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疆察布查尔县某石灰岩矿为大型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该矿山为新建矿山,露天开采后将损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地表植被,需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工作的前提,本文针对该矿各待土地复垦单元从土地损毁后地形坡度、土壤母质、覆土厚度、灌排水条件、非均匀沉降、污染程度和土壤有机质等7个方面进行复垦方向为草地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可指导将来的土地复垦工作,也可为近似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勇 《中国水运》2014,(9):210-211
生态破坏现象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是难免的,但可以通过技术措施予以抑制和恢复。基于此,文中将通过分析建设高速公路时常见的生态破坏现象,从土地复垦、生物工程、路域景观三种技术入手探析相关的生态恢复措施,旨在实现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设计的生态化和环保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郑明理 《集装箱化》2007,18(10):4-6
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具有全天候、运量大、运距长、安全、环保、节能等优势,是物流链的重要环节。每吨公里消耗石油铁路货物列车为8g,汽车则为62g,汽车是铁路货物列车的7.8倍,复线铁路占用土地仅为高速公路用地的28%。  相似文献   

4.
受"多彩贵州"政策影响,贵州省旅游业在政府支下迅速崛起,凯里市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产生了影响。本文以贵州省凯里市为研究区,分别利用2013年和2017年的landsat8影像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旅游发展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分为水域、建设用地、农耕地,林草地、开垦未用地、公路用地等6类土地利用样本,利用ENVI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分类,再对其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城市中,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旅游业发展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城市土地变化是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番禺区新市桥大桥为例,采用优缺点定性对比、交通适应性分析和综合量化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开发、节约用地、环境景观、设施造价、交通管理、交通通达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城市道路设施规划方案的优劣,寻求优选最佳方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更科学合理地开发滩涂资源,以水动力、水质、生态环境三种指标体系为基础,往下细分为二级指标,结合熵值法和灰色模糊聚类的方法对滩涂围垦工程方案进行适宜性评价。用熵值法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滩涂围垦工程的适宜性评价及排序,并根据适宜性评分来进行模糊聚类,得到不同的分类,综合考虑适宜性评分最高的一类,为优化已有的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提供参考。在乐清湾围垦工程适宜性评价中,五个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按适宜性从高到低排序为:湾口开发工程方案、已有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湾顶开发工程方案、高滩开发工程方案、滩涂极限开发工程方案。并将其进行聚类,为更合理地开发乐清湾滩涂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为例,根据现场地质灾害调查,分析现有的区域地质、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的资料,对沿渡河镇城镇规划(2014~2030)范围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主要从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继而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对规划区场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为沿渡河镇发展建设用地征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现状,选取国内典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指标、建设条件和施工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施工期相应的保通方案,讨论了各保通方案的特点;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规模及实际,分析了各保通方案的适宜性,得出了京港澳高速改扩建保通方案。  相似文献   

9.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主要内容是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和治理,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采空区治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治理;尾矿污染治理;放射性矿山治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因素对减少城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临沂市主城区为例,简要分析了城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其2011~2015年期间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S219线联六线与现状厦蓉高速交叉,根据周边地形及地方建设意见拟采用下穿方式,下穿方案主要有高速公路临时改线的全幅明挖方案,高速公路半幅明挖施工半幅通行方案及基本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箱型框架顶进方案。本文结合项目下穿高速公路浅覆土、大断面、交通流量大且不能较大影响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特点,采用对高速公路影响最小的箱型框架顶进方案,该方案在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尚属首次,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下穿方案的形式及优缺点,为相似工程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更加可以体现吉林市建设实际的土地需求。对吉林市分别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平均增长率法、经济计量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各类建设用地预测汇总得出2016年吉林市建设用地为183590.65hm~2,最为接近吉林市2016年实际值。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数据最大。灰色预测模型适预测结果数据偏小;预测各种建设用地时,采用多种预测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更加可以符合吉林市建设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3.
国内     
《珠江水运》2010,(9):80-80
<正> 福建多项优惠政策促陆地港建设为推动福建跨越式发展,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加快陆地港项目建设的通知》,对陆地港项目建设予以用地、资金、税收优惠等多项扶持。项目将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给予优先保证。地方政府可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为陆地港建设提供土地使用权。陆地港用地出让年限可在  相似文献   

14.
刘令  宋志 《中国水运》2014,(2):294-295,229
川西高原堆积河谷区相对邻区中一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一,环境地质问题较小,对城镇选址、规划用地的适宜性强。该区域危险性分区以危险性小为主,对城镇主要的地质灾害威胁为支沟的泥石流,工程建设活动应着重避开沟道两侧近距离区域,斜坡的自然稳定性好,人类活动尽量避开切坡,以免形成不稳定斜坡。  相似文献   

15.
施学军 《中国水运》2009,(10):260-261
大量的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板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本文通过对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段第十合同段西水河大桥上部结构临时支座与现浇段施工技术改进行了施工了研究总结,可为以后的类似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宁樟高速公路湖北段为例,论述了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依据,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范围及成因类型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虎  贾晓薇 《中国水运》2006,6(11):167-169
随着全国港口建设飞速发展,对港口用地的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不同省、市政府部门对填海形成陆域后,在换发土地证时,是否需要再次缴纳土地出让金意见并不统一。通过比较各地对填海造地时缴纳海域使用金的标准,本文提出港口建设用地和港口建设用海的联系,对办理换发土地使用证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余定军 《水运工程》2008,(6):157-160
重庆云万高速公路彭溪河特大桥是单向纵坡为2.1%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了克服解除临时固结的水平力及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在主梁与中塔柱之间安装了液体粘滞阻尼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单坡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滨德互通立交是滨(州)德(州)高速公路与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介绍了滨德互通立交各转向交通量的分配,阐述了滨德互通立交各方案的设计思路及优缺点,并从立体布局、转向交通量、服务水平、公路用地、工程规模及造价方面进行比选,得出了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也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对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的方法和模型较多,这些预测模型和方法多建立在数学和统计基础上,专业要求高,但直观性、可视化效果不好,且没有很好利用快速发展的GIS、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基于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系统,并以某省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经证明是可行的。本系统的建立,在实现建设用地预测自动化、可视化、现代化方面是一大胆尝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