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无人船技术的发展,无人船已成为港口安全保障作业的重要力量,是各国港口安全保障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梳理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无人船在港口安全领域运用现状,从环境感知技术和路径规划技术等2个方面对无人船港口安全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针对无人船在港口安全保障中的优势,提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视距导航算法(LOS导航算法)和模糊PID控制的自适应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根据LOS算法将路径跟踪问题转化为航向控制问题,之后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无人船的航向控制。通过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路径跟踪精度高,横向偏移量小,跟踪路径平滑,对无人船的路径跟踪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因无人船航迹数据数量级较大,导致现有航迹跟踪算法的跟踪控制误差较大,难以满足现今航运业的需求。故设计了考虑运动模式的无人船航迹实时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定义无人船运动模式,并根据运动模式相关定义构建无人船航迹描述模型。以此为基础,依据运动模式将无人船轨迹划分为3个集合,提取相应运动模式下的轨迹特征属性,然后计算无人船航迹与期望航迹之间误差,再利用滑模控制器进行误差补偿,实现了无人船航迹的实时跟踪控制。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横向位置误差降低了1.04 m,航向角误差降低了8.29°,舵角误差降低了8.86°,充分说明本文算法的控制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万志成 《水运管理》1995,(5):31-32,24
论沿海船的装载改革万志成我国的港口企业习惯上把从国内港口出发的船称作“沿海船”,把从国外港口驶来的船称作“外贸船”。港口企业之所以强调这种称谓,主要是在它们靠泊、装卸时便于区别对待。这两种船的装载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外贸船货物票少,沿海船票多;外贸船同...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舰船路径跟踪误差估计方法存在误差估计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舰船路径跟踪误差估计方法,对舰船路径跟踪时的运动方向进行简化。根据其扰动状态对舰船路径跟踪实施扰动分析,获取舰船路径跟踪时的旋转角度与角速度。设舰船在初始跟踪位置开始跟踪目标船,通过轨迹跟踪获取目标船的参考运动轨迹,利用饱和输入约束获取舰船路径跟踪目标轨迹的控制参数,并将其作为目标船参考运动轨迹的决定优化变量,获取参考运动轨迹,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舰船路径跟踪误差进行估计。为了证明机器学习算法的舰船路径跟踪误差估计方法的误差估计性能较好,将传统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误差估计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具有多个动态领航船的欠驱动无人艇的包含控制问题。假设所有跟随船不知道领航船的控制输入,并且只有部分跟随船能够获得部分领航船的位置和速度。在此条件下,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领航船的包含控制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将多无人艇的包含控制问题简化为虚拟领航船的包含控制问题和跟随船的目标跟踪问题。然后为虚拟领航船设计了相应的包含控制算法,并基于滑模控制理论为跟随船设计了目标跟踪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化》1994,(4):15-15
德国荷瓦茨德意志造船公司正在对建造8000TEU集装箱船进行可行性研究,将考察和研究有关的各种问题。这种超级集装箱船只能在经选择的极少数港口挂靠。该公司将与港口当局、港口经营、造船厂、海运界等讨论有关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作出是否建造8000TEU船的决定。目前,600TEU超级集装箱船已完成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前常规的港口设计中未考虑通航船舶对港口设施的影响,随着我国航运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船舶活动对港口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归纳了大型船舶在港区及航道的不同通航条件,采用英国标准CIRIA C683中推荐的船行波计算公式对各种情况下通航船舶的船行波进行初步计算,分析船行波对港口的影响,并指出在港口设计中需要考虑船行波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篇关于各贸易港口船拖企业营运管理状况的专业论文,分别从企业技术设备管理、船队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船拖企业营运管理状况。从中也得出这类企业在营运生产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当然也揭示了一系列问题,并对具体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明确指出了不同对策、措施及其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解决,目的是使船拖企业多多积累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各港口的日常作业和营运。此外,本文侧重就我国加入WTO后,在各港口纷纷成立港口企业集团的情况下,对船拖企业的营运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警示有关方面加强认识,提高警惕,尽力避免因不懂“入世”规则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尽可能地发挥各企业的优点和长处,加强控制,实现整体最优。本文用的是事实论证,所以在文章众多部分都运用现实中的事例,生动具体,使各港口船拖企业在营运方面存在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引人注目。同时本文力求以此为中心,用辨证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珠江水运》2012,(16):34-36
港口:“以前是船等码头,眼下是码头等船”;企业:心态各异,希望能熬过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从来沪内河船港口建设费稽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反思港口建设费监管的措施,分析内河船港口建设费稽查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强化内河船港口建设费稽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方明树 《世界海运》2009,32(5):66-67
S船是中日航线定期集装箱班轮。中国港口为大连港,日本为关东、关西线(关东线:名古屋-横滨-东京;关西线:门司-大阪-神户)。由于S船总吨小于10000总吨,按照日本当局有关规定,在日本内海及其港口(除横滨港)航行或靠泊时,船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白引自靠  相似文献   

13.
针对燃油价格剧烈波动条件下的远洋干线集装箱班轮航速和航线配船优化问题,通过分析远洋干线各航段货运量与港口对需求量、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数量及燃油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逐步逼近求解算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航速优化策略,通过在不同航线上合理地配置船舶类型和数量,可明显降低班轮运输成本;依据燃油价格变化,适时采取"加船减速"或"减船加速"策略,可有效提高船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船舶发生破损会对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港口国检查官员应对船舶破损进行强度和破损稳性计算和现场评估,若理论计算结果符合现行公约要求,PSCO还应对船舶实际情况(破损部分结构)进行综合性评估,并考虑当时天气和海况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是否允许该船离港驶往下一港口,并对该船进行逐步跟踪。为此,文章结合理论计算和实例阐明PSCO对破损船舶如何进行评估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王成宝 《世界海运》1999,22(4):13-14
港口情经常发生变化,如能跟踪,再将信息反馈,则可指导大批船只,以便有效利用,准确核算,本文阐述港口拖船资料收集在节省使费中的意义,并示例收集的两上港口拖船资料。  相似文献   

16.
偷渡旅客     
国际上认为偷渡旅客,是指在任何港口或该港附近地点未经船舶所有人,或船长,或管理船舶的任何其他人员的同意,而潜入船内,并在该船驶离上述港口或地点后留在船上的人(引自《关于偷渡旅客的国际公约》第一条)。这是国际上给偷渡旅客下的定义。通俗的说,偷渡旅客是未经船上任何人员同意而躲在船内并驶离该港口的人,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偷渡犯。船方发现船上潜有偷渡旅客,首先要查明他的上船港,或该港附近的地点。然后按照有关的规定,船方应将偷渡旅客看管起来,不准他下船,以便将他遣送士岸,送交适当机构.所谓适当机构,是指港口所在国政府授权处理偷渡旅客的机构。我国则是港口主管机构和边防检查站。在将偷渡旅客送交适当机构时,船长须向该机构呈递一份经过签字的报告,其中应写  相似文献   

17.
求新造船厂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天津分公司小批量建造的5000吨级远洋干货船首制船“丰德山”号已建成,并投入营运。该船可航行于我国沿海各大、中港口和东南亚、日本、朝鲜之间,主要是在我国华南各中等港口与东南亚各港口之间,担负运输干杂货、袋装大米、木材和机械设备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港口规模和开发范围不断扩大,港口资源的利用变化快、范围广和分散,传统的港口资源管理方法已不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把不同地物在遥感影像中的特征信息以规则集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使用影像分割算法准确对地物分类。以期有效、及时和准确地掌握港口资源利用数据,为港口资源的动态跟踪监测和管理提供基础技术保障,为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船舶运输、海洋行业的发展,为满足各种贸易需求,内河港口工程项目逐步增多。与普通的工程项目相比,内河港口工程相对特殊,其工程规模较大,装卸船是内河港口工程投入使用以后最为常用的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机械的应用,提高了装卸船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内河港口装卸船的常用机械,有利于保障在各种内河港口工程中,装卸船机械应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以长江中下游高桩梁板码头靠船构件为例,简述八十年代以来,大水位差的内河港口码头由钢立柱靠船构件到钢钢靠船桩靠船结构,直至目前采用的浮式靠船设施的发展历程,及各靠船设施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