围岩、破碎带等段落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与处治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弘鹏  杨晓华  林永贵 《公路》2006,(6):197-202
针对新庄岭黄土公路隧道地表裂缝和衬砌开裂的病害特征,探讨了病害产生机理,并运用仿真、实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病害原因。分析表明:地表裂缝导致黄土浸水,从而使土体强度降低,变形增大,扩大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变形压力,恶化了衬砌结构受力状况,导致了衬砌结构局部出现裂缝。此外,根据隧道病害状况,提出了采用挖槽夯土法处治地表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嵌补及凿槽嵌入钢拱架法处治衬砌开裂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分析和处治黄土公路隧道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学军  蔡磊  陈涛 《路基工程》2021,(5):231-236
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仰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查明滑坡的地貌特征、变形迹象、滑坡规模、滑坡物质组成和滑动面特征;结合深层位移监测曲线和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工程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某运营期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段为背景,通过“无损-局部破损相结合,定性-定量相补充,现场检测-室内试验相配合”的综合检测方法,综合分析隧道主要病害产生的内部机理,按照现有规范和理论研究确定隧道技术状况,并根据隧道病害处治常规方法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和处置效果,灵活选择处置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各种常规处治措施的优势,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内有不少高速公路隧道都进行过路面白改黑工程,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大,重载车辆比例高,复合路面极易出现反射裂缝等病害;且隧道内空间相对封闭,给路面改造方案和施工带来较多限制和困难。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经病害调查统计和现场试验检测深入分析了复合路面病害成因,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沥青加铺层最小厚度,并针对反射裂缝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最后结合实际施工条件提出了适宜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衬砌掉块事故现场的检测及对原设计施工资料的调查,深入分析隧道衬砌坍塌体具体特征和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坍塌体的快速处治技术方案,及时有效地进行病害处治,对于类似隧道工程的病害快速检测处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