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就环保问题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汽车因其接近零排放且低碳绿色,在“双碳”背景下再度成为热门话题。随着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无线充电、氢燃料电池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产业,其占有率超过传统燃油车。据此,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所具备的碳排放接近零以及绿色低碳的特点,将慢慢的替代燃油车,被越来越多的人选为代步工具。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无线充电、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产业。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命运,只有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发展,才能真正的助力双碳,为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公共领域用车逐步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新增车辆新能源占比逐年增加,传统的燃油车型仍是当前作业的主力。虽然纯电动产品目前在新能源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续航及低温衰减问题一直是环卫类作业车辆纯电动化的阻碍,连续应急作业能力不足带给环卫部门较大的困扰。相较而言,氢燃料电池车型完全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它将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绿色金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文章系统梳理了绿色金融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政策供给;加快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要素投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系统全面推动,横向结构与纵向链条协同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动力电池产量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退役动力电池逐年增多。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对2030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动力电池产量及退役量进行预测,并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减少的温室气体进行计算。经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达到705.9万吨CO2当量,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187.6万吨CO2当量,因此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面对当前国内经济缓慢复苏、世界形势突变的大变局,我国各大中型企业如何变挑战为机遇,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只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双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以坚定的信心、攻坚克难的毅力,统筹推进新能源等形式的低碳运行,狠抓责任的有效落实,才能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立法,减少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有效地回收利用电池,推动并建立新能源企业保险制度,提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结合碳中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揭示了其非线性和区域异质性。然后,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交通能源消耗绿色发展滞后、核算评价方法及技术体系不健全以及交通低碳发展数字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对策,首先,在数字经济时代建立新型产业,通过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全链条能效升级;其次,需要健全数字化核算评价方法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最后提出利用数字经济完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议,包括利用数字经济强化碳排放数据的日常监管,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碳交易平台的建设,基于数字经济优化交通运营。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也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本研究的结论提供了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关系的新视角,也为数字经济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而汽车行驶阶段燃烧的汽柴油碳排放也是能源活动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双碳目标下,推动车用能源低碳发展对推动能源和汽车两个产业的低碳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趋势,从能源侧分析能源系统对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要求;然后从汽车端出发,分析了车用能源低碳发展需求,重点分析不同车用能源的总量和能源清洁化对汽车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后从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出发,剖析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路径,并从提升车用能源清洁化水平和加速汽车与能源互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车用动力电池管理,提出了一种孪生数据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架构,详细阐述了该架构运行机理。以孪生数据为核心,从动力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再制造、梯次利用、回收再生共6个场景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数字孪生驱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对动力电池制造、运行、维护提供实时反馈和保障,为动力电池绿色低碳设计、安全高效设计的全局最优解提供路径,通过提高设计质量,能有效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良性循环,虽然一些关键技术尚待突破,但数字孪生技术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上的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从“碳达峰”开始,我国将用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目标。但是,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能源需求仍处于增长期。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阵地。在新能源“双积分政策”设立之初,我国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来替代对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补贴政策,以实现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双积分政策”对于整车厂存在较强推力,促进了整车厂对产品进行新能源化的升级。 相似文献
17.
18.
从"碳达峰"开始,我国将用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目标.但是,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能源需求仍处于增长期.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阵地.在新能源"双积分政策"设立之初,我国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来替代对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补贴政策,以实现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双积分政策"对于整车厂存在较强推力,促进了整车厂对产品进行新能源化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分析其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化发展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