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6):58-58
《舰船电子工程》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学术委员会刊,栏目众多,报道专业广泛。全方位展示C^3I及指挥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雷达与电子对抗、通信技术、水声与水中探测技术、光电技术、模拟与仿真、人工智能、电磁兼容、可靠性技术、结构与工艺等专业领域成果;另辟发展与研究、述评、专史研究等栏目;您一刊在手,纵览舰船电子行业技术动态。  相似文献   

2.
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通信数据发送成功率较低,导致接收数据延时过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用物联网技术,研究一种新的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建立舰船通信多代理调度模型,在舰船电子通信链路上,添加一定数量的控制节点,确保控制节点与网络节点数量相同。引入物联网技术,连接舰船通信数据拓扑节点,分析舰船电子通信强度,优化舰船通信信息数据传输,分析舰船通信路径上的控制节点,实现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发送成功率,减少接收数据延时。  相似文献   

3.
值此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会刊——《舰船电子工程》创刊之际,我以欣慰和喜悦的心情向首刊的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 舰船电子工程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激光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干扰与抗干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电子技术与海上作战、海上作业、海洋环境考察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相  相似文献   

4.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5):206-206
各有关单位: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第九届年会暨电子设备保障研讨会拟于2010年9月召开。会议将针对我国船舶电子维修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电子设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主题开展研讨,因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特与《舰船电子工程》杂志联合征文,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并积极撰写相关论文。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6):160-160
各有关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第八届年会暨电子设备保障研讨会拟于2009年9月召开。会议将针对我国船舶电子维修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电子设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主题开展研讨,因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特与《舰船电子工程》杂志联合征文,请各单位踊跃参会,并积极撰写相关论文。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子工程》2009,(7):210-210
各有关单位: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第八届年会暨电子设备保障研讨会拟于2009年9月召开。会议将针对我国船舶电子维修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电子设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主题开展研讨,因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特与《舰船电子工程》杂志联合征文,请各单位踊跃参会,并积极撰写相关论文。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舰船电子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信息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海军舰船电子工程发展面临的实际,重点介绍了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战,指挥控制战,数字化战场,C^3I系统,C^4I系统舰船电子工程的进展,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舰船电子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于1999年12月在昆明召开了第六届全国舰船电子学术会议,并编辑出版了约95万余宁的《迈向新世纪的舰船电子工程》——第六届年会论文集。该论文集收入173篇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舰船电子系统与建设;第二部分舰船电子理论与研究;第三部分舰船电子技术与应用;第四部分舰船电子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舰船综合保障水平决定了舰船武器装备能否发挥出作战性能.准确掌握电子装备可靠性、战备完好性是科学作战,合理指挥的基础,是进行装备维修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论文概述了舰船电子装备的可靠性、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信息化管理、发展分析等,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息战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必然产物,是集中体现现代高技术战争本质与特点的新的战争形态。舰船电子工程是海上信息战需求牵引和电子技术发展推动的产物,是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迅速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门类。本文简介了信息战的作战能力、作战应用和对舰船电子工程的挑战,并就舰船电子工程的发展趋势和迎接挑战的若干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目前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点,阐述了实时数据库的技术优势。针对主流的商用实时数据库系统和工程需求,选择RDM实时数据库开展研究。阐述了RDM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开发方法和步骤,对RDM的两种技术实现方式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测试,并对商用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开展了性能对比测试,试验数据表明应用实时数据库系统确实拥有性能上的优势。这些研究为未来实时数据库在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全综合一体化的系统集成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舰艇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从军用和民用两个层面,对硬件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应用特征和使用需求,重点分析国外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设想,为我国在舰艇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舰船电子装备迅猛发展,推动了装备检测技术的不但进步。论文从舰船电子装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维修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实现舰船电子装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构想与设计方案以及实现途径,指出了系统的优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显控台是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能反映了舰船电子信息系统装备技术的发展,本文研究国外舰船基础软硬平台发展,对计算机体系、基础软硬件、计算机工程、显控与人机交互、显示、测试性可靠性和保障性技术等核心关键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舰船显控台总体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新一代舰船显控台总体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赛博空间下舰船电子信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海上赛博空间作战技术与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和探索重点方向,阐述了赛博战技术发展对舰船电子技术形成的挑战,从舰船电子信息技术各专业领域全面论述了赛博空间与赛博对抗技术发展,对雷达、通信、电子对抗、指挥火控、导航等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形态和技术实现途径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舰船电子各专业领域应对赛博空间技术挑战需加快发展的技术重点方向与核心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适应未来赛博空间战的具体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下辖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单位由从事电子装备维修和管理的领导机关、部队、院校、研究所和修理厂(所)组成,宗旨是为舰船电子装备维修和管理提供一个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为其出谋划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各成员单位间合作,为推进电子装备维修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服务。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战场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电磁环境已成为军事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为反映近年来各单位及个人在复杂电子环境领域开展各类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和《舰船电子工程》杂志进行联合征文,请各单位及个人踊跃投稿,积极撰写有关论文。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主要内容凡属涵盖电子工程技术及相关技术的论文、情报分析、专题评述文章等,重点包括:1.C4ISR系统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体系结构和总体技术;2.计算机网络、并行技术、容错技术、信息安全与保护技术;3.C4ISR系统建模仿真、作战系统和信息源仿真;4.数据融合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及多目标跟踪技术;5.C3I系统测试、评估体系,测试环境用例及测试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舰船电子装备的的数量、种类和功能不断增加,舰船电子装备的电磁兼容性故障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分别从电磁干扰的起因、诊断思路、模型、电磁兼容性故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对提高舰船电子装备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船舶工业的技术进步,高精度的船载仪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舰船领域。其中,卫星雷达、武器制导等先进技术对舰船稳定性要求很高,受海浪载荷作用下,舰船的振动和摇摆都会降低这些船载设备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舰船电子水平仪控制系统,利用嵌入式芯片DSP处理水平仪的三自由度位置信号,并控制机械传动结构补偿舰船运动导致的水平仪误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会刊《舰船电子工程》在各级领导机关、各位领导同志以及各位编委同志的共同筹备、关心、支持和努力下,于近日正式创刊发行了,在此,我谨表示衷心的祝贺。 《舰船电子工程》的前身是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主办的《舰船指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的需求,网络化已经成为海军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论文就实现海军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