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杏 《中国港口》2013,(1):13-15
<正>1997年,为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国务院下达文件正式批复上海组合港的组建方案,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港口资源整合之旅。此后,随着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2002年以来港口管理体制的下放改革,我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大大推动了港口资源整合的步伐。港口资源整合作为推动资源有序开发、促进港口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重要特征;尤其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港口资源整合更是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探讨新形势下沿海港口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2.
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国内这一领域积累的大量文献的研究,并从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三个角度综述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的重点是:加强海向腹地研究;加强定量研究;加强新兴港口群研究;加强港口功能多元化研究;加强港口间合作研究.以期对我国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和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功能的崭新阶段。当前,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沿海港口发展需要再一次转变思路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沿海港口1.沿海港口与其他国家港口的竞争实则是产业的竞争,拓展港口功能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全球贸易运输量的90%左右通过海运完成,在全球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过程中,往往产业的布局围绕以港口布局为核心开展,沿海港口在产业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制造业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  相似文献   

4.
焦芳芳  孟愈 《中国港口》2015,(3):37-38,41
<正>基于现有内外部发展环境,厦门港加快发展东南沿海"龙头港口"的攻略,仍应以做大做强集装箱和港口物流业务、加快发展邮轮经济为主攻方向一、发展现状及环境厦门港地处海西经济区中部,是我国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对台主要口岸和东南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港口,2013年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0万TEU,占福建省的70%以上。2011年,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苏明  单嘉雯 《港口科技》2011,(7):2-5,18
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广东具备发展港口物流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广东沿海港口物流发展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基础配套设施的落后、信息化的应用较低、集疏运系统的不足等.在分析现状,指出问题之后,提出了广东沿海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诸如采取优化港口发展环境、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先进信息平台、扩大集疏运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从福建经济的发展论港口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轶 《中国港口》2003,(3):11-12
<正> 近年来,福建省港口呈现较快发展的趋势,沿海港口已成为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门户。沿海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增强,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省港口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全球吞吐量前100名港口中有83个位于沿海地区,沿海港口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地位重要、不可替代。考虑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适宜建港的天然优良海岸线资源稀缺,大部分港口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弥补水深、泥沙淤积、风浪掩护的不足,通过正常用海和必要围填海形成深水岸线资源,是保障沿海港口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要求。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发布后,港口围填海实行“一刀切”,直接导致了港口规划环评要求全部取消新增围填海,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极其缓慢,沿海港口新建项目基本停滞等诸多问题,港口建设与发展已呈现出“停摆”的征兆,亟待重点关注并研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23日,福建省第六次沿海港口港务局长联席会议在漳州召开。会议认为,当前福建省港口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不深入港口管理体制仍然是制约福建港口副业发展的“瓶颈”。就全省范围来看,6个沿海港口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隶属关系、机构  相似文献   

9.
蔡哲 《中国港口》2006,(9):14-14
距上世纪80年代末颁布的《全国主枢纽港规划》,全国港口界等了10多年,终于迎来新的港口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诞生。因为,10多年对历史来说是一瞬间,但中国港口却发生了巨变,至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又走上高速发展道路。显然,回过头看原来的港口规划虽然也强调大发展,但那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是粗放型的规划。10多年中,沿海港口缺乏分工合作、缺乏区域协调,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深水岸线日渐稀缺,以及港口出现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久治不愈,因此,对沿海港口重新洗牌,以全新的姿态迎战国民经济全新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一部具有宏观性指导意义的港口新规划诞生,的确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威 《中国港口》2023,(5):20-22
<正>在加强港城合作的导向下,研究区域合作导向在港口与腹地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促进港口产业与腹地城市经济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为区域合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稳定货源、缩短发展差距,越来越多沿海港口主动寻求与腹地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发挥出海口作用,在带动腹地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助推沿海港口运输规模扩大、货种结构调整优化,促进港口功能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整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港口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将我国经济历程划分为6个发展阶段,探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及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展望未来2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提出2025年左右港口吞吐量发展将出现拐点,并对沿海港口发展与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初现以及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地方港口加快了其港口资源整合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内壮大了港口自身的实力,实现了港口的一体化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颁布为我国港口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何实现港口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港口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曹坚 《水上消防》2015,(3):22-23
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港口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火灾隐患与诱发火灾事故的不良因素。因此,加强沿海港口员工消防安全技能训练,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沿海港口发生恶性火灾事件的意义深远。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分析目前沿海港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杜鑫  陈君 《中国水运》2010,(12):40-41
沿海港口经济发展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功能区划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重要举措。文中在研究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港口资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港口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通过探索更有效的港口规划和发展模式、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临港产业、扩大腹地范围、提供优惠政策、强化岸线管理、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港口功能等措施来促进江苏沿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沿海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及时跟踪港口建设与生产运营状况,在“双循环”格局下研究港口供给侧能力适应性,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回顾了“十三五”期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港口吞吐量发展情况,重点围绕沿海港口码头能力适应性,根据沿海港口发展实际,考虑设备工艺提升、集装箱箱重折算系数调整、通用类码头能力核增等因素,分层次、分区域、分货类、分结构详细分析了码头能力的适应性,并提出推动既有通用类码头专业化改造及通过能力评估、推动港口生产运营智能化和公共服务便利化、强化港口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的枢纽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  相似文献   

17.
屠德铭 《中国港口》2003,(10):21-22
<正>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作了港口要“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理清发展思路”的重要指示。6月5日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8月11日交通部下发了《“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沿海港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地区港口发展问题,完善港口管理体制,加强港口规划和管理工作,努力加快沿海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和交通部的《通知》精神,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港口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以沿海港口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未来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将突出五大发展重点重点一:紧随国家构建与完善对外开放新格局战略,以建设港口强国为根本,着力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水平沿海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物流枢纽,不仅承担我国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能源、物资运输,以港口为龙头的沿海城市更是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代表,因其融合了港航设施、对外开放城市、外向型  相似文献   

19.
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正在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物流服务中,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许多沿海港口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首要选择。分析了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的内涵,提出了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的构成框架,建立了基于模糊物元的沿海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我国大陆沿海典型港口的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的实证研究。实证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物元理论进行沿海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是十分有效的,该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论证结论客观、合理,对促进我国大陆沿海港口物流服务环境的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梅叶 《集装箱化》2014,25(6):10-14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作为贸易窗口和对外经济桥梁的港口经历以集装箱为主的运输业务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沿海港口积极完善第三代港口功能,在推动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广州港、深圳港)推进升级换代,将发展第四代港口提上日程,并逐步在探索中取得成效.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航道法》立法工作,发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表明我国港口正逐步向第四代港口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