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孙彪 《中国造船》2012,53(Z1):253-258
用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已成为常用的施工技术手段之一。它用于碎石土、沙土、杂填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人工填土等地基的处理和加固。该项技术用于塔克拉玛干风成大沙漠腹地的粉细砂土地基,在国内尚属首次,并已获得成功,解决了风成沙漠地带石油勘探钻机基础沉降不均匀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刘涛 《港工技术》2009,46(2):51-52
强夯法具有地基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及节省材料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处理。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强夯法在码头主体结构完成后的前沿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土地基处理中,土工合成材料对上部结构的沉降影响,通过对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初步总结、归纳出一些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为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深入应用提供理论的依据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哈新港项目中的地基验收标准(即经地基处理后,砂性土须达到中密-密实,黏性土须达到硬塑-坚 硬),提出采用CPT作为地基检测方法。首先通过CPT的端阻、摩阻比确定地层土类,划分成砂性土及黏性土两大类,然 后分别提出两类土的CPT验收曲线:对于砂性土,通过相对密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砂性土达到中密-密实状态时 对应的CPT验收标准;对于黏性土,通过不排水抗剪强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黏性土达到硬塑-坚硬状态时对应的 CPT验收标准。采用该地基验收方法简便快捷,值得在大面积的地基处理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锦州港2个散杂货泊位7.5万m^2堆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在海域吹填形成的陆域地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碎石成桩,与地基土置换,形成支撑,并形成出水通道,将地基中含水排出,硬化加固地基。经检测,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很重要的,边坡加固施工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上部结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软地基,为了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本文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密封法,桩深紧凑法,堆载预压法等方法,以供有关人员借鉴,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和边坡加固施工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常用的处理方法,选择高压旋喷桩对乌奎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因、旋喷桩布置设计及检测方法,对处理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振冲碎石桩的成桩原理是先通过高压水和振冲器在软弱地基中形成桩孔,并向桩孔内逐段填入碎石,再利用振冲器的水平振动使填料和周围土体密实,在地基中逐段形成密实的桩柱体,与原地基土一起成为复合地基。振冲碎石桩施工简便,具有速度快、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对振冲碎石桩主要施工流程的介绍,从进场石料质量、桩位与孔深偏差、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高压冲水量和填料量控制等方面,简要说明振冲碎石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沿河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湿陷性土问题,主要是地基土受水浸湿后引起路基、桥台、涵洞等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影响路基、构造物等的正常使用。针对此问题,本文对桥基灰土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0.
刘冰 《珠江水运》2024,(5):99-101
曹妃甸地层土均为吹填堆积而成的吹填土质,具有厚度大、面积大、固结时间长、液化程度高等特点。对该类吹填土的地基加固,针对不同工程地质可选择不同的加固处理技术。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吹填土地基分别采用强夯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方法在不同土质下各自的良好经济性和技术优越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原体试验是检验地基处理方法对场地条件的适应性及实际效果、优化桩设计重要手段。通过对试桩的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桩体试块强度、桩间土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等多项试验分析,比对了地基处理前后地基土工程指标变化、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差异;研究了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变化;验证了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为工程桩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康迎宾  鲁其灿 《中国水运》2007,7(12):101-102
地基土的加固在土木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应于不同的地基土性质,我们要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清楚的了解每一种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及其运用的土质条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强夯加固吹填地基振动传递机理及减振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文中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对强夯振动在沿海吹填地基中的衰减规律及隔振沟的设置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速度的衰减经验公式,并提出隔振沟的合理布置方案。该成果对强夯法在吹填地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缅甸某工程试验区项目为依托,通过对该试验区软弱地基土进行土工试验,得出该试验区软弱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通过对地基经过水泥土搅拌加固处理后的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直接剪切试验,得出相应的强度指标,并统计分析了地基土与水泥土的这些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广州某港湾边坡岸线地基土多为淤泥质软土,其地基承载力较低,岸线工后沉降较大,处理不当会导致路面开裂和路基坍塌.本文叙述了劈裂灌浆在处理该岸线路基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灌浆处理增加了岸线地基承载力、减少岸线地基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程志伟 《中国水运》2006,3(1):37-38
振冲挤密碎石桩是利用厚壁无缝钢管制作导管,以振动方式在软弱粘土及砂土地基中成孔,在孔内分批填入碎石加以振密制桩,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设置碎石桩目的是通过振动、挤密的成桩过程,将软粘土振动密实,且碎石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既可以排水固结又增强地基强度.碎石桩的成桩质量,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对振冲电流、充盈系数、桩长等有关技术参数的控制,确保桩体密实度,达到碎石桩处理软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上松下软”的“双层地基土”在沿江、沿海一带普遍存在,修筑码头堆场和对地基土承载力要求不高的一般轻型建筑物,大面积处理这样的地基土,采用桩基是不经济的。强夯法可以使松散的粗粒土得以密实,预压法可以使深厚的淤泥等软土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缩小后期的地基变形;两者结合处理“上松下软”的双层地基土应该是有效的。堆载预压过程中对软土层的沉降、孔隙水压力及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是常规的监测项目,规范、正确地进行野外监测数据的采集,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施工过程中地基土的稳定和地基处理效果是监测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民  薛久东 《水运工程》2006,(11):104-10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塑料排水板与强夯联合法处理新近冲填土、饱和粉土的方法,通过试验、施工,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提高近50%,可大幅度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为类似场地的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骅港矿石码头一期工程为吹填港池疏浚土进行陆域形成,由于吹填土质差,并且使用荷载大。黄骅港传统的地基处理思路及方案,无法满足本项目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的要求,因此,以投资为杠杆,业主使用要求和工期要求做为设计方案的核心需求,对矿石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对该工程地质条件、处理标准(使用要求)和施工应用,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王吉明  龚永康 《水运工程》2014,(10):178-183
某原料场工程采用强夯法对饱和粉土进行地基处理。针对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强夯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等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对该工程区域运用不同的强夯参数,通过加固过程中的夯坑沉降量、地面隆起量和孔隙水压力监测,以及加固后土层的静力触探、地基承载力等现场试验,对不同强夯参数下的加固效果进行比对,得出适用于该工程粉土地基的强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