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探索一个符合上海汽车工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的模式。从上海汽车工业的需求和发展出发,首先对照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我国汽车制造业存在的不足;然后从人才库建设、网络论坛、薪水等方面提出上海汽车工业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雄武 《长安科技》2004,10(3):11-14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蓝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举措,加强知识管理,开展名师带徒、技师课题攻关及技术技能运动会等,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企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蓉 《时代汽车》2022,(1):70-71
路桥工程行业在提高我国国民经济上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基建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和桥梁高技能人才需求剧增,为满足我国的基建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就对工程类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展开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并明确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创新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机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南昌市为了促进公共实训能力,加快培养适应南昌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突出公益性、服务性、开放性、社会贡献,2018年4月,南昌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下文开展2018年度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笔者有幸负责该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批开展该项目建设工作,本文就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案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黄瑞雪 《专用汽车》2023,(5):98-100
探讨了如何打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从职业岗位、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素养出发,并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方向;从技术、资金、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选择“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解决课程设置、技术应用、校企合作以及教师能力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为相关院校提供发展路径,旨在强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应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石油工程市场,只有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企业健康、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本文结合单位实际首先阐述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五个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保养 《时代汽车》2022,(6):98-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也从高速发展阶段变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所推行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使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原发与产品升级同样也对我国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出现.高校为我国高技能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制造2025》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劳动者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本研究结合汽车喷涂行业特点,通过高技能人才技能形成体系构建,在校+在岗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国家考证和企业认证共轨体系构建和星级制螺旋上升激励体系构建4个培养策略,为汽车喷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设了一条新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朱正磊 《中国电动车》2008,(11):120-121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本文分析了淮安供电公司高技能人才现状,并就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蓉 《时代汽车》2022,(7):81-8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熟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道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对其他高校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渐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这就促进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需要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改革完善,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也能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完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配置,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企业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日常体系的构建包括人员招聘体系、薪酬福利体系、员工培训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促进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尹山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尹山湖边,是融专业实训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汽车专业是我校品牌专业之一,积累了30余年的专业教学经验,现已形成了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要培养方向的教学框架,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的构建随着汽车在安全节能、智能和信息等技术领域的不断更新,企业大量需求汽车美容、汽车维护、汽车检测、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等后市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我校设置  相似文献   

16.
朱杰 《专用汽车》2023,(4):110-112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同步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以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据此,主要通过介绍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概述,分析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建立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为相关院校及专业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阿拉尔市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岛屿,还是塔里木河源头的经济新平台,更是中国连接中亚经济群的桥梁,充足的人才储备有助于阿拉尔市的快速发展,而在这片培育英才的沃土上,拥有一所享誉全疆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实现高端发展、优化人才结构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要大力探索教学改革,消除课程内容和岗位工作相脱节、课堂教学和技能竞赛"两张皮"的现象,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核,做到"岗课赛证"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9.
正职业技能竞赛是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合理性、先进性是竞赛质量好坏的前提,也直接影响到人才评价质量。1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和分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国家或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及生产、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中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不断奏出人才发展与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如今,我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亟需转型升级,而人才正是行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因此,行业发展必须进行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面对挑战。选择适当的培养途径是行业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自行车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成立伊始,就提出了"五业战略",而"人才兴业"战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刘素文理事长指出,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行业进步的需要,全方位地实施人才战略,逐步培养出一支从第二代年轻领军企业家,到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人才的队伍。第九届理事会正式履职以来,深入实施"五业"战略,在坚持"人才兴业战略"上,大力推进全方位人才培养战略,以此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从自行车大国向自行车强国的转变,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希冀通过本专题内容,能够对"人才兴业"战略作些许解读,对行业人才状况作部分呈现,对优秀企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经验和方法作一些介绍等,为"人才兴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