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上海地区的排水性沥青路,采用非饱和渗流理论,基于上海地区典型长历时63雨型24 h降雨强度,对道路断面进行降雨入渗数值模拟。计算分为稳态流、降雨瞬态流和排水瞬态流三个阶段,分析了降雨强度、道路宽度、道路横坡三个因素对道路排水性能的影响,对今后上海地区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橡胶沥青开级配排水沥青路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及上海地区橡胶沥青路面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技术的社会需求,进行了橡胶沥青开级配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工程试点应用与性能跟踪。结果表明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与降噪效果,其使用耐久性也得到了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稀浆封层预养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稀浆封层技术原理,通过对沥青路面采用改性稀浆封层预养护技术的跟踪观测及各项路面技术性能测定、分析、评价,为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沥青路面稀浆封层预养护技术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形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长发  邱延峻  黄兵  兰波 《公路》2006,(2):51-56
以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调研资料为基础,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病害进行形态描述与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开裂破坏形式,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类似地区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温度状况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沥青路面温度状况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建立了湖南地区沥青路面不同深度处的温度状况和当地的气象资料(气温、太阳辐射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湖南地区沥青路面温度的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吕小兵 《时代汽车》2024,(7):160-162
本文围绕甘肃兰州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该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特点,研究了适合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文章首先识别了兰州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的损坏类型,分析了气候和车流量对路面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抗裂、防水及耐磨等养护技术的适用性和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地应用案例,评估了养护技术的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兰州及类似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的观点,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析了包括成本效益、交通效益和使用性能效益在内的路面预养护效益;总结了上海地区典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经济特征,并采用等效年度费用法对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以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其中,费用包括预防性养护措施费、中修费和日常养护费用,效益以路面性能曲线下的面积表征。成果表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应以合理的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以达到节省路面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的目的: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基本解决了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体系的关键技术,成果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波  傅春秀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326-331,25,26
结合深圳已施工的低噪声透水沥青路面典型工程,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及其注意事项、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低噪声透水沥青路面在湿热地区市政道路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低噪声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行车安全,排水、降噪和降低城市热导效应,在南方湿热地区极具应用前景。在湿热地区应用该技术主要须解决低噪声透水沥青路面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两大问题,而高粘度改性沥青的使用及其技术指标的确定是保障该技术稳定性的关键,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材料技术指标在南方湿热地区的区域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上海特重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调查分析了上海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及病害特征,实测了上海地区车辆轴载组成特性,研究分析了车辆超载超限状况,建立了车辆轴载谱。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力学响应分析,考虑自然气候、材料供应等条件推荐了符合上海地区交通特性典型路面结构形式,并成功应用于多条特重交通道路整修工程。  相似文献   

10.
甘南高寒阴湿地区具有明显的海拔高、大气压力低、紫外线强、长冬无夏、严寒阴湿、降水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夏季阵雨及冻融频繁等特点。本文结合尕秀至玛曲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沥青路面建设体会,通过对项目所在地气候变化情况的观测统计,分析了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路面损坏及使用性能特征,提出了该地区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与人员安排、施工组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优化设计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相关建议,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