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萍 《水运管理》2008,30(4):9-12
为推动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和上海港洋山港区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从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硬件与软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正是两港开展合作竞争的重要基础,进而提出在两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功能定位等方面合作的同时,应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中进行合作,增强两港的综合竞争力,共同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航运中心定位:2002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升至全球第四位,但仅是大港,不是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3.
王任祥 《中国水运》2005,(10):46-47
宁波港新的定位与腹地拓展问题 1.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指出:“建设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清楚、分工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这是对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它有别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4.
早在2019年“沪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就提出,沪港可就国际航运中心高端航运专业服务开展合作。2020年,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将此列为研究课题,根据沪港两地同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特点,聚焦飞机租赁和船舶租赁,努力找出合作路径。沪港飞机船舶租赁合作必要可行根据调研的内容来看,加强沪港飞机船舶租赁合作,是必要可行的。一则,上海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推进都处于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沪港共同面临国际航运市场新挑战。从国际环境看,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断的风险,原本就处于低迷的国际贸易再次受到冲击,贸易增长或将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中国港口》2010,(2):15-15,18
<正>宁波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重要一环,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超大型深水码头,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宁波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的优势。2009年,全球超大型巨轮挂靠宁波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国际航运中心体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现行的中国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布局形成了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架构,促进了核心港口的高速发展,带动两翼港口的长足进步。但从结构体系、物流集散和港城关系看,似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航运贸易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国家和港口城市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016年,宁波—舟山港跻身准全球型航运中心之列,向国际航运中心又迈进了一步。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其发展经营模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研究学习。本文主要从区位优势、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新加坡港,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宁波-舟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15,(3):1
<正>1月30日,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到,广州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抓紧制定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南沙片区获批自贸区后,南沙港如何打造航运中心,发展港口经济备受瞩目。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认为,南沙自贸区建设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未来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  相似文献   

9.
<正>到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000万吨;新增国际班轮航线20条,新增喂给港、内陆港20个,初步形成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蓝图"终于发布了!近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俞晓晶 《水运管理》2009,31(7):11-14
以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总结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及影响因素,认为集疏运体系特别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向应该致力于成为国际化港口集疏运体系网络中的一环,促进区域性、规模化港群式发展,建设高效率的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管理网。  相似文献   

11.
寿建敏 《中国港口》2007,(7):23-24,26
<正>在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主体港以直接腹地运输为主的形式向以集装箱运输和中转型运输为主方向发展的同时,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更使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中转功能得到了强化。国际航运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其中,启运港退税试点举措将落实,以增强洋山港枢纽地位。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实施,不但可以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模式也经历着持续的演变,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演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它必须具有如下五个主要标志: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亚太地区一流的航运交易和航运信息中心,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东亚最大的物流中心,服务齐全的国际航运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6,(12):1-1,2
新加坡港作为一个世界大港,得益于地处国际航运战略要道——马六甲海峡一端,并且它还是一个天然的深水避风良港。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其兴起的历程也是一部人们为之付出努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一、建设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背景1.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钦州以自治区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为契机,大力推进港口、工业及城市建设,港  相似文献   

16.
王文贵 《世界海运》1998,21(1):30-31
从深圳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出发,分析了港深航运关系的互补性,提出港深一体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构想,并阐述建设港深航运中心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简介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及高雄国际航运中心的没落;分别从高雄港的港区分布、集装箱航线、综合交通、港口管理、港口设施、腹地货源和航运人才等方面分析其优势;解析高雄港的经济环境、竞争环境、协同发展状况及航运软实力对其航运中心建设形成的制约因素;根据高雄发展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和策略,希望给有关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1月30日,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到,广州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抓紧制定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南沙片区获批自贸区后,南沙港如何打造航运中心,发展港口经济备受瞩目。2014年底,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先后两度到南沙调研。他明确提出,南沙要依托南沙港这一核心资源,进一步加快港口的交通和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港体系,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实现集聚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一个主要为广大内陆腹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又能为国际航运提供优越服务的综合型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港群资源潜力,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长江三角洲诸港的一体化,有助于尽早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我国港口应加大改革步伐,促使其朝产权体制,投资渠道、经营领域、港口功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沪—宁—甬三港优势互补与港群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曾毅 《中国港口》2020,(1):49-52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中央南沙自贸区发展建设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推广建设促进了广州港拖轮安全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广州港拖轮对船舶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的监控和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IS、ECDIS与CCTV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为完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大力推动拖轮安全生产信息化优质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