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前位及张口上仰位对 2 2例颞颌关节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三相骨显像。结果 常规前位及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0 .83%、87.50 %。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患健侧颞颌关节放射性比值在血流相对峰值比为 1 .53± 0 .2 9,在延迟相时为 1 .57±0 .2 3,与常规前位采集均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结论 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无牙颌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功能状态下无牙颌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将为无牙颌颞下颌关节(TMJ)生物力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法,获取无牙颌患者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形态数据,然后将获得的每层CT片的图像输入计算机中,经二值化和边界提取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对所得数据点用CAD软件进行曲线重构、曲面重构和实体重构,最终得到无牙颌患者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三维实体模型。结果通过前期的数据采集、三维重建和后期的有限元建模,成功构建了无牙颌下颌骨及TMJ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模型在边界设定、载荷方式以及载荷量方面,真实代表了口内情况,可用于无牙颌下颌骨及TMJ结构内的应力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颞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其目的均是切开骨性愈着,保持切开间隙,防止再愈着而复发,达到恢复下颌运动功能,保持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临床上,根据关节的X线片检查,将强直分为下列三型:第Ⅰ型强直,骨性愈着的范围仅限于关节的颗状突。第Ⅱ型强直,骨性愈着由颗状突扩大到乙状切迹。第Ⅲ型强直,骨性愈着包括颗状突、乙状切迹和喙状突。按  相似文献   

4.
少量的、逐渐的牙齿磨耗是贯穿人一生的生理过程,而重度磨耗可以引起牙与牙列、与咬、颌间关系与颌周肌肉、颞下颌关节等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到咀嚼功能和各相关组织的健康。本文就67例牙列磨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修复治疗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7例患者按Whittaker[1]牙列磨耗分级标准均属Ⅲ级以上。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1~79岁,平均59例,其中40岁以下7例,40~59岁11例,60岁以上49例。2临床表现在67例中,56例为全牙列重度屠耗,11例为前牙组牙列重度磨耗。临床可见牙冠变短,继发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无牙颌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戴用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图像数字化处理等方法在计算机上构建模型,然后在载荷状态下,利用ANSYSV8.0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牙颌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后牙相应位点加载、运算、分析显示:髁突近颈部应力力值明显大于近顶区;前、后斜面由外向内力值逐渐减小;外、内侧由前向后力值逐渐减小,前斜面、外侧上1/2(近髁突顶)区域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下1/2(近颈区)区域以拉应力为主,下外侧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后斜面及内侧上1/2以拉应力为主,下1/2以压应力为主。结论戴用息止间隙为2mm的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髁状突各区域拉、压应力并存,但每个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水平有较大差异;前斜面外侧即关节功能区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符合正常人TMJ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铁路设备维修体制的分析,阐明了检测技术与智能诊断在铁路设备维修体制中的应用及前景;针对铁路行业目前的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维修体制:对策性维修。  相似文献   

7.
关节腔扩张冲洗治疗关节源性颞下颌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穿刺颞下颌关节上腔或下腔,扩张、冲洗治疗关节源性颞下颌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40侧)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关节源性疼痛的患者(按Truelove等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标准确定),行关节腔扩张、冲洗,之后,加入一定剂量醋酸强地松龙混悬液,配合下颌骨推拿治疗,3-7次不等。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张口度和疼痛数据化测定值(VA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关节疼痛有显著缓解(P<0.001),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01)。张口度≥35 mm者32/38例(84.2%),VAS≤2者,33/38例(86.8%)。4例最终行关节开放性手术。结论关节腔内扩张冲洗、放药,配合推拿下颌骨能有效缓解关节源性疼痛,改善张口度,病程短者显效更快。该综合治疗法,无创伤、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类累及运动系统及运动系统外脑区的多系统退变疾病。复杂的临床表型以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客观标记物的缺乏是导致ALS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非运动系统损伤的极大异质性以及药物疗效的争议,增加了疾病管理及治疗的困难。多参数功能磁共振技术为全面探索ALS诊断、疾病管理及疗效评价机制提供了客观证据。本文阐述了功能磁共振在ALS运动系统、非运动系统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疾病分期及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以疾病复杂表现为核心,联合大脑脊髓成像,为疾病诊疗提供直接证据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矿用设备故障监测及诊断系统,系统由车载在线监测单元、无线网络、监测诊断中心3部分组成.移动式设备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联成一个集成统一的整体.从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应用3方面论述了该故障监测诊断系统,以及车载单元与监测诊断中心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为移动式设备的故障监测诊断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 膝关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若不及时治疗,关节滑膜及软骨遭破坏,可累及骨质、关节囊和周围组织,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或完全强直。目前使用的切开引流术操作复杂,损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且设备及技术条件要求高,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而套管针穿刺闭合冲洗引流可在病房局麻下进行,方法简便,损伤小,后遗症少。我们用这种方法治疗膝关节急  相似文献   

11.
<正>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基本方法,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近几年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这项新的诊疗技术,使冠心病和与冠状动脉有关的疾病的诊治工作提高了一步。我们由于临床工作的需要,为了解决病人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问题,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准备,于82年四月份开展了这项工作。工作中得到阜外医院的指导和协助。至今顺利地进行了八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或重要合并症。对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2.
餐饮业泔水处理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套新的城市餐饮业泔水处理方法,即将泔水中有营养价值的固态物质经过脱水、干燥、灭菌、粉碎等工序加工成可供牲畜直接食用的饲料。该方法应用了微波干燥杀菌和机械粉碎等技术来实现加工过程,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应用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伤地研究心动周期中心脏各种血液动力学参数,从而可判断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心功能。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左室功能及解剖异常已有报导(1.2),1979年作者曾报告应用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测定诊断早期左室肥厚(3)。在此工作基础上本文就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进行左心功能观测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对左室或右室负荷过重疾病的左室重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疾病左心血液功力学变化的评价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是近四十余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利用电子仪器,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籍以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诊断神经、肌肉疾病,不仅对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全身许多部位的疾病,也有诊断意义。随着近几年国产肌电图机的逐渐普及,临床各科如内、外、皮肤、眼、耳鼻喉、口腔、理疗及神经、精神等科,均程度不同的应用肌电图检查以协助临床诊断。本文简要介绍肌电图的原理及其在神经科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车路协同是智慧交通与自动驾驶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针对自动驾驶功能需求,提出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路侧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多边接入边缘计算单元、车路协同通信单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基站、融合感知等融合技术的系统架构,通过在既有路灯与标志牌杆件上部署车路通信设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高精定位基站等,为车辆提供交叉口车速引导、安全预警、高精地图服务,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提升通行效率、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柯兴氏综合征是一种以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如能正确做出病因诊断,给予恰当治疗,则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自从1932年Cushing氏首先描述后,对本病已较熟悉,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不少进展,所以我们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将本院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对诊断结核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2例结核性关节炎与 2 0例非结核性关节炎的关节积液分别应用抗酸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和PCR检测。结果  42例结核性关节积液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 :镜检法 1 9 0 % ,培养法 38 1 % ,PCR法 66 7% ,后者显著高于前二者 (P <0 .0 1 )。 2 0例非结核性关节积液抗酸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PCR阳性率 1 0 %。结论 PCR技术检测关节积液中的结核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和高效等优点 ,对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围绕着“一种新的激素———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 ouabain,EO)”,从“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学研究”、“病理生理学和临床意义研究”、“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四个方向展开对内源性哇巴因历时17年的系列研究,结果显示:EO是一种新的肾上腺皮质激素;EO的异常分泌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高EO的病理生理学作用的干预,有可能成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论证功能性上颌窦手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的优势。方法功能性上颌窦手术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共68例上颌窦疾病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2例,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均作了鼻及鼻内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其在诊断上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采用现代腹腔镜不仅可以直观腹腔内的病变,而且可同时在监视器下取活检,还可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因腹腔镜检查具有创务小,简便直接和诊断率高等优点,目前已为内镜和影像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