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天山隧道洞外TBM组装场地异常狭小,在未经过工厂组装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采取边组装、边步进、边调试的快速组装方法,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及步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适用于货车转8G型,转8AG型和转K2型转向架交叉支撑组装定位和检测转向架组装后正交状态的组装定位装置,介绍了装置的主要结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及组装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台励福7L系列叉车所采用的变速箱,为台励福叉车研发团队自行开发的优异成果。敏捷性与耐用性均超越同类产品。台励福叉车研发团队同时也在工厂内部建立高压清洗机,无尘组装室、运转测试机等设备,从除去组装零件磨合碎屑,管制组合变速箱时内部没有任何微尘,到完成组装时的运转测试,这些优异的组装流程与严格的成品控管,使台励福7L系列变速箱可以达到耐用十年的严苛考验。  相似文献   

4.
全面分析了影响加载车构架组装焊接的主要因素及工艺难点,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构架的组装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铁路货车用拉铆销的结构和组装的关键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拉铆销的组装工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合作生产8K型电力机车主断路器弹簧装置中使用的一种新的组装工艺,叙述了其工艺加工过程,并计算了采用新的组装工艺所需的手柄作用力。新的组装工艺可成倍提高工效,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7.
在零部件的组装焊接过程中,生产作业一般不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生产而是依据工艺设计图纸;尤其是在进行工件组装作业中,组装工艺图纸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各设计尺寸转化为工艺尺寸,制订焊接工艺尺寸来指导生产;选择合理的工艺尺寸,对控制零部件的焊后尺寸、简化组装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铁路车辆轮对组装的力学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从理论上分析了轮对组装产生曲线跳吨的原因,从轮对组装的摩擦学理论和轮对压装机的结构刚度入手,提出了解决跳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面分析混合动力机车构架组装焊接的工艺,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工艺难点,从而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构架的组装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钢顶铁裙活塞发生活塞销座偏磨裂损导致缸套打坏的原因,改变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组装精度,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旋压缸组装生产线的工艺要求,对其主要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介绍了旋压缸组装生产线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刘健 《机车车辆工艺》2000,(2):26-27,43
为了适应各种机型机车组装生产的需要,开发了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品种内燃机车的组装台位。比较了三种机车车体水平支撑方案的优缺点,并通过对柴油机发电机组,燃油箱及电缆线等组装工艺的分析和试用,证明试台位完全能满足各种机型机车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大断面TBM洞内组装的施工过程,分析了组装整体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同类工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道部提出的更高的盘轴组装要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相关工艺试验,优化盘轴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轮对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杨芳 《铁道车辆》2004,42(9):37-38
轮对是车辆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而,作为轮对生产的重要环节——轮对组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轮对组装是采用车轴和轮毂孔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的。由于过盈配合具有结构简单、定心好、承受变载能力及耐冲击性能高、能避免键槽对零件强度的削弱、工艺及工装比较简单等特点,因此,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压力组装法。压力组装法是通过油压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对巴基斯坦守车焊接转向架总组装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分析了组装中的工艺难点,提出了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萧邻 《铁道知识》2005,(2):50-51
新中国第一台修复组装的蒸汽机车 1994年,为支援解放战争,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开展“死车复活”运动,工人们利用散存零件,修复组装了一台机车,命名为华东号。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生产了P13、P60、P61、P62、P62(N)等棚车,P62(N)棚车已成为主型棚车,这些棚车的每侧侧墙都是分二片组装的,车顶为变P62断面压体组装,车顶为平板加弯梁的园弧顶结构,我国今后棚车的生产采用哪种侧墙组装方式和车顶结构形式,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决策,本文从增大棚车比容,改善车顶防腐性能、简化内顶板结构,改善组装工艺性及工厂生产状况方面分析了采用一体侧墙组壮族 园弧顶结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孟庆天 《铁道车辆》2004,42(12):24-25
随着车辆制造和检修数量的增加,轮对组装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因此,轮对组装质量就成为车辆检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车辆检修任务的完成,甚至会威胁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分析了轮对组装曲线产生跳吨的原因,根据轮对组装的摩擦学理论和轮对压装机的结构刚度,提出了解决跳吨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